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硫氧还蛋白抑制 NLRP1炎症小体的结构基础》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3-09-26
  • 2023年9月13日,来自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的张志宽博士与Toshiyuki Shimizu教授的团队在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Structural basis for thioredoxin-mediated suppression of NLRP1 inflammasome的研究文章。该研究发现NLRP1能够与内源性的硫氧还蛋白(Thioredoxin)结合并形成复合物。利用冷冻电镜,研究人员解析了NLRP1与硫氧还蛋白复合物的结构,并且揭示了硫氧还蛋白的结合能够降低NLRP1炎症小体的激活。

    本文研究人员意外发现了硫氧还蛋白是NLRP1的新型抑制因子,并解析了NLRP1与硫氧还蛋白的二元复合物结构。此项研究发现了普遍存在的硫氧还蛋白系统与先天性免疫系统之间意想不到的功能联系。

    编译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yz6k_emdDDh12OoTx2kblw

相关报告
  • 《以硫氧还蛋白系统 为靶点治疗癌症》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7-06-28
    • 硫氧还蛋白 (Trx) 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 (TrxR) 是硫氧还蛋白系统的重要组成,该系统在调节氧化还原信号转导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近几年, TrxR/Trx 已越来越多地被视为肿瘤发展的重要调节者,因此以 TrxR/Trx 为靶点是癌症治疗的新策略。本篇文章中,我们首先讨论了 TrxR 的结构,Trx 系统的功能及以TrxR/Trx 为靶点治疗癌症的合理性。我们还讨论了具有潜在的抗癌活性的小分子 TrxR/Trx 抑制剂,并对它们的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最后,我们讨论了 TrxR/Trx 抑制剂作为抗癌药物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前景。
  • 《Nature | 人类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再摄取与抑制分子基础》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7-26
    • 2024年7月24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生物结构前沿研究中心闫创业/袁亚飞团队在 Nature 期刊发表了题为Molecular basis of human noradrenaline transporter reuptake and inhibition的研究论文。 MAT属于神经递质钠同向转运蛋白(NSS)家族成员,其利用膜外/内钠离子Na+的浓度梯度来完成对神经递质的同向跨膜运输,这一过程可能依赖于氯离子Cl-同向转运以及钾离子K+的反向转运。近年来对MAT中底物转运及抗抑郁药物调节机制的研究进展迅速,其中果蝇多巴胺转运蛋白dDAT和人源血清素转运蛋白SERT的不同构象以及与多种抗抑郁药物分子结合的结构已经得到解析。但关于人源去甲肾上腺素转运蛋白NET的结构研究相对进展缓慢,这大大阻碍了抗抑郁药物的进一步优化和开发。 该研究团队提出了NET的转运过程模型。在向外开放的构象中,Na+、Cl-和底物NE与中央口袋结合,启动NET的闭合,进入闭合状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第二个底物可以提前结合到新形成的膜外S2位点中。随后,TM1a的打开(向内开放构象的标志特征)促进底物与两个Na+一起从中央口袋释放。在转变回向外开放构象的过程中,S2位点的局部结构将受到破坏,导致S2位点处底物的释放。释放的底物可能直接进入到中央口袋,开始下一个转运循环。这一过程与两个Na+离子和一个Cl-离子进入细胞质以及可能一个K+离子进入细胞外基质的转运耦合。而不同类别的抗抑郁药物占据S1位点阻碍底物转运。 总之,该研究通过结构生物学和生物化学方法阐明了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转运底物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机制,首次报道了NET中的第二个底物结合位点和NSS家族的钾离子结合位点,揭示了四种不同类别的常用上市抗抑郁药物的选择性抑制机制,为进一步开发靶向单胺类神经递质转运蛋白(MAT)的药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