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大学通过旋转3D打印解决了自然界的复合材料难题》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1-22
  • 复合材料天然存在于牙齿和贝类中,或者人工合成为钢筋混凝土、轮胎和胶合板等,其高强度依赖于纤维的排列。然而 在人造物件上,难题仍然是如何复制大自然的规律 。

    通过旋转3D打印,来自哈佛John A. Paulson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Lewis实验室 研发了一种控制材料中纤维排列方向的方法,将FFF3D打印机进行旋转。

    研究的第一作者Jennifer A. Lewis评论说:“我们现在可以以一种分层的方式来排列材料,类似于自然的构建方式。

    从流体入手

    之前一些其他方法使用磁场或电场来作为排列聚合物组织中纤维的手段。然而,添加这些电流在原本相对简单的沉积过程上增加了另一种程度的复杂性。

    相反,Lewis实验室的方法研究3D打印墨水的流变学---或者说物质如何流动,本质上是一种液体电流,使混合物中的纤维排列。

    图片展示了墨水中纤维的取向

    引入旋转

    作为标准挤压机的替代,该实验室的3D打印机有一个快速旋转的喷嘴,用来存放环氧基液体原料,而不是纤维丝。通过精确地编排喷嘴的速度和旋转,团队能够有效地规划纤维的排列和内容,从而为变化的材料提供始终如一的刚度。

    “这项研究的一个令人兴奋的地方是,它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来制造复杂的微观结构,并且可控地改变从一个区域到另一个的微观结构。“合著者Jordan Raney解释说。

    团队成员之一、哈佛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Raney现在是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机械工程和应用力学助理教授,在那他主要研究 “控制材料系统的内部结构特征的新方法。”

    从纳米到宏观

    旋转3D打印是独立于电或磁电流的一种通用方法,可用于任何材料挤压法(FFF/FDM,直接墨水书写,BAAM),并存放任何填充材料,包括碳纤维和陶瓷片。

    另一位合著者,Brett Compton,现在是诺克斯维尔市的田纳西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助理教授。他工作于橡树岭大面积添加剂制造工程(BAAM)方法的研究。

    研究结果由合著者Brett Compton, Jordan Raney, Jochen Mueller和 Jennifer A. Lewis共同发布在《PNAS》杂志上。项目由美国海军研究局和来自德国的工具制造业投资家GETTYLAB提供资助,知识产权受到哈佛科技发展办公室的保护。

相关报告
  • 《美国缅因大学与ORNL合作生物基复合材料3D打印研究项目》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5-10
    • 美国缅因大学高级结构与复合材料中心与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ORNL)展开一项新的合作研究,旨在推进生物基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开发。双方团队将与农林产品行业合作,生产新的生物基材料用于开发一系列3D打印产品,包括船体模具、掩体、建筑构件、复合材料工装组件和风机叶片,甚至体型庞大、结构要求苛刻的船艇系统。 该项目由美国能源部先进制造办公室斥资2000万美元赞助,旨在将大学—产业集群与美国能源部在ORNL内设立的“制造业示范设施”(MDF)联合起来,从而加强区域制造业。MDF将运用数十年的经验,帮助区域产业在短时间内更有效地将增材制造技术转化为该地区的优势。 ORNL是先进制造业的全球领导者,是美国能源部最大的科学和能源实验室,负责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能源和安全领域提供变革性解决方案。美国缅因大学是纤维素纳米纤维(CNF)技术的全球领导者,包括通过其先进结构和复合材料中心开发纳米/微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 该合作将使缅因大学高级结构和复合材料中心的学生、教师和相关公司有机会接触ORNL在先进制造方面的设施和专业知识。反过来,ORNL研究人员将获得缅因大学在CNF和复合材料方面的设施和专业知识。 双方团队将在几个关键技术领域进行基础研究,包括CNF生产、干燥、功能化及其与热塑性材料的复合,多尺度建模和可持续性生命周期分析。通过将CNF与树脂复合,开发出坚固、坚硬且可回收的生物衍生材料系统,可以数百磅/小时的沉积速率和高达50%的纤维素纤维含量进行3D打印,有望开辟新的市场。
  • 《美国利用旋转3D打印制造高强度材料》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03-21
    • 据美国媒体近日报道,哈佛大学一个研究团队利用旋转3D打印喷头和精确控制的位置移动,使打印出的材料具有木材等自然材料才有的微观纤维结构,从而显著增强了复合材料的强度。这项研究成果获得美国海军实验室和增材制造投资公司GettyLab的资助,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天然存在的复合材料,如牙齿、贝壳等,利用纤维结构的排列来提高强度。为了模仿自然界这一特性,此前增材制造业曾利用电磁场等途径在聚合物中布置纤维结构,但这些手段会显著增加制造的复杂程度,并难以做到局部控制。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工程学院的研究团队利用流变学在3D打印中成功生成了微观结构。该项目的3D打印机利用一个高速旋转的喷嘴沉积基于环氧树脂的液体原料,通过精确控制喷嘴的旋转速度和位置,可以有效地控制纤维的排列形态,从而在生成的材料中提供不同的刚度,并且可以在不同的区域中实现不同的微观结构。 该方法可以在多种增材制造技术中使用,如熔融沉积成型(FDM)、直接喷墨成型(DIW)、大面积增材制造(BAAM)等,并可应用于多种材料,包括碳纤维与陶瓷。未来旋转3D打印技术有望为增材制造开辟新的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