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Immunol:肺部注射疫苗可有效预防肺部感染》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hujm
  • 发布时间:2021-03-21
  • 许多病毒通过粘膜表面(如呼吸道内膜)感染宿主。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现在已经制定了一种疫苗接种策略,可以诱导局部T细胞的聚集,从而对病毒入侵做出更快的反应。

    研究人员表明,通过给小鼠一种经过修饰的疫苗,使其能够与粘液中天然存在的蛋白质结合,可以诱导小鼠肺部强烈的记忆性T细胞反应。这可以帮助将疫苗运送穿过粘膜屏障,例如肺内膜。

    研究人员说,除了预防感染肺部的病原体外,这些类型的吸入疫苗还可以用于治疗转移到肺部的癌症,甚至可以预防癌症的发展。

    麻省理工学院前博士后Kavya Rakhra是该研究的主要作者,该研究今天发表在《Science Immunology》杂志上。

    大多数疫苗都是注射到肌肉组织中。但是,大多数病毒感染发生在粘膜表面,例如肺和上呼吸道,生殖道或胃肠道。欧文说,在这些地方建立强有力的防御线可以帮助身体更有效地抵御感染。

    作者说:“在某些情况下,肌肉注射的疫苗可以在粘膜表面引发免疫,但是有一个普遍的原则,如果您通过粘膜表面进行疫苗接种,那么您倾向于在该部位获得更强的保护作用。不幸的是,我们还没有出色的技术来增强特异性保护那些粘膜表面的免疫反应。”

    有一种经批准的用于流感的鼻疫苗和一种用于伤寒的口服疫苗,但是这两种疫苗均由活的减毒病毒组成,它们能够更好地穿越粘膜屏障。 Irvine的实验室想寻求一种替代方案:肽疫苗,该方案具有更好的安全性,更易于制造,但更难以穿越粘膜屏障。

    为了使肽疫苗更易于运送至肺部,研究人员转向了他们在2014年的一项研究中首次探索的方法。欧文和他的同事在那篇论文中发现,将肽疫苗与血液中的白蛋白结合可以帮助肽在淋巴结中积聚,从而激活强烈的T细胞反应。

    与大多数传统疫苗一样,这些疫苗是通过注射给予的。在他们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调查了白蛋白是否还可以帮助多肽疫苗突破粘膜屏障,例如肺周围的屏障。白蛋白的功能之一是帮助维持肺中的渗透压,并且它可以轻松地穿过肺周围的上皮组织。

    为了检验这个想法,研究人员将结合白蛋白的脂质尾巴连接到针对牛痘病毒的肽疫苗上。该疫苗还包括一种常用的佐剂,称为CpG,可帮助激发更强的免疫反应。

    疫苗通过气管内递送,模拟了吸入式暴露。研究人员发现,与将白蛋白修饰的疫苗注射到远离肺部的肌肉部位相比,这种运送方式在小鼠肺部产生的记忆T细胞增加了25倍。他们还表明,数月后当小鼠暴露于牛痘病毒时,肌内疫苗没有提供任何保护,而气管内接受疫苗的所有动物都受到了保护。

  • 原文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1-03-vaccines-lungs-boost-immune-responses.html;https://immunology.sciencemag.org/content/6/57/eabc8122;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785429.html
相关报告
  • 《木糖醇可防肺部感染》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潘淑春
    • 发布时间:2005-01-25
    • 美国研究指出,木糖醇可防肺部感染。 今后,木糖醇有望开发成为一种可预防年老体弱者,婴幼儿以及病人等易感人群肺部感染的新型保健食品原料。
  • 《奥密克戎新分支或“重拾”感染肺部能力》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2-07-11
    •  7月6日0时起,西安在全市暂时实施7天部分公共场所临时性管控措施。相关负责人在7月5日西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基因测序结果显示阳性感染者此次感染的毒株均为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   疫情大数据显示,陕西目前确诊感染者17例。7月以来,陕西每日新增确诊均为个位数,为什么仍需要实施暂停堂食、暂停KTV等场所营业的临时性管控呢?这还要从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说起。   除了传播速度更快、病毒载量更高,业内专家向科技日报记者表示,相较于奥密克戎以往变异株,奥密克戎变异株新分支BA.5出现了入侵肺部、具有很强免疫逃逸能力的新情况。   一位免疫学者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仍会再一次感染BA.5,此外,BA.5对肺功能的影响增大,必须密切关注。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医学中心副教授李克峰解释,之前的原始毒株能够利用肺泡细胞有而上呼吸道没有的蛋白入侵人类的肺部,增加重症风险,奥密克戎BA.1失去了这个能力,大多感染上呼吸道,而BA.5又找回了这个能力,“重拾”肺部感染。   谈及BA.5与BA.5.2的关系,北京化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童贻刚教授向科技日报记者解释,BA.5.2是BA.5的分支,相较BA.5在非S蛋白上有1个氨基酸变异,预估其特性与BA.5差异不大,有模型根据变异序列推算,BA.5.2较BA.5相对增长优势(relative growth advantage)增加20%,但其置信区间较低(8%—32%)。   逃逸能力强,BA.5防控难   “今年2月份以来,我国流行的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A.2亚分支系列。”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王文玲此前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上介绍,全球病毒基因共享数据分析显示BA.5近期占比上升较快,初步研究认为BA.4和BA.5的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略有增强。   为什么BA.5分支的免疫逃逸能力强?北京大学谢晓亮院士团队及其合作团队对不同变异分支的S蛋白进行了构象分析(分析钥匙上的纹路),并将其与不同的中和抗体、细胞受体等匹配检测亲和力。研究发现,BA.5上的F486V和L452R突变可成功逃逸多种抗体的识别,未降低对hACE2的亲和力。   这一发表在《自然》期刊的研究表明,BA.5具有很强的免疫逃逸能力,除了可能对疫苗接种者造成突破性感染,还可以逃逸早期奥密克戎变异株BA.1感染激发的抗体。   也就是说,BA.5凭借在刺突蛋白486、452等位点上的变化,不仅能打开人细胞上的“锁”,还更好地逃避了人体内中和抗体的“截获”。这一变化将使得防控难度有所增加。   “找回”入肺能力,BA.5或提高重症率   由于大多感染上呼吸道,奥密克戎早前分支(BA.1、BA.2)的感染者多为轻症。新近的研究却发现,BA.5分支能够感染肺泡细胞。   一项由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等27家科研单位联合发表的研究显示,BA.4、BA.5对人类肺泡细胞有着比BA.2更强的感染能力。   为什么奥密克戎变异株能够找回此前已经失去的肺部感染能力呢?   李克峰解释,这与人体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TMPRSS2相关,这种蛋白存在于在肺泡细胞表面,是否能感染肺部,取决于能不能利用好这一蛋白。奥密克戎早前分支并不能很好地和TMPRSS2结合,而现在BA.5对TMPRSS2的结合力增加了,继而感染肺部。   多项研究表明,TMPRSS2被业界认为是治疗流感病毒与冠状病毒感染的潜在靶点。这一跨膜蛋白“放行”,病毒就能通过膜融合方式进入宿主细胞。   BA.5的变异使其重新打通了“膜融合”的分子机制,前述研究的动物试验也证明,BA.5比BA.2更具致病性。   这一结论可得到一定程度的验证。不久前的数据显示,随着BA.5感染者的增加,以色列新冠患者中有170人重症,较一周前上升95.4%。   西安市相关负责人在介绍此次引发西安疫情的BA.5.2分支时表示,其感染病例的CT值低,传染性强,西安市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引起社区续发传播风险高。   针对如何防控的问题,前述免疫学者对科技日报记者表示,BA.5.2的CT值低意味着感染者病毒载量大,载量大代表体内病毒数量多,易传播,同时也易被检出。因此,适当的核酸检测策略可以实现社会面传播前的有效控制。   截至记者发稿,北京市对7月5日通报的感染者1至3进行基因测序,结果显示病毒均属于奥密克戎变异株BA.5.2分支,传播链条清晰,来源明确,疫情总体可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