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糖皮质激素的电子监测:确定儿童重症哮喘的基本工具》

  • 来源专题:结核病防治
  • 编译者: 张玢
  • 发布时间:2018-01-23
  • 国际指南建议重症哮喘只有在包括依从性在内的决定因素得到解决后才能确诊。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评估依从性是困难的。我们假设儿童的电子监测将识别不依从性,从而确定少数真正的严重哮喘。

    哮喘儿童已预先规定吸入糖皮质类激素和持续坚持使用电子监测设备进行评估。在监测期开始和结束时测量肺功能,气道炎症和哮喘控制。

    监测93名儿童(62名男性,平均年龄12.4岁),中位数为92天。监测依从性中位数(范围)为74%(21-99%)。我们确定了四个小组:1)在监测期间有良好的依从性,控制良好,24%(可能是以前的不良依从性); 2)依从性差,控制不良,18%(重度治疗哮喘); 3)依从性差,控制良好,26%(可能是治疗过度); 4)依从性差,控制不佳,32%。在监测之前没有临床参数区分这些组。

    电子监测是提高儿童治疗水平的一种有用工具。那些依从且受到控制和依从性差的人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电子监测在儿科重症哮喘诊所中至关重要。

相关报告
  • 《美国将哮喘相关死亡移出含吸入性糖皮质激素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的药品说明书黑框警告》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5-29
    •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发布消息,将哮喘相关死亡移出含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和长效β受体激动剂(LABAs)的药品说明书黑框警告。FDA评估了4个大样本临床安全试验,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ICS治疗哮喘相比,单独使用LABAs以及LABAs联合使用ICS没有显着增加哮喘相关的住院、气管插管或哮喘相关死亡的风险。关于这4项试验的描述已添加在药品说明书的警告、注意事项部分。 2011年,FDA要求ICS/LABA固定剂量组合的药品生产企业,如葛兰素,默克、阿斯利康,开展多个为时26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安全试验,用于评估使用ICS/LABA固定剂量组合和单独使用ICS治疗哮喘时发生严重哮喘相关事件的风险。FDA评估了4个试验,涉及41297例患者。结果显示,使用ICS/LABA固定剂量组合与单独使用ICS相比,没有显着增加严重哮喘相关事件。 4个试验同时评价了ICS/LABA固定剂量组合的有效性。初始有效性节点为哮喘恶化,即哮喘进展需要至少3天的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或患者住院时间延长,或急诊需要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结果显示,与单独使用ICS相比,ICS/LABA固定剂量组合减少了哮喘恶化,没有因哮喘进展而需要至少3天系统性皮质类固醇治疗的病例。相关有效性信息也添加到了ICS/LABA固定剂量组合药品产品说明书中临床研究部分。 FDA建议医务人员应参阅最新药品说明书。患者及监护人员应阅读说明书,如有问题应咨询医务人员,不要擅自停药。同时鼓励医务人员和患者报告任何使用该类产品的不良反应或事件。
  • 《系统性糖皮质激素疗法与重症患者COVID-19的死亡率之间的关联:Meta分析》

    • 来源专题:新发突发疾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0-09-21
    • 重要性: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患者需要有效的治疗,临床试验数据表明,低剂量地塞米松可降低需要呼吸支持的COVID-19住院患者的死亡率。 目的:评估皮质类固醇与常规治疗或安慰剂相比与28天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设计、设置和参与者:前瞻性荟萃分析,汇集了7项随机临床试验的数据,评估了1703例COVID-19危重患者皮质类固醇的疗效。试验于2020年2月26日至2020年6月9日在12个国家进行,最终随访日期为2020年7月6日。汇总的数据来自个体试验,总体上,并在预先确定的分组中。使用Cochrane偏差风险评估工具评估偏倚风险。试验结果之间的不一致性用I2统计进行评估。主要分析是总死亡率的反向方差加权固定效应荟萃分析,干预和死亡率之间的关联用优势比(OR)量化。随机效应荟萃分析也进行了(与保尔曼德尔估计异质性和哈通-克纳普调整),并使用风险比率进行了反向方差加权固定效应分析。 暴露:患者被随机分为接受全身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或甲基强的松龙(678名患者)或接受常规护理或安慰剂(1025名患者)。 主要结果和测量:主要结果测量是随机分组后28天的死亡率,次要结果是研究者定义的严重不良事件。 结果:共有1703例患者(中位年龄,60岁[四分位间距,52-68岁];488名[29%]女性)]纳入分析。在7个死亡率结果中,有6个结果的偏差风险被评估为“低”,而在1个试验中,由于采用了随机化方法,偏倚风险被评估为“一些担忧”。有5个试验报告了28天的死亡率,1个试验在21天,1个试验在30天。随机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的678例患者中有222例死亡,1025例随机接受普通护理或安慰剂治疗的患者中有425例死亡(基于固定效应荟萃分析,总结优势比,0.66[95%CI,0.53-0.82];P <0.001)。根据随机效应荟萃分析,试验结果(异质性的I2 = 15.6%;P = 31)与总结优势比为0.70(95%可信区间,0.48-1.01;P = 0.053)之间几乎没有不一致。与常规治疗或安慰剂相比,地塞米松与死亡率相关的固定效应汇总优势比为0.64(95%CI,0.50-0.82;P <.001),氢化可的松的优势比为0.69(95%CI,0.43-1.12;P = 13),甲基强的松龙的优势比为0.91(95%CI,0.43-1.12;P = 13)。在报告严重不良事件的6项试验中,354名随机服用皮质类固醇的患者中发生64起事件,随机接受普通护理或安慰剂治疗的342名患者中发生80起事件。 结论与相关性:在这项对COVID-19危重病患者临床试验的前瞻性荟萃分析中,与常规治疗或安慰剂相比,全身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与28天死亡率的降低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