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V感染在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中快速增加》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 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7-04-01
  • 我国政府和地方当局对中国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感染人数的急剧增长现状意识到地较晚。虽然在全中国范围内HIV感染人数低于100万,但据政府最新的数据报告,2016年前9个月共有96000例新发HIV感染病例,其中28%是由于男性同性性行为传播感染,而2006年这一数字是2.5%。为此,今年2月,中国国务院批准了一项长达5年的计划来遏制这一趋势,上周,政府官员们商讨了该计划的一些细节。专家们正在开发新的方法来提高中国年轻男性性行为人群的HIV预防意识,包括开发手机应用程序等。此外,政府也在考虑增加该人群中HIV自测工具和暴露前预防药物的普及性。

  • 原文来源: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5/6332/1359
相关报告
  • 《HIV感染的年轻男男性行为者(MSM)经历HIV污名化》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04-10
    • 污名化会危害HIV感染者的健康。尽管HIV对年轻男男性行为人群的健康造成越来越大的影响,但其HIV污名化的经历却鲜有人知。研究使用叙事性数据来分析感染HIV的年轻MSM的污名化问题。研究数据来自于28个对年轻MSM的定性访谈,使用归纳内容分析方法来确定访谈的主题。参与者通常讨论的是负面的看法和HIV感染者的治疗。污名化会导致人们对其HIV感染状况保密,内化污名,和HIV相关事件的回避。部分男性谈到了可能应对污名化的措施。研究表明,HIV污名化将会破坏社会支持、增加HIV易感性,从而威胁年轻MSM的健康。应对HIV污名化的干预措施将有助于为HIV感染的年轻MSM人群提供一个幸福的生存环境。
  • 《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人乳头瘤病毒和多瘤病毒感染》

    • 来源专题:艾滋病防治
    • 编译者:门佩璇
    • 发布时间:2015-11-13
    • 日前,来自中国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研究所的彭俊平教授对最近发表的有关中国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文献进行了汇总阅读,并总结分享了其对HPV和HIV共同感染情况的经验。根据国际癌症研究所的报道,HPV是宫颈癌、头颈部癌、肛门癌和生殖器官癌症的诱因,分为高风险和低风险HPV。中国MSM人群中肛门癌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HIV阳性者人群中,提示其与HPV感染之间可能存在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