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煤市一波三折 煤价保持高位震荡》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4
  • 受疫情影响,主产地和站台发运受阻,产地和港口煤价继续保持坚挺。虽然市场继续强势,但产地发运受阻,现货有价无货。后期,受冬储拉运以及国际煤价高企等因素影响,煤市走势相对乐观。

    回顾国庆长假前,市场煤价保持高位坚挺;临近假期,因市场情绪回落,使得成交减少。国庆长假期间,受主产区疫情加重、管控趋严、大秦线集中修、港口市场煤供应不足,以及北方天气转凉等因素影响,市场煤价延续节前高位态势,但观望情绪浓厚,市场成交冷清。在煤矿保供为主、市场供应仍少的情况下,坑口煤价先跌后涨。

    国庆过后,产地疫情形势严峻,煤炭外运受阻,部分站台存煤偏少;叠加大秦线依旧处于检修状态,日发运量保持在100万吨,且发运到港周期延长,造成港口库存再次回落。为进一步规避风险,大部分贸易商已暂停发运,预观察重要会议结束后市场走势再作打算;也有贸易商在现货不多的情况下,继续捂货。港口贸易商手中有现货的很少,报价再次保持坚挺。整体而言,下游客户观望为主,贸易商基于货源有限,报价维持高位;但下游对高价接受程度有限,市场成交冷清。目前,市场观望情绪仍存,下游刚需采购为主;且高价接货能力不足,买卖双方成交偏少。疫情影响下,市场煤供应偏紧,预计缺煤的用户在观望一段时间后可能会恢复采购;中旬,港口煤价仍有上行可能。

    后期煤炭市场预测,随着大江南北气温下降,电厂负荷有所降低,多数电厂仅维持长协拉运,少量采购市场煤;但也有北方电厂担心供暖季即将到来,水电减弱,而库存尚未达到上级要求,为保障居民正常用煤,仍需继续增加拉运和采购,助推产地市场保持强势。而与产地市场差别较大的是,沿海电厂大都在国庆假期前已完成集中补库,库存水平有所提升,且对高价煤的接受程度有限;叠加政策调控预期仍在,后期随着疫情缓解,以及重要会议结束、大秦线检修完毕,下旬,港口煤价或率先结束上涨势头,走稳或者回落。但受冬储和工业用电发力等因素拉动,今年最后两个月,现货价依然会高于夏季水平。

相关报告
  • 《十月份煤价高位震荡运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09
    • 煤价上涨后,贸易商捂盘惜售,而终端日耗下降,也不急于采购,环渤海港口市场煤交易量不多。特高压外送继续制约下游火电发力;天然气的气电增发,挤压部分火电。但正值大秦线检修和冬储之前拉运,各大电厂纷纷增派船舶赶往北方港口拉煤,市场形势趋好,煤市一路高歌,低硫优质煤实际交易价格已经突破610元/吨。 十月份,经济内循环的支撑下,基建与地产共振的走势,钢铁需求持续向好。由于检修期间,港口调入量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大秦线检修前,下游部分终端补库需求有所增加,利好市场煤价。而检修开始后,电厂又恰恰进入冬储补库阶段,采购需求继续释放。受安全检查影响,产地生产偏紧,支撑电煤价格继续上涨。 1.十月份,产地煤矿安检依旧不会放松,晋陕蒙等主要产地煤炭资源偏紧,主产区生产不畅,市场供应和铁路外运难有好转。近期,产地煤矿开始安全、环保检查,晋北地区部分矿有限产,陕蒙地区部分矿煤管票再次趋紧。 2.下游电厂、水泥、化工等企业采购备货积极,煤矿拉煤车排队等装时间长,部分矿保持空仓状态,供紧需多,拉动产地煤价持续上涨。此外,直达电厂数量增加,下水煤数量不足,贸易商卖跌不卖涨,捂盘惜售,助推港口煤价继续上涨。 3.“金九银十”工业用电处于回升通道。四季度,正值冬储期间,外加经济利好持续释放等因素影响进入年底冲刺阶段,“十三五”收官之年,随着基建等发力带来一定的电耗,工业用电负荷提高,煤炭需求不弱。 4.检修之前,环渤海港口库存原本就不高,大秦线检修开始后,优质煤将出现短缺,北方港口市场延续偏强走势。部分下游基于询货难度增大,开始接受较高报价,多因素共同作用下,港口市场煤价继续上涨。 5.目前进口煤与内贸价差越拉越大,价格优势凸显。另外,前8个月的累计进口量已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后期若煤价仍持续快速上涨,上级有可能适当放开进口限制。一旦进口煤配额增加,下游对国内煤炭采购将会减少,国内煤价会很快止涨趋稳,甚至掉头下跌。 预计十月份,煤价保持在580-630元/吨之间高位震荡,而煤价上涨和下跌的幅度有多大,主要取决于产地安全督查、水泥建材行业恢复情况、进口煤政策调整力度有多大,以及冬储煤采购进度等等。
  • 《港口煤价继续呈窄幅震荡波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2
    • 产地方面,市场偏弱运行。主产地国有煤矿严格执行长协保供任务,暂不对外销售;受终端需求疲软影响,部分民营煤矿区拉运车辆减少,煤矿根据销售情况调整价格,整体煤价偏弱运行。环渤海港口方面,部分蒙煤着急出货,市场煤供应量增加;而需求端,主力电厂主打长协,市场煤采购寥寥无几。水泥、化工等非电行业错峰生产,叠加受天气、需求等因素影响,开工不足,保持刚性拉运。 近期,江浙沪地区高温天气持续,华东区域终端电厂日耗逐渐攀升,区域电厂库存有所减少,可用天数下降,用煤用电有刚性需求。沿海八省电厂每日煤炭消耗量大于调入量,目前资源仍以长协煤为主。受高温天气影响,沿海电厂高负荷运行,部分下游开始增加采购。当下能源供应形势紧张,欧洲多个国家改变了“弃煤”计划,加大燃煤机组发电量,弥补因天然气短缺带来的能源供应缺口。除欧洲以外,印度、日本、韩国等国也加大了煤炭用量和采购数量。今年,全球煤炭市场变化较大,煤炭的使用量不可避免的出现增加,国际市场交易会越来越活跃。 近日,沿海八省煤炭日耗一度突破220万吨,创下今年1月中旬以来的日耗新高,八省存煤可用天数跌破13天,创下了去年10月下旬以来新低。随着各地陆续出梅,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迅猛来袭,我国东南沿海和华东地区受到波及,很多地区迎来了35度甚至40度左右的高温天气。昨日开始,气温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28-36摄氏度的较高位置。高日耗带动库存消耗进程加快。其中,福建、两广以及海南煤炭库存下降明显,江浙沪等地存煤可用天数也降至相对低位,部分中小电厂存煤可用天数跌至10天左右。本周,夏季用煤高峰旺季特征进一步显现,终端煤炭消耗增多,但短期内将以消化库存为主。电厂存煤减少的情况下,先将目光对准二港,沿江港口库存在连续五周增加之后已出现减少,预计终端补库需求将有所释放。近日,沿海煤炭运价已出现止跌反弹,也印证了终端派船积极性的提高。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国内煤炭保供稳价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六月份,原煤日均产量1264万吨,环比继续增加;夏季,煤炭生产也会保持高位。此外,物流方面“保通保畅”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动力煤从开采、洗选到运输到厂全过程都有可靠保障,电煤供需基本维持平衡,去年电煤供应紧张局面不会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