《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市场分析:装机量128.1MW 同比增长140.5%》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3-02
  •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广燃料电池车。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33辆和2737辆,同比分别增长85.5%和79.2%,截至2019年底我国燃料电池车累计数量为6000辆。此外,有相关专家统计,在近两个月内,国内与燃料电池相关的企业新增了110家。

    政策利好,燃料电池汽车犹如站上风口,从我国的发展情况来看,仍有很大的增长空间。数据显示,2015-2019年间,我国燃料电池汽车的销量分别为10辆、629辆、1275辆、1527辆、2737辆,2019年的销量是2015年的272.7倍。

    数据来源:中汽协、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从氢燃料电池装机情况来看,2019年同样得到快速发展。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氢燃料电池装机量为128.1MW,同比增长140.5%。其中,氢燃料电池装车平均功率整体上升。2019年1-6月,企业装机功率集中在30-45kW之间,而下半年企业装机功率多为45-60kW之间;分车型来看,2019年氢燃料电池客车平均装机功率为46kW,同比提升4kW;专用车装机功率为39kW,同比提升8kW。

    此外,企业积极布局氢燃料电池车,生产车型中燃料电池系统配套企业的数量增长11家。其中头部燃料电池企业占2019年氢燃料电池装机量的79%。2019年,中国氢燃料电池系统装机量排名前五的分别为上海重塑、亿华通、清能股份、国鸿重塑、新源动力。

    数据来源:GGII、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氢能及相关产业“十四五”发展前瞻

    1、利好政策支撑发展

    经过四个五年国家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技术取得一系列关键技术突破,培育了一批从事燃料电池及关键零部件研发生产的企业,形成了以大学研究院所为主,涵盖制氢、储氢、氢安全及燃料电池技术的研发体系,并以分布式能源领域、移动通信基站以及城市客运、物流等商用车型为先导开展了规模化示范运行,并带动了广东、江苏、湖北等多地,以资本为纽带,初步形成了产业集群,开展一定规模的示范应用。

    发展氢燃料电池技术是我国未来能源技术战略性选择,作为国家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战略的重要组成,相关部门将在下一步工作中,在做好“十三五”在研项目组织实施基础上,提前做好“十四五”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研发部署预研。“十四五”期间,我国氢能及相关产业发展,将继续依托国家重点研发专项,持续加大国家资金投入,创新组织方式,进一步调动企业积极性,并充分利用国内外科技资源,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提升氢燃料电池技术成熟度,为我国在该技术领域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

    2、氢燃料电池车加快推广

    燃料电池汽车在国内将得到更快发展。据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副秘书长王贺武表示,到2020年年底,我国氢能燃料电池汽车争取实现接近万辆的规模。氢能被视为全球最具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之一。近年来,氢能产业的热度逐年攀升。而此前国家出台的《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提及要大力发展氢燃料汽车。到2030年,我国要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200万辆的目标。此外,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曾预测到2030年,我国氢能汽车产业产值有望突破万亿元大关。

    数据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3、加氢站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

    加氢站是氢燃料电池产业化、商业化的重要基础设施。为了支持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我国正在积极建设氢能源燃料电池汽车配套设施。据规划显示,到2020年中国将建成100座加氢站,到2030年将建成1000座加氢站。此前,在《中国制造2025》、《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中国氢能产业基础设施发展蓝皮书(2016)》中提出了2020-2030年加氢站建设的规划。未来,我国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将得到进一步完善。

相关报告
  • 《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同比增长102.18%》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11
    • 机构近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96.8GWh,比上年增长102.18%。其中,宁德时代电池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 宁德时代市占率居前 SNE Research发布的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显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名分别为宁德时代、LG新能源、松下、比亚迪、SKOn、三星SDI、中创新航(中航锂电)、国轩高科、远景动力、蜂巢能源。 2021年,宁德时代全球装机量达到96.7GWh,市场占有率为32.6%,位列全球第一,较2020年36.2GWh全球装机量增长167.13%。业内人士指出,宁德时代与LG新能源、松下被视为第一梯队,三者在2020年的市场份额较为接近,分别为24.6%、23.4%、18.4%。目前,宁德时代在市占率方面已与LG新能源、松下拉开距离。 其他电池厂商奋起直追。比亚迪2021年动力电池市场份额从6.7%扩大到8.8%,装机量达到26.3GWh。2021年,比亚迪销售近60万辆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231.6%。 中创新航2021年装机量增速为132%,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2.3%提升至2.7%。证监会2021年12月披露,已接收中创新航的境外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材料,中创新航拟赴港IPO。 蜂巢能源2021年装机量同比增速达416.67%,市场份额增至1%。蜂巢能源正在推进上市计划。2022年1月,中信证券披露,与蜂巢能源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双方计划在2022年3月前完成上市申请文件的准备。 行业竞争激烈 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以及储能需求提升,带动动力电池产业高速发展,行业竞争越发激烈。 产能方面宁德时代具有优势。根据中信证券研报,宁德时代以福建宁德为中心,目前已经拥有五大研发中心、十大生产基地。截至2021年年底,公司产能约为235GWh,预计到2025年总产能将超800GWh。 相关企业计划扩大产能。招股说明书显示,LG新能源构建“五足鼎立”的全球生产基地,预计到2025年总产能约为450GWh。2021年12月,蜂巢能源发布面向2025年的“领蜂600”战略,将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2021年,蜂巢能源共计发布了七次扩产计划,总投资额达776亿元。目前公司拥有九座电池生产基地,在建产能达到297GWh,其中包括在德国萨尔州新建的海外电池工厂。 从技术路线及资源布局看,宁德时代三元电池和磷酸铁锂电池两条主流电池技术路线齐头并进,同时不断开拓钠离子电池、AB结构电池、巧克力电池换电品牌等新技术、新产品;并通过投资参股、锁定长单、合资共建等方式参与锂矿、锂电材料等产业链环节。 LG新能源技术布局主要围绕三元电池展开,铁锂产品还处于开发阶段。2021年7月,LG新能源公告,与澳大利亚锂矿商Vulcan Energy Resources签署5年的氢氧化锂供应协议,2025年起每年将采购1万吨氢氧化锂。2020年底,LG新能源与锂资源巨头SQM签署8年锂盐采购长单,SQM将向LG新能源供应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合计5.5万吨。 中信证券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需求有望达到1380GWh,需求空间大、增速快。另外,2021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约55GWh,预计到2025年全球储能电池需求约500GWh,行业将进入爆发期。
  • 《Canalys:2021年中国市场电动汽车销量将增长50%以上》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5
    • 2月23日上午消息,Canalys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市场共出售130万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8%,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41%。Canalys预测,2021年中国将售出190万辆电动汽车,增幅高达51%,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9%。Canalys副总裁Sandy Fitzpatrick称,电动汽车在2020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中仅占6.3%的份额,未来多年会迎来增长。 以下为Canalys报告全文: 2020年中国市场共出售130万辆电动汽车,同比增长8%,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41%。 2021年中国将出售190万辆电动汽车,增幅高达51%,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9%。 @Chris Jones:2020年电动汽车市场领导者是特斯拉Model 3和宏光MINI。2021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大好。 @Sandy Fitzpatrick:电动汽车在2020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中仅占6.3%的份额,未来多年会迎来增长。 Canalys的最新研究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市场共售出创纪录的130万辆电动汽车。然而同比增长率较一般,仅为8%。相比之下,2020年全球市场的电动汽车销量猛增39%。 Canalys撰写了一份新的数字化报告《电动汽车展望:2021年及以后》,发布了全球市场详细的电动汽车销量数据、预测和分析,重点介绍包括中国在内的几个主要市场。 中国政府一直积极支持向电动汽车转型,但是近年来电动汽车相关政策和消费者补贴方面的几个变化扰乱了市场,汽车制造商们难以形成销售势头。Canalys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Chris Jones说:“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的最大亮点是两款汽车,即中国制造的特斯拉Model 3,以及上汽集团、通用汽车与五菱共同组建的合资企业上汽通用五菱推出的宏光MINI电动汽车。前一款汽车是2020年上半年的市场领导者,后一款汽车则是2020年下半年的市场领导者,去年年中才推出。如果不是这两款全然不同的电动汽车大获成功,2020年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原本会下跌。这两款电动汽车共占中国市场电动汽车总销量的五分之一。” 2020年中国售出的130万辆电动汽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41%,仅次于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42%的欧洲。中国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仍遥遥领先美国;在美国市场,2020年电动汽车的销量仅占2.4%的份额。 Jones说:“2021年中国的电动汽车市场前景大好。中国已经有一个出色的标准化公共电动汽车充电桩网络,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现在重新迎来强劲的消费者需求。” 特斯拉已经开始交付中国制造的Model Y。宏光MINI电动汽车的产量已有所增加,以满足市场需求,特别是中国年轻城市消费者的需求。事实证明,其他价格较便宜的小型城市汽车也颇受欢迎,比如上汽通用五菱的宝骏E系列和长城汽车的Ora R1电动汽车。Ora R1被誉为是世界上价格最便宜的电动汽车,很快也将在印度销售,印度的电动汽车份额在2020年的汽车总销量中不到0.5%。Canalys预测,2021年中国将售出190万辆电动汽车,增幅高达51%,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9%。 Canalys副总裁Sandy Fitzpatrick说:“由于电动汽车在2020年中国乘用车总销量中仅占6.3%的份额,未来多年会迎来增长。但是鉴于特斯拉在中国扩大产品线,提供高端电动汽车的竞争对手将很难夺取市场份额。考虑到这一点,一些中国汽车制造商已经在全球其他地区(尤其是在欧洲)寻找发展机会。” 目前中国仍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2020年中国市场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30%,高于2019年的27%。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整体销量将恢复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