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车永济电机:打造全球最强的风力发电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10-10
  • 9月28日,位于西安北郊的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车永济电机)风力发电机定子生产车间,20多名工人正围绕一台发电机定子进行线圈绝缘包扎作业。目前,该公司研制生产的18兆瓦半直驱、8兆瓦双馈、7兆瓦鼠笼3款风力发电机均为世界同类产品中功率最大的风力发电机,引领着全球发电机技术的发展。

    技术引领 绿色动力越来越强

    ■瞄准行业发展方向,不断创新研制风力发电机装备,风力发电机研制技术目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产品供给美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第一位

    ■生产的4.5万余台风力发电机一年的发电量约1800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国高铁两年的用电量,可实现年节约标煤720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0万吨

    “风电业务是公司落实‘双碳’目标的重要产业之一。公司坚持落实中车‘绿色投资、绿色创新、绿色产品、绿色制造、绿色服务、绿色企业’理念,瞄准行业发展方向不断创新研制风力发电机装备,风力发电机研制技术目前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技术路线覆盖双馈、鼠笼、直驱、半直驱四个系列,产品供给美国、法国、德国等20多个国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持续保持第一位。”中车永济电机总经理王彬说。

    据了解,中车永济电机从研制生产我国第一台600千瓦风力发电机至今已20多年,截至2021年底,中车永济电机已累计为风电市场配属发电机4.5万余台,产品功率等级涵盖600千瓦至18兆瓦,使国内外1800多个风场有了绿色动力。据统计,中车永济电机生产的4.5万余台风力发电机一年的发电量约1800亿千瓦时,相当于全国高铁两年的用电量,可实现年节约标煤7200万吨,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0万吨。

    2018年,中车永济电机产能虽然不断提升,但企业却明显感到遇到了行业发展的“天花板”:如果仅依靠风力发电机这个单一产品,不足以支撑企业长远发展,企业做大做强更无从谈起。为此,企业进行了科学规划:必须紧盯产业链,走延链补链强链的路子。

    破解“瓶颈” 产业链上做文章

    ■实现了由二合一产品链向“发电机+齿轮箱+主轴系”三合一产品链延伸,使传动链高度集成,冷却效率更高、更加智能化

    ■从行业技术升级和为用户创造价值出发,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构建了基于全过程、全要素数据融合应用的智能运维系统解决方案

    风力发电机的产业链涉及领域很广。据业内专家介绍,风力发电机组由叶片、轮毂、主轴、齿轮箱、发电机、变流器、控制系统等组成,通过风力推动叶片旋转,再经过传动系统增速达到发电机转速后驱动发电机发电。轮毂是连接叶片和主轴系的部件,机舱是承载发电机、齿轮箱、主轴系的工作舱。

    聚焦产业下一步发展,中车永济电机决策层通过反复研究风电产业链构成,分析主业以及产业链上下游前延后伸的路径,一致认为:必须以高质量发展为引领,大力拓展“发电机+”“风电+”,在延链补链强链上做文章。

    为了加快延链补链,去年,在中车永济电机下线的集成型中速永磁传动链实现了“发电机+齿轮箱”二合一产品链,使传动链更紧凑、系统更加高效。今年,公司又进一步实现了由二合一产品链向“发电机+齿轮箱+主轴系”三合一产品链延伸,使传动链高度集成,冷却效率更高、更加智能化。“发电机+齿轮箱+主轴系”这一系统将发电机的轴承集成到齿轮箱上,使齿轮箱高速端盖与发电机后端盖集成为一体,同时主轴系与齿轮箱低速端通过螺栓进行连接,使得整体传动结构紧凑,占用空间缩小,传动链结构更为科学合理。该系统采用直冷结构,多点配置温度、振动、压力传感器,实现了集成化、智能化和全寿命周期智能化运维,受到市场的青睐。据了解,按目前的生产计划,今年企业营业收入可增加10多亿元。

    在强链方面,中车永济电机坚持创新驱动,围绕产业发展做好风电后服务市场。企业从行业技术升级和为用户创造价值出发,依托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构建了基于全过程、全要素数据融合应用的智能运维系统解决方案,可实时感知产品的运行状态,为运行的产品提供远程健康诊断,显著降低产品的在线故障率和检修运维成本。同时,企业积极探索产品租赁经营等模式,进一步做大搞活产业链,让风电产业链更加“强壮”。

    “走出去” 绿色风能大有作为

    ■先后与德国、丹麦等国的国际知名风电主机企业签订合同,形成批量供货。截至目前,企业的产品先后打开了全球五大洲的市场大门

    ■去年以来,开发了60多个新产品研发项目,在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固链”步伐的同时,有效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研发、生产、服务企业的聚集,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

    中车永济电机通过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使公司产品的国际市场覆盖率不断增大。近年来,公司先后与德国、丹麦等国的国际知名风电主机企业签订合同,形成批量供货。截至目前,企业的产品先后打开了全球五大洲的市场大门。

    今年5月30日,6.X兆瓦中速永磁传动链系统在西安下线。据中车永济电机副总工程师段志强介绍,这标志着公司拓展的传动链业务实现快速发展,产品结构不断优化。产品的多样化和产业链的延伸强化,得益于公司积极融入政府新能源产业链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共性技术研发。

    创新使企业在国际上拥有更多话语权。去年以来,公司开发了60多个新产品研发项目,在不断加快“强链、补链、延链、固链”步伐的同时,也有效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研发、生产、服务企业的聚集,促进了当地相关产业发展。2019年至今,中车永济电机的风电业务年复合增长率达20.3%,截至目前,企业的风力发电机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37%,稳居国内行业龙头地位。

    随着企业产品大型化、集成化,产品运输到西北、东部沿海等风力资源丰富地区进行装机越来越困难,时间和运输成本也越来越高。中车永济电机积极推进属地化生产,先后在甘肃酒泉、山东东营、广东阳江、吉林松原等地建立9个生产基地,及时满足市场用户的个性化需求。

    下一步,中车永济电机将进一步延链补链强链,把风电这个绿色优势产业持续发展壮大,让绿色风能惠及更多地方。

  • 原文来源:https://wind.in-en.com/html/wind-2422479.shtml
相关报告
  • 《捷报!中车株洲电机15-20MW海上风力发电机平台再添两大“利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7-24
    • 近日,由中车株洲电机江苏公司自主研发的15MW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和16.8MW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先后通过型式试验,这标志着公司15-20MW海上风力发电机平台再添两大“利器”。 本次推出的两款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平台产品谱系,可完全满足客户对于产品高可靠性运行、高效率工作、经济适用性等实际需要。 技术特点及优势: 01 采用超轻量化结构拓扑设计,保证发电机单位重量扭矩密度远超行业水平。 02 采用特殊轴电流屏蔽措施,确保传动系统高寿命运行。 03 采用关键部件模块化设计,使发电机在塔上具备可检测性和维护性。 04 采用成熟的平台化设计,在快速响应市场的同时保证产品的高可靠性。 作为全球首台16.XMW中速永磁风力发电机研制企业,公司依托自身在超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领域的领先技术优势,成功开发15-20MW系列超大功率海上风力发电机,完全满足市场化需求。
  • 《中车株洲电机下线我国对外出口的最大功率风力发电机!》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5
    • 2月23日,中车株洲电机公司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12MW海上半直驱永磁同步风力发电机在株洲下线,标志着该公司大功率等级电机核心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 作为目前全球最大功率的半直驱风力发电机,该产品装机后年发电量将达58GWH,可满足14.5万个普通家庭全年用电需求,每年减排超过27550吨二氧化碳(相当18000辆轿车的排放量)。作为我国对外出口的最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后续该产品将于年内批量出口至欧洲市场,对推动我国海上风力发电装备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成刚介绍,作为国内首台面向深远海的超大功率漂浮式风力发电机,该产品的下线标志着公司大功率风力发电机研制能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风电技术实力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关键一步。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业务副总裁、首席质量官宋贞桢表示,中车株洲电机针对全球海上风电机组大型化发展趋势及中国海上风资源特点定制化研制了一系列海上大容量电机产品。 中车株洲电机江苏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申廷国表示,与明阳智能的正式合作6年来,从样机试制到批量产品合作,从双馈机型到半直驱机型,从陆上风电到海上风电,蓄积了深厚的战略友谊。双方将以该产品下线为契机,进一步深化战略合作,扩大合作空间,加大合作力度,实现战略协同发展。 中车株洲电机公司是中国中车旗下核心子公司。近年来,中车株洲电机公司始终以向客户提供绿色、高效的机电装备,建设低碳社会为己任。将国际尖端轨道牵引电机技术经验引入风力发电机研制全过程,形成了半直驱、直驱、双馈、异步四类技术路线的风力发电机设计及制造平台,实现陆上、海上、漂浮式各类机组全覆盖。 经过二十余年耕耘,中车株洲电机公司年产各类型风力发电机总装机容量达20GW,产品先后出口欧洲、北美、澳洲等18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向德国阿海珐、西门子歌美飒、森未安等国际客户及国外用户提供各类型风力发电机近2000台,具备为国内外全系列风力发电机产品提供研发及配套能力,国内海上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