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阱体系的量子计算系统,因其优异的相干时间和门操作保真度,是当前构建量子处理芯片理想候选体系之一。目前,研究人员已经构建了包含多个量子比特的离子阱量子计算系统。然而,离子阱系统中量子比特的操纵需要精确控制激光束,因而一直面临着难以大规模集成问题。
近日,来自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的一个研究小组,设计实现了一种适用于离子阱量子计算系统的新型集成光学布线,将光学布线和离子阱制备在同一块芯片上,并且将激光通过光纤直接耦合到芯片内部。通过这种新型设计,该研究小组实现了对囚禁离子的基态激光冷却,以及保真度达到99.3%的两比特纠缠门操作,其研究成果发表在了最新的《Nature》期刊上。
该新型设计的芯片如下图左上部分所示,包含光纤阵列部分和量子芯片部分。其中光纤阵列部分有8个激光通道,量子芯片则包含多层布线结构,如下图中右上部分所示,表面的直流和射频电极用于囚禁离子,内部采用Si3N4制备的波导结构则是用于传输控制量子比特的激光。光纤阵列和量子芯片内的激光波导结构通过侧面直接耦合,如图中右下部分所示。通过Si3N4激光波导的布线,即能够将控制光信号精确传输到特定位置,实现对离子量子比特的控制。
通过这种新型的集成光学布线设计,研究人员能够在一个芯片内实现离子阱量子比特和控制光路的布局,降低了整个系统对光路对准的要求,增强了系统对振动和控制激光束方向飘移等的鲁棒性,从而实现对量子比特的精确操控。同时,片上的集成光学布线使得控制激光直接在芯片内传输,为大规模的离子阱量子计算芯片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