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信息通信技术委员会(TTC)标准会议负责审议信息通信网络相关标准,包括标准制定和重要事项决策。会议形式有集会和电子投票两种,并介绍了第133回及未来几年的标准会议日程。同时列出了标准会议的组成人员及其背景,以及相关的规约和联系方式。》

  • 编译者: AI智能小编
  • 发布时间:2025-06-20
  • 標準化会議是進行情報通信ネットワーク相關標準審議、調查和研究的會議體。在此會議中,專門委員會作成的標準案會通過委員投票決定採否。除了標準制定,會議還決定TTC的事業運營等重要事項。標準化的決定程序有集會和電子投票兩種形式,其中後者的後半部分程序有所不同。 中期標準化戰略的決定、標準作成程序和TTC標準的決定都是會議的重要議程。第133回標準化會議(2021年9月10日開始)將以電子投票形式進行,審議和投票日程已安排至2022年第4季度。會議流程包括標準案周知、說明會、意見徵集和對案決定等多個階段。 標準化會議由議長及副議長和委員構成,目前共有49名委員。議長古川聖氏來自東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副議長大谷朋広氏來自KDDI株式會社。其他委員分別來自不同企業,如NTTdocomo、軟銀、楽天等。 會議的歷史包括多次以投票和書面形式進行的標準化討論,每年的會議都有一定的主題和議程安排。
相关报告
  • 《定义同行评审的标准和新兴模型》

    • 来源专题:科技期刊发展智库
    • 编译者:谢鹏亚
    • 发布时间:2023-11-07
    •   严格和公正的同行评审对于维护学术研究的完整性和质量标准至关重要,也是出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同行评审的早期形式早在17世纪就在欧洲出现了,但它只是在20世纪中后期才变得更加明显,当时出现了“同行评审”一词。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复印机的出现,同行评审成为一种普遍做法,这使得向同一学科的专家分发论文变得更加容易。该领域的先驱之一是20世纪40年代末的《美国医学会杂志》,并且在接下来的几十年中被其他期刊沿用,包括1964年的《自然》杂志和1976年的《柳叶刀》。   同行评审被称为评估研究的“黄金标准”,不同出版商的同行评审各不相同,以适应他们的政策和偏好,并迎合学术界不断变化的需求。很难理解和评估这些形式的同行评审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些常被错误地互换使用。Aries systems在2023年8月17日发布同行评审的标准和新兴模型,下面列出简要概述。 (1)单向盲审   作者没有关于审稿人的信息,审稿人知道作者信息。   优点: ●审稿人因匿名而客观评审 ●审稿人可以参考作者以往研究来判断此研究的深度及可靠性   缺点: ●审稿人可能会对作者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2)双向盲审   作者和审稿人互相不能查看信息。   优点: ●减少审稿人和作者有意识或无意识偏见的可能性 ●减少审稿人因发表意见而被评判的风险   缺点: ●审稿人和作者能够根据研究风格和类型来识别彼此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3)三重盲审   作者和审稿人都不知道对方的信息,编辑也不知道他们的信息。   优点: ●减少审稿人、作者和编辑有意识或无意识偏见的可能性 ●减少审稿人因发表意见而被评判的风险   缺点: ●审稿人、作者和编辑能够根据研究风格和类型来识别彼此 ●审稿人可能因匿名而对评审不负责任 ●因控制各环节匿名可能导致管理成本增高 (4)开放式同行评审   作者和审稿人互相知道身份。   优点: ●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审稿人因互知身份而深思熟虑 ●审稿人可能得到更多认可 ●公开评审可以为作者和别的审稿人提供参考借鉴 ●提高公众/学术界对评审的信任度,增加评审过程的透明度   缺点: ●有些审稿人拒绝暴露自己身份,抗拒公开审稿 ●审稿人和作者可能会存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偏见,特别是在地理领域等作者较少的主题领域 (5)透明的同行评审   与论文报告一起发表评审,审稿人可以选择是否公开自己的身份。   优点: ●提高透明度和问责制,审稿人会慎重对待评审过程 ●审稿人可能得到更多认可 ●该领域的专家能够利用评审中的意见   缺点: ●资历较浅的审稿人可能难以对资深作者提出评审意见 (6)协作同行评审:第一类   作者可以在论坛上收到来自审稿人的反馈,并可以实时解决问题。   优点: ●人多力量大 ●可以通过协作的方式更快更好的培训初级审稿人 ●协作的方式可以激发出更多观点 ●资历较浅的研究人员可能比资深研究人员更了解当前研究的最新情况   缺点: ●自动化的审稿系统可能只允许提交一份审稿意见 ●难以评判协作过程中所有审稿人的贡献 ●评审小组的构成不一致会导致评审结果的差异 (7)协作同行评审:第二类   作者可以在论坛上收到来自审稿人的反馈,并可以实时解决问题。   优点: ●缩短评审过程的时间 ●可能不需要编辑充当中间人 ●协作过程中审稿人可以及时解决分歧   缺点: ●审稿人协作情况下可能无法实现审稿人和作者之间的实时讨论,因此需要多个审稿系统 ●编辑无法软化尖锐的评审意见,作者可能无法得到建设性意见之外的细节问题 (8)众审   合格的审稿人尽可能少地(或尽可能多地)评论,不过评审的绝对数量让编辑对论文的优点和缺点有全面的了解。   优点: ●缩短评审过程的时间 ●减少审稿人的工作懈怠 ●增加审稿人的多样性,减少偏见 ●减轻编辑联系审稿人的负担   缺点: ●需要设计专门的评审系统 ●相比于传统形式的同行评审,编辑会收到来自审稿人的更多评审信息 ●仍然是一种较新的同行评审方法 ●存在群体思维的风险 ●难以评判同行评审的可信度
  • 《国际商品标准技术小组推进柑橘、香蕉和芋头贸易标准制定》

    • 编译者:任洁
    • 发布时间:2025-05-19
    • 2024年12月9日,在近日闭幕的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下属“商品标准技术小组”(TPCS)年度会议上,各国专家就推动柑橘、鲜香蕉和鲜芋头的国际贸易标准达成重要进展。这些标准旨在降低农产品跨境流通中带来的有害生物传播风险,同时促进全球农产品贸易的安全与高效。会议期间,技术小组重点审议了针对香蕉和芋头的两项草案标准,并决定将其纳入下一阶段标准化流程。香蕉标准涵盖了所有用于国际贸易的鲜果品种,提出了针对果蝇、粉蚧及导致“马科病”的劳尔氏菌等主要病虫害的防控措施,包括设立无疫区、系统化检疫方法和严格检验程序。香蕉标准起草负责人安德烈·费利佩表示,香蕉不仅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数百万小农户的主要收入来源,制定统一标准有助于保障其可持续贸易并增强进口地区的粮食安全。芋头标准则聚焦整颗芋头球茎的贸易规范,明确象鼻虫、介壳虫和根腐线虫等主要威胁,并建议通过清洗残留土壤、出口前检验及针对性处理来控制风险。标准起草人索菲·彼得森强调,芋头不仅是经济作物,更是许多地区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柑橘类水果的草案未能如期完成,将延至下次会议审议,但技术小组表示将继续优化内容,确保科学性和广泛参与。未来,TPCS将在2025至2026年工作计划中继续完善现有草案,并推动更多优先商品的标准化进程。此外,首个以附件形式加入《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 46)的芒果标准已提交审议,预计将于2025年正式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