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分离到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变异株的系统发育分析和致病性。》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 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12-08
  •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的雏鸡免疫抑制疾病。近年来,中国IBDV变异株的分离率显着提高。然而,这些变体的致病性尚不清楚。在当前的研究中,我们表征了IBDV变异株ZD-2018-1,并评估了其在无特定病原体的鸡中的致病性。系统发育分析表明ZD-2018-1属于IBDV变异株,与其他先前分离的IBDV变异株相比,它显示了几个独特的氨基酸突变。致病性分析表明,ZD-2018-1的毒性低于极强的IBDV株SD-2013-1,并且没有引起明显的症状或死亡。相比之下,SD-2013-1菌株死亡率高,并在各种组织中引起严重损害。但是,这两种菌株都在Fabricius的法氏囊上引起了明显的病理损伤,从而导致了感染鸡的严重免疫抑制。这项研究的结果提供了对新的IBDV变异株的遗传特性,致病性和免疫抑制特性的系统评价,并可能有助于制定预防和控制家禽IBDV的策略。

  • 原文来源: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31809759
相关报告
  • 《荣昌仔猪感染致病性不同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2型病毒株后的特征分析》

    • 来源专题:农业生物安全
    • 编译者: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3-12-09
    •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影响猪的生产和健康,给世界范围内的养猪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据报道,不同的猪品种对PRRSV有不同程度的易感性,不同的PRRSV毒株也可能影响病毒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本研究对荣昌猪(中国著名地方猪种)对PRRSV感染的易感性进行了深入研究。荣昌仔猪暴露于两种PRRSV毒株:HuN4(高致病性PRRSV)和SD53-1603(中等毒性NADC30样PRRSV)。我们观察到感染HuN4的荣昌仔猪表现出明显的临床表现,包括发热、体重减轻和间质性肺炎病变。常规血液检查显示,与对照猪相比,感染HuN4的猪的红细胞、血红蛋白、网织红细胞水平略有下降,单核细胞显著增加。此外,表现出严重临床症状的荣昌猪表现出较高的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较低的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相比之下,SD53-1603感染对荣昌猪没有造成相当大的伤害,仅导致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略有升高。此外,这两种PRRSV菌株引发了不同的细胞因子反应,使得SD53-1603感染诱导了更高水平的TNF-α和IFN-γ,而HuN4感染则上调了IL-1β。HuN4和SD53-1603感染在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病毒血症、细胞因子表达和血常规指标等方面的差异对于了解PRRSV感染机制和制定合理的PRRSV防控策略至关重要。
  • 《病毒诱导的发病机制,疫苗开发和人类新型H7N9禽流感A病毒的诊断:系统性文献综述。》

    • 来源专题:实验室生物安全
    • 编译者:苑晓梅
    • 发布时间:2019-05-13
    • H7N9禽流感病毒(AIV)于2013年在中国引起人类感染。 系统发育分析表明,H7N9 AIV是一种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型重配株。 我们对病毒诱导的发病机制,疫苗开发和人类H7N9 AIV感染的诊断进行了系统评价。 我们遵循PRISMA指南并搜索PubMed,Web of Science和Google Scholar,以确定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发表的相关文章。发病机理数据表明H7N9 AIV属于低致病性禽流感,其在禽类物种中大部分无症状; 然而,H7N9诱导人类的高死亡率。 最近报道了由家禽中检测到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散发性人类感染。 H7N9对金刚烷和奥司他韦耐药的AIV通过快速诱导进行性急性社区获得性肺炎,多器官功能障碍和细胞因子失调而引起严重的人类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