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遥感揭示全球海洋涡旋对叶绿素分布的影响研究取得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 liguiju
  • 发布时间:2021-02-23
  • 海洋中叶绿素的含量和分布是影响大气-海洋物质能量交换和海洋碳储存的重要因素。卫星海洋遥感能够在全球尺度上揭示涡旋和叶绿素的分布,为研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提供了观测基础。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徐永生研究员团队近日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进展,在全球尺度上揭示了涡旋对海洋生态的影响。

    海洋上层的营养盐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于陆地,在远离陆地的大洋中心区域,同样存在着丰富的营养盐和海洋生态系统。徐永生团队通过对海洋涡旋的发源地、迁移轨迹和所携带叶绿素的分析发现,海洋中大量的涡旋发源于海盆东侧近岸海域,受到近岸上升流和径流所携带的陆源物质的影响,该区域的海水富含营养盐,形成了大量富含营养盐的涡旋。进一步,这些富养涡旋向西迁移到了开阔大洋,形成若干宜于叶绿素生长的小生态系统,因而使远离陆地的大洋中心区域叶绿素浓度得以显著提升。

    当近岸生成的富养涡旋传播到深海大洋时,使营养盐(或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背景场,而不同极性涡旋之间叶绿素的含量差别其实相对并不大。与中高纬度的东向背景环流相反,这些西向传播的海洋涡旋在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全球海洋的营养盐和叶绿素的输运和分布。特别是对于广阔的太平洋,如果没有西向涡旋的输运作用,太平洋中心大部分区域的叶绿素水平将与实际情况大不相同,表明了涡旋对海洋叶绿素的分布和营养盐的输运有重大影响。上述成果近日在国际知名期刊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环境遥感》)发表,第一作者为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功能实验室在读博士生赵丹丹,徐永生研究员为通讯作者兼共同第一作者。

    目前,针对海洋涡旋的识别主要依靠传统的卫星高度计。由于高度计载荷仪器噪音的限制,传统高度计的实际分辨率在100公里以上(分辨率在波数谱上定义为海洋信号大于误差信号的最小尺度),因此只能观测到中尺度(百公里尺度)以上的涡旋。海洋中存在数量众多的亚中尺度涡旋,当这些亚中尺度涡旋被观测到的时候,或许能够进一步更新人们对物理海洋过程与海洋生态关系的认识。

    成果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034425720306180?via%3Dihub

  • 原文来源:http://www.qnlm.ac/page?a=5&b=2&c=261&d=1&p=detail
相关报告
  • 《南海西部中尺度涡对叶绿素分布影响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0-06-10
    • 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詹海刚研究团队在南海西部中尺度涡对叶绿素分布影响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上。   中尺度涡是海洋中普遍且重要的物理过程。它们的存在会显著影响海洋能量循环,物质输运,乃至生态环境。受地形、环流和季风等因素的影响,南海西部中尺度涡活动频繁,且其特征显著区别于南海北部和东部的涡旋。同时,南海西部生态环境特征也不同于其它海域。意味着该海域中尺度涡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能存在显著的区域性特征。叶绿素浓度通常被作为衡量浮游植物生物量的重要指标,研究中尺度涡对叶绿素分布的影响对于揭示中尺度涡的生态效应有重要意义。 利用多年积累的现场观测和卫星遥感数据,研究团队针对南海西部中尺度涡特征及其对叶绿素分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该海域夏季反气旋涡的数量和强度均明显大于气旋涡。反气旋涡内强烈的辐聚下沉运动使真光层内营养盐浓度降低,浮游植物的生长受到抑制,表层、次表层叶绿素浓度最大值层、乃至整个真光层内垂向积分的叶绿素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最高达54%)。该扰动幅度明显强于气旋涡内叶绿素浓度升高的幅度。两种涡旋活动的总效应是降低该海域叶绿素水平(约7%)。该现象显著区别于南海北部和东部中尺度涡对叶绿素分布的影响特征,意味着大尺度生态环境的差异会显著影响涡致叶绿素扰动。在未来评估中尺度涡生态效应的研究中需要充分考虑涡旋性质和背景环境的区域差异性。 何庆友为论文第一作者、詹海刚为通信作者,该研究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项目共同资助完成。 相关论文信息:https://doi.org/10.1029/2019JC015371.
  • 《Nature:遥感卫星揭示海洋叶绿素中的气候变化趋势》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9-17
    • 人们认为,强烈的自然变化掩盖了地球观测卫星观测到的浮游植物种群可能由气候变化驱动的趋势,而这种变化需要至少30年的连续数据才能被发现。英国南安普顿国家海洋学中心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趋势在海洋颜色(遥感反射率,R rs)中反应更快,因为R rs具有较低年际变化的多变量波段。这项研究分析了Aqua 卫星上的中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20年R rs时间序列。在过去的 20 年里, R rs以及海洋表面生态在大部分海洋中发生了显著变化。R rs的变化对浮游生物在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的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海洋碳储存以及对较高营养层的浮游生物消耗和渔业都有潜在影响。鉴于浮游生物生态系统在海洋食物网、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碳循环—气候反馈中的关键作用,这项研究对海洋保护和治理意义重大。(熊萍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