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燃油车禁令”受阻 德国最后时刻变卦:内燃机并非问题所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07
  • 由于德国的反对,欧盟 2035 年禁售新燃油车的计划受阻。当地时间周日(3 月 5 日),德国总理朔尔茨会见了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就这项议题进行了对话。朔尔茨对达成协议表示乐观,并称未来几天将继续讨论。

    欧盟禁售新燃油车的计划遇阻

    上月中旬,欧洲议会通过了《2035 年欧洲新售燃油轿车和小货车零排放协议》,该协议规定,欧盟将从 2035 年起禁止销售新的燃油车。这项协议须经过欧洲理事会通过才能成为正式法律,从过往经验看,这一流程通常只是 " 走形式 "。

    然而,在该政策距离正式落地仅一步之遥时,德国却突然向欧盟委员会施压,要求该机构提出一项提案,允许在 2035 年后继续销售使用 " 合成燃料 "(也称电子燃料)的汽车。

    合成燃料可以像汽油和柴油一样燃烧,但与全电动汽车一样能减少污染气体排放。

    德国交通部长沃尔克 · 威辛上周表示,由于未能从欧盟获得豁免合成燃料的保证,德国将不会支持欧盟从 2035 年起禁止销售燃油新车的计划。

    德国方面的表态也导致原定于本周二进行的表决计划被无限期推迟。

    冯德莱恩周日在与朔尔茨会面后表示:" 我们正在进行建设性的对话,我们全力支持技术开放,但它必须符合我们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她补充称,讨论是良好和建设性的。

    德国三党执政联盟之一反对内燃机禁令

    欧盟的目标是在 2030 年之前,将境内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 1990 年水平的基础上减少 55%,最终在 2050 年实现碳中和,而交通运输行业脱碳被视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数据显示,欧洲 1/4 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交通运输,该行业也是欧盟唯一一个碳排放量不断上升的行业。

    作为欧洲第一大经济体,德国非常依赖于汽车行业。在德国,汽车行业雇佣了大约 80 万人,收入约为 4110 亿欧元,是德国经济中最大的组成部分。

    朔尔茨指出,问题在于使用合成燃料的汽车在 2035 年后的前景如何。他表示:" 这根本不是意见分歧的问题,而是如何运作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解决,我们都非常乐观,不仅是德国政府内部,我们与欧盟委员会的谈判也是如此。"

    朔尔茨三党执政联盟中的自由民主党是反对内燃机禁令的幕后推手。近几个月来,包括威辛在内的自由民主党一直在努力提高该党内政府的形象,他呼吁欧盟委员会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比如让使用合成燃料的内燃机免受禁令的限制。

    威辛周日在推特上写道:" 内燃机本身不是问题,它所使用的化石燃料才是问题所在。气候中和是我们的目标,同时也是新技术的机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接受不同的解决方案。"

  • 原文来源:http://www.nengyuanjie.net/article/70656.html
相关报告
  • 《德国有条件接受欧盟2035禁售燃油车计划》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01
    • 盖世汽车讯 据外媒报道,德国环境部长Steffi Lemke在6月28日表示,德国可以支持欧盟从2035年起禁止销售新款化石燃料汽车的提议,但是前提要增加一个选项,即允许销售使用“二氧化碳中和”燃料的汽车。 Lemke在欧盟环境部长会议上表示:“就我们的立场而言,这一补充条件对德国很重要,我们相信它也可以成为整体讨论的桥梁。”Lemke和欧盟环境部长正试图在6月28日就该法律达成协议。 Lemke表示,德国提议的补充条件将要求欧盟提出一个单独的提案,允许“完全使用二氧化碳中和燃料”的车辆在2035年后继续在市场上出售。 为了在2030年之前使地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相比1990年的水平减少55%,欧盟委员会提议在2035年之前将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00%。而这意味着,从2035年起,欧盟国家将不再销售内燃机汽车。 Lemke提议的补充内容包含了德国财政部长Christian Lindner的要求。Lindner表示,Lemke的声明显示,在没有调整的情况下支持欧盟的提议,不符合目前的协议。 亲商业的自由民主党人Lindner还补充说,他所在政党领导的各部委尚未就德国政府将如何对此事进行投票达成一致。如果德国执政联盟内部没有达成协议,该国将不得不对欧盟的内燃机车销售禁令投下弃权票。
  • 《欧盟达成对俄石油禁令 全球能源格局或迎剧烈变动》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6-01
    • “欧盟作出最大的自我牺牲,对俄罗斯祭出最严厉的经济制裁。”《纽约时报》5月31日这样评论称。此前一天深夜,欧盟领导人出人意料地宣布,欧盟成员国当天就对俄罗斯的第六轮制裁方案达成一致,其中包括最受争议的对俄石油禁运令,各方同意“禁海运不禁管道”的折中方案。据此,欧盟将逐步削减75%的俄罗斯石油进口,年底前将扩大至90%。而此前最反对俄石油禁运令的匈牙利获得“完全豁免权”。布鲁塞尔庆祝制裁方案的达成,称这显示了欧盟的“团结”,俄方则批评欧盟这一“自残”的举动“严重缺乏常识和合理性”,并称俄石油将找到其他买家。欧盟强行斩断与俄罗斯石油的依存关系,被认为不仅将伤害自身经济,还将对全球能源市场形成强烈冲击。30日和31日,国际原油价格上涨至两个多月的最高位。接受记者采访的中国专家认为,欧盟的制裁措施如得以落实,全球石油市场势必迎来剧烈调整,改变全球能源的供需格局。 5月3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 (右) 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布鲁塞尔举行的欧盟 特别峰会闭幕式新闻发布会上发表讲话。对俄罗斯的石油制裁、欧洲安全是此次峰会的主题。 “禁海运不禁管道” 5月30日和31日,欧盟特别峰会在布鲁塞尔召开,各方就对俄石油禁令的争吵一直持续到30日深夜。“美国之音”称,欧盟成员国的领导人出人意料地在会议第一天达成协议,将停止进口大部分俄罗斯原油。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在推特上发文称,“禁令将立即涵盖俄罗斯出口欧盟石油的2/3以上,在今年年底前,欧盟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将削减90%”。他将这称为“对俄罗斯终结这场战争的最大施压”。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30日的报道称,欧洲是俄罗斯能源的最大买家,其购买量占俄石油出口的一半。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1年,俄罗斯原油占欧盟进口原油总量的27%,其中约35%是通过德鲁日巴(也称“友谊”)管道输送到欧盟的。该管道的北线通往德国和波兰,南线通往内陆国匈牙利、捷克和斯洛伐克。 在第一天会议结束后的记者会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说,欧盟各国领导人“原则上”就制裁俄罗斯的新方案达成共识,将禁止使用油轮进口俄石油。至于管道运输部分,“波兰和德国表示,他们将与其他国家一样,在今年年底之前停止使用俄罗斯石油。据此,我们将削减90%的俄罗斯石油进口量。剩下的是(德鲁日巴)南线覆盖的10%或11%的进口量。我们同意暂时豁免。”冯德莱恩说。路透社称,禁令的许多细节还有待商定。欧盟委员会发言人31日表示,对俄石油的海运禁令将分阶段实施。 据报道,欧盟对俄第六轮制裁方案还包括将俄最大银行俄罗斯储蓄银行排除在环球银行间金融通信协会系统(SWIFT)之外、禁止3家俄国家媒体的新闻在欧盟落地和传播、禁止欧盟公司为俄罗斯船只提供保险服务。米歇尔还表示,欧盟准备向乌克兰提供90亿欧元,不过目前不清楚这笔钱是贷款还是赠款。 俄对欧盟达成对俄石油禁令反应强烈。据俄新社31日报道,俄外交部副部长伊万诺夫当天表示,欧盟对俄政策严重缺乏常识和合理性。欧盟的路线是不惜一切代价,通过加强对俄的非法制裁以达到展示其声援基辅政权的政治目的。与此同时,欧盟准备无视其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因这种短视行为而遭受的数十亿欧元的损失。 “俄罗斯石油将找到其他进口商。”俄常驻维也纳代表乌里扬诺夫在推特上写道,“让我以一种私人的、非正式的方式提出一个挑衅和不负责任的问题,如果欧盟如此急于在年底前切断大部分俄石油供应,那俄为什么不能更早地满足欧洲人的这一愿望呢——切断供应。” 俄罗斯储蓄银行31日表示,欧盟的制裁对其业务没有影响,不会改变国际结算的现状,因为美国和英国此前的制裁已将该银行剔除出SWIFT。法新社称,欧盟3月曾将多家俄银行剔除出SWIFT,但对俄储蓄银行进行了豁免,以允许欧盟公司继续通过该银行购买俄石油和天然气。但现在欧盟决定大幅降低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俄罗斯也在发展其国内的银行间转账系统。 匈牙利获得“完全豁免” “协议达成。匈牙利免于石油禁运!”匈牙利总理欧尔班30日晚在社交媒体上发表视频说。他表示,由于能源价格飞涨、通货膨胀加剧和对俄罗斯的制裁,全欧洲正在经济危机的边缘起舞。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匈牙利停用俄石油,其影响就像是原子弹爆炸。“但是我们成功阻止了它。大家今晚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欧盟领导人向欧尔班投降”——欧洲“政治”网站31日不满地称,欧尔班花了26天时间阻挠欧盟对俄石油禁令,成为“实际上没有参与禁令的欧盟国家”,折中方案的达成“使布鲁塞尔免于陷入尴尬”。报道还称,即使没有匈牙利的压力,禁运令的设计也会让长期依赖俄罗斯石油供应的国家有时间进行调整,捷克获得了18个月的石油产品转售禁令豁免,而保加利亚在2024年年底之前一直被排除在禁运之外。 “对俄罗斯的部分禁运:没人想要的交易”,德国《商报》31日表示,该协议并未显示欧洲人的团结,而是他们的争吵。“部分禁运”这个词已经暗示欧盟的意见仍然存在分歧。峰会只产生了一个简单的意向声明。在第六轮制裁法律文本的谈判中,未来几天,不同的国家利益错位将再次浮出水面。 对俄石油禁令达成后,一些人迅速提出更大胆的想法:对俄罗斯天然气的禁令。爱沙尼亚总理卡拉斯31日呼吁欧盟在下一轮制裁方案中讨论对俄天然气的禁令,但遭到奥地利总理内哈默的断然反对。荷兰首相吕特30日表示:“我本人和其他人今晚恳求,当我们制定第七轮(对俄制裁)方案时,我们应先就所有技术细节进行前期辩论。” 美国可能成为大赢家 欧盟对俄石油禁运达成共识的消息一出,国际油价再度上涨。31日,WIT美国原油期货价格升至118美元/桶,布伦特原油价格升至124美元/桶。 据俄新社31日报道,俄联邦委员会(议会上院)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席阿布拉莫夫表示,俄石油可以在亚洲、非洲找到市场。即使以折扣价格交易,俄预算收入也不会受到影响。他认为,欧盟对俄实施石油禁运的决定是“自残”举动,同时具有“季节性”,“在秋天到来时,欧盟可能会重新审视这个决定”。 “印度狂购俄罗斯石油”,路透社30日称,相关数据显示,自今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印度已经购买了3400万桶打折的俄石油,其中仅5月份就超过2400万桶,是去年月均购买量的25倍。6月,俄罗斯还将向印度供应约2800万桶石油。英国《卫报》31日称,经济学家们警告,石油价格的暴涨将在短期内让俄罗斯受益,欧盟就制裁措施的漫长讨论也让俄罗斯有时间寻找其他买家。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31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欧盟出于政治立场,不顾与俄罗斯在能源市场上的长期依存关系,断然下达禁令,是不理性的,禁令能够维持的时间或者能够走多远,都有待观察。他认为,基于目前全球的石油供应,欧盟很难在其他市场找到充足的替代供应。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记者,石油贸易需要管道、港口设施等硬件支撑,因此短期内,欧盟和俄罗斯在供需方面的转圜存在诸多客观条件限制,双方在切换市场的过程中,全球供应链将被打乱。目前来看,欧盟会寻求新的石油来源地,而石油供应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国家会成为首选,如中东国家以及美国,尤其是美国可能成为大赢家。“美国的页岩油因为成本太高,在欧盟市场上推不动,欧盟的禁令正中美国下怀。”林伯强认为,短期内,全球能源价格势必被推高,对中国进口形成较大影响,增加输入性通胀的压力。不过,中国是富煤国家,稳住煤炭价格,可有效对冲外部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