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 | 清除向髓样偏倚的造血干细胞可以恢复老化免疫》

  • 来源专题:战略生物资源
  • 编译者: 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4-01
  • 2024年3月27日,斯坦福大学Jason B. Ross等人在Nature 在线发表题为Depleting myeloid-biased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rejuvenates aged immunity的研究论文。

    免疫系统老化的特征是淋巴生成和适应性免疫减少,炎症和骨髓病变增加。自我更新的造血干细胞(HSCs)群体的年龄相关变化被认为是这些现象的基础。在青年时期,淋巴样细胞和髓样细胞输出平衡的造血干细胞(bal-HSCs)比骨髓偏向输出的造血干细胞(my- HSCs)占优势,因此促进了启动适应性免疫反应所需的淋巴生成,同时限制了可促炎的髓样细胞的产生。

    衰老与骨髓造血干细胞比例增加有关,导致淋巴生成减少,骨髓生成增加。bal-HSCs的移植产生丰富的淋巴细胞和髓细胞,这是一种稳定的表型,在继发性移植后保留,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二次转移后仍保持其生成模式。这两个子集的起源和潜在的相互转换尚不清楚。如果它们在出生后是单独的亚群,那么可能通过消除老年小鼠中的my-HSCs来逆转衰老表型。

    该研究证明了在老年小鼠中,抗体介导的my-HSCs的消耗可以恢复更年轻的免疫系统的特征,包括增加普通淋巴细胞祖细胞、幼稚T细胞和B细胞,同时减少与年龄相关的免疫衰退标志物。在老年小鼠中,my-HSCs的消耗改善了对病毒感染的原发性和继发性适应性免疫反应。这些发现可能与理解和干预因造血系统由造血干细胞主导而加重或引起的疾病有关。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前和临床研究来确定这种疗法在人类中是否可行。重新平衡造血干细胞的安全方案的临床开发可能对许多与年龄相关的问题产生广泛影响。

相关报告
  • 《Nature | 解析免疫细胞互作,追溯免疫进化特征》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14
    • 2024年6月12日,以色列理工学院Shai S. Shen-Orr通讯在Nature发表题为Interactions between immune cell types facilitate the evolution of immune traits的文章,阐明了影响免疫功能的关键因素——免疫细胞群体多样性的遗传决定因素和进化机制。 通过利用基因多样的协作交叉(Collaborative Cross, CC)小鼠模型,研究人员分析了多种免疫细胞在骨髓中的频率。他们观察到免疫细胞组成的显著变化,突出了这种特性的多基因性质。通过全面的遗传关联分析,作者确定了271个与各种免疫细胞类型的频率显著相关的基因,范围包括了造血干细胞、T细胞、B细胞和髓系细胞。 作者发现许多相关基因参与细胞固有过程,如增殖、迁移和细胞死亡,这表明稳态平衡在决定免疫细胞频率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他们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一组被称为“细胞反式基因(cyto-trans genes)”的基因会影响特定细胞类型的丰度,而不会在该细胞类型本身中表达。这些细胞反式基因可能通过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细胞类型的相互作用发挥作用,在不同的免疫细胞群体之间形成复杂的沟通网络。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发现,与以细胞自主(细胞顺式,cyto-cis)方式作用的基因相比,这些细胞反式基因在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面临着较弱的负选择。 这一观察结果表明,免疫细胞类型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表型空间,突变可以在不显著损害适应度的情况下产生变异。换言之,免疫系统的模块化组织,不同的细胞类型相互作用,通过允许接近中性的变异在控制这些相互作用的基因中积累,增强了系统的进化能力。作者通过分析一个大型人类数据集进一步加强了他们的发现,证实了与血液中免疫细胞频率相关的细胞反式基因也表现出降低的进化保守性。这种跨物种的一致性强调了模块化和细胞间相互作用在驱动免疫系统进化性方面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为形成免疫细胞多样性的遗传结构和进化机制提供了有价值的见解。通过阐明细胞反式基因的作用和免疫系统的模块性,作者强调了理解复杂生物系统进化性的新范式。这些知识不仅加深了我们对免疫功能的理解,而且对仿生工程和受自然原理启发的稳健、适应性系统的设计也有更广泛的意义。
  • 《Cell | FLT3L影响人类造血干细胞、单核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分化》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5-09
    • 2024年5月2日,Necker儿童疾病医院Vivien Béziat通讯在Cell发表题为FLT3L governs the development of partially overlapping hematopoietic lineages in humans and mice的文章,报道了一种新的免疫突变。该突变由编码FMS相关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的FLT3LG基因的双等位基因突变引起。这一发现揭示了FLT3L在人类造血和免疫系统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其FLT3L与小鼠公认功能的相似性和显著差异。 这项研究的重点是伊朗裔的同家族的三个兄弟姐妹,他们患有反复发作的病毒、细菌和真菌感染,包括由人乳头瘤病毒(HPV)引起的严重皮肤疣。全外显子组测序和遗传分析确定FLT3LG基因中的纯合移码缺失(p.Ser118Alafs*23)是其免疫缺陷的根本原因。通过全面的分子和功能分析,研究人员证明FLT3LG基因编码至少七种选择性剪接的转录物,其中两种产生功能异构体:膜结合的FLT3L(mFLT3L)和分泌型的FLT3L(sFLT3L)。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所鉴定的突变消除了两种亚型的表达和功能,导致患者完全缺乏FLT3L。与FLT3L在小鼠造血中的已知作用一致,患者表现出严重的骨髓发育不全、造血干细胞和祖细胞(HSPC)显著减少。此外,残留的HSPC显示出对巨核细胞和红细胞谱系的分化偏向,这表明在缺乏FLT3L信号的情况下沿着这些途径优先分化。 在FLT3L缺陷患者中观察到的最显著的表型之一是严重的单核细胞减少症,这在Flt3lg敲除小鼠中没有观察到。这一发现突出了FLT3L在人类单核细胞发育中的关键作用,而这一点以前并不被重视。此外,患者的血液、骨髓和皮肤中几乎完全没有树突状细胞(DC),这突出了FLT3L在DC分化中的重要作用,与在小鼠中的观察结果一致。有趣的是,与小鼠模型相比,患者表现出正常的T细胞分化和功能,以及接近正常的NK细胞发育,包括产生适应性NK细胞反应的能力。然而,B细胞分化严重受损,导致了复发性细菌感染——这是典型的B细胞缺乏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存在严重的免疫缺陷,但患者存活到成年(三位患者分别生于1989、1991和1995年),这可能是由于现代医疗的干预。这一发现表明,残留的造血细胞虽然数量减少并偏向特定谱系分化,但足以提供一定程度的免疫保护。该研究还揭示了FLT3L在皮肤免疫中的作用。虽然朗格汉斯细胞和真皮巨噬细胞以正常水平存在,但患者的真皮DC频率较低,这可能导致了他们对皮肤HPV感染的易感性。 总之,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种新的天然免疫突变,揭示了FLT3L在人类造血和免疫中不可或缺的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扩展了我们对控制造血谱系发育的分子机制的理解,还强调了FLT3L在单核细胞和DC分化中的重要性,对包括HPV在内的各种病原体的免疫防御具有重要意义。这项研究为进一步探索FLT3L相关通路及其在免疫障碍和传染病中的治疗潜力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