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两项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6
  • 近日,由中石化石油工程公司所属的经纬公司胜利测井公司申报的“一种提高水力泵送效率装置及控制方法”和“油气井电缆控制安全释放装置”两项分段桥塞多簇射孔技术获得国家专利局发明专利授权。

    一种提高水力泵送效率装置及控制方法

    该发明能够弥补分段桥塞多簇射孔泵送技术存在的不足,特别是解决小直径电缆泵送桥塞与射孔管串在5?″缩径或套变套管中存在的泵送效率低、大排量易遇卡和泵脱隐患等问题,可以提高小直径电缆泵送桥塞与射孔管串的泵送效率及通过能力,降低施工风险。

    油气井电缆控制安全释放装置

    该发明能够大幅提高电缆头拉断力,增强工具串遇卡处理能力和降低泵脱风险。同时,该装置释放后漏出打捞帽,易于后续连续油管打捞,具有安全可靠性高、易于实现、制造成本低的特点。

    两项分段桥塞多簇射孔技术的应用,不仅弥补了现有的非常规射孔技术中泵送效率低、钢丝弱点拉力小的不足,还能够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时效性。油气井电缆控制安全释放装置在电缆定方位射孔技术中配套应用,近年来共计完成129井次施工,电缆定方位射孔技术成果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了国内在电缆定方位射孔领域的技术空白,增强了企业市场竞争力,标志着国内射孔技术的重大进步。

  • 原文来源:https://gas.in-en.com/html/gas-3697526.shtml
相关报告
  • 《中机智源在节能蓄冷领域获得两项国家发明专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15
    • 中机智源公司近日在节能蓄冷领域实现重大技术突破,自主研发的 "一种双流向双温段蓄冷水罐体"和"一种水蓄冷系统" 两项创新成果正式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本次获得的两项发明专利旨在突破水蓄冷系统布水效率技术瓶颈,其中"双流向双温段蓄冷水罐体"通过独特结构设计,实现了冷热介质在单一罐体内的分区、高效存储与按需精准释放,大幅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冷量存取效率;配套的"水蓄冷系统"专利则创新性地优化了系统整体运行逻辑与控制策略,能有效的降低空调系统能耗与运行成本。两项专利的获得标志着公司在核心蓄冷技术水平上实现了关键跃升,为公司新业务市场的开拓提供了坚实支撑。
  • 《西南油气田公司获两项页岩气储层开发新技术发明专利》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11-09
    • 11月8日,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由西南油气田公司申报的《页岩储层分形维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和《页岩储层的传质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终端》两项发明专利获得授权。 页岩储层微纳米尺度孔隙发育,孔隙结构特征复杂,定量评价难度大。基于分形理论,采用孔隙分形维数对页岩储层孔隙发育程度及孔径分布特征进行评价和定量表征的方法被广泛应用。《页岩储层分形维数的确定方法和装置》针对传统孔隙分形维数计算方法基于直毛管假设不足,引入迂曲度分形维数表征页岩孔隙复杂流动通道,建立了一种考虑储层迂曲度影响的页岩储层孔隙分形维数计算方法,能利用毛管压力曲线数据对页岩储层的孔隙分形维数和迂曲度分形维数进行快速获取。 在试井和数值模型中,多重介质理论被广泛应用于表征复杂缝网系统。页岩储层十分致密,渗透率极低,导致基质-裂缝间的传质过程表现出非稳态特征,基于拟稳态假设的常量传质参数不再适用。《页岩储层的传质参数的确定方法、装置和终端》提供一种页岩储层基质-裂缝间时变传质参数的计算方法,充分考虑了孔隙结构特征、非线性流动、应力敏感等因素对基质-裂缝间跨尺度传质效率的影响,为试井解释、数值模拟以及产能评价提供了关键输入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