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将改变世界一半海岸的波浪》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09-02
  • 新的研究发现,地球变暖还将改变世界上50%以上海岸线的海浪。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期刊上,对沿海洪水和侵蚀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协调海浪气候项目的一部分,包括国家海洋学中心(NOC)在内的10个研究组织结合起来研究一系列不同的全球波浪模型,以确定未来波浪可能如何变化。

    虽然他们发现不同模型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但如果保持巴黎协议的2度目标不变,波浪模式的变化可能会保持在自然气候变化范围内。

    然而,在一切照常的气候中,气候变暖仍然与当前趋势一致,模型认为,世界50%的海岸波浪状况可能会发生重大变化,尽管这些变化因地区而异。

    有些区域会看到波浪的高度保持不变,但它们的波长或频率会发生变化。这可能导致施加在海岸和任何基础设施上的受力变化,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波浪驱动的洪水增加。

    同样,气候变化引起波浪方向的变化可以改变它们沿着海岸移动的沙子数量,建在海岸或海上的基础设施对这些不同的波浪特征很敏感。

    从这项研究中得出的总体模式是,在一些地区可以看到预测平均波高的强烈变化,南大洋和热带东太平洋都出现了增加的趋势,但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部分地区却减少了。这些变化与北半球热带风暴带的预计地表风速相对均匀下降相一致,部分原因是气候变化极地扩大。

    之前的研究着眼于波浪在过去塑造我们海岸的方式,这被用作了解过去海平面的指南。然而,这项研究经常假设,虽然海平面可能会变化,但波浪条件一直保持不变。在考虑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未来的海岸线时,也使用了同样的假设。重要的是,气候变化可以通过改变风的模式和通过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的水深来改变波浪。

    (侯颖琳 编译,於维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8-019-0542-5
相关报告
  • 《研究表明气候变化将改变世界一半以上海岸的海浪》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9-20
    • 最近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Nature Climate Chang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结论认为,地球变暖将改变世界一半以上海岸线的海浪,这项研究对沿海洪水和侵蚀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为协调海浪-气候项目(Coordinated Ocean Wave Climate Project)的一部分,包括美国国家海洋学中心(NOC)在内的10所研究机构联合研究系列全球海浪模型在未来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海浪,以确定未来海浪如何变化。 尽管不同模型之间确有一些差异,但科学家们发现,如果保持《巴黎协定》设定的2℃目标不变,波浪模态的变化可能会保持在自然气候变率范围之内。然而,在当前气候变化趋势下,模型一致认为,地球上一半海岸的波浪条件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海浪变化会有区域差异,例如,如果气候变暖比工业化前的水平高出2℃以上,澳大利亚南部可能会出现更长、更偏南的海浪,可能会改变海岸线的稳定性;在最极端的全球变暖情况下,预计到本世纪末,英国海岸的平均波高将下降约10%。一些区域的波高会保持不变,但波长或频率会改变。这可能导致施加在海岸和基础设施上的力量发生变化,在某些情况下还会导致波浪驱动的洪水增加。同样,气候变化引起的波向改变也会改变海岸泥沙输运状况。 该研究联合作者、NOC科学家Judith Wolf教授表示,了解气候变化情景下海浪的变化很重要,因为海浪会对海岸防御和基础设施造成破坏,对自然海岸、海滩和生态系统造成侵蚀。此外,还会通过波浪增水、抬高水位和漫堤增加洪水水位。 该研究指出海浪变化的总体布局特性,预计平均波高在一些地区出现明显变化,在南大洋和热带东太平洋出现上升,但在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部分海域出现下降。这些变化与北半球热带外风暴带的预计地面风速下降有很好的一致性,部分原因是气候变化的极地放大效应。 以往的研究着眼于过去波浪塑造海岸的方式,并将此作为了解过去海平面的指南。然而,以往的研究经常基于海平面可能会变化但波浪条件一直保持不变的假设,并将这种假设运用在未来气候变化影响海岸线的研究之中。然而,气候变化不仅可以通过改变风的模态,而且可以通过海平面上升改变海岸水深来改变波浪。 (李桂菊 编译) 图片源自网络
  • 《气候变化正在改变全球渔业生产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19-04-01
    • 鱼类是全世界一半以上人口重要的蛋白质来源,超过5600万人从事或依赖渔业生产活动。但气候变化正开始破坏支撑这一主要食物来源的复杂而相互关联的生态系统。由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布伦环境科学学院博士后Christopher Free带领的科学家,发表了一项调查,研究海水变暖如何影响渔业生产力。该研究结果已发表在《科学》(Science)杂志上。 该研究调查了38个地区124种物种的历史丰度数据,约占全球报告捕鱼量的三分之一。研究人员将这些数据与海洋温度记录进行了比较,发现8%的人口明显受到气候变暖的负面影响,而4%的人口则受到了正面影响。总的来说,损失大于收益。 研究表明,这些地区的鱼类对温度上升的反应影响最大。同一地区的物种往往以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同一科属的鱼类对气候变化的反应方面也表现出相似之处。研究人员推断相关物种具有相似的特征和生命周期,赋予它们类似的优势和弱点。 在研究从1930年到2010年鱼类食物供应情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时,研究人员发现日本海、北海、伊比利亚海岸、黑潮流和凯尔特-比斯开大陆架生态区的生产力损失最大。另一方面,受益最大的地区是拉布拉多-纽芬兰地区、波罗的海、印度洋和美国东北部。 Free还强调,海洋变暖只是影响海洋生物和依赖海洋生物产业的众多过程之一。海洋酸化、氧气水平下降和栖息地丧失也将影响海洋生物。为了充分了解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鱼类种群和依赖鱼类的人们的生计问题,有必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冯若燕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