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汐冰川下海底融化和 地表下几何形状的直接观察》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19-11-21
  • 全球冰川的消融导致海平面上升,影响海洋循环、海洋环流和生态系统的生产力。冰川和冰盖的持续变化是由海底潮汐冰川边缘融化和冰山崩解造成的。然而,冰川变化的预测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海底融化的理论建模,缺乏对这些冰川海底融化的直接测量。

    2019年7月,《科学》(Science)期刊发表一篇题为《潮汐冰川下海底融化和地表下几何形状的直接观察》(Direct observations of submarine melt and subsurface geometry at a tidewater glacier)的文章。文章介绍了美国俄勒冈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2016—2017年在阿拉斯加东南部的LeConte冰川收集的海洋、冰和大气数据,对潮汐冰川的海底融化速率进行了直接观测。观测结果指出现有的冰川融化理论模型大大低估了水下冰川的融化速度,其融化速度可能比模型预测的快100倍。

    研究团队首次意识到海洋盐度和冰川形状的重要性,直接测量了吃水线以下潮汐冰川的融化情况。使用重复的多波束声纳探测来对地下潮汐冰川进行成像,并记录与融化和崩解模式相关的随时间变化的三维几何图形,而在此之前,科学家们主要使用水和空气温度以及洋流数据来测量融化速度。研究发现,在调查的两个季节里,整个冰面的海底融化率都很高,并且从春季到夏季还在增加。观测到的冰川融化速度比目前潮汐冰川融化的理论模型预测要高出两个数量级。研究团队表示,此次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一座冰川上,但它可以推广帮助研究人员了解世界各地的冰川。团队首席研究员、俄勒冈大学海洋学家戴维·萨瑟兰说:“我们已经开始纠正这些模型,其他研究人员也可以用我们的方法探索世界各地的其他潮水冰川。”

    这项研究也夯实了此前的一些研究,提出需要重新考虑有关冰川水下融化情况的假设,因为这一现象对海平面上升有惊人的影响。萨瑟兰说:“未来的海平面上升主要取决于这些冰盖中储存了多少冰。”

  • 原文来源: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65/6451/369
相关报告
  • 《新研究提供了斯维茨下冰川融化的特写视图》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3-03-06
    • 南极洲西部斯维茨冰川的快速退缩表面上看似乎由其浮动冰架下的物理过程所驱动,而这些过程与研究人员的认知有所不同。发表在《Nature》杂志上的两篇论文更清楚地描述了冰川下发生的变化,该冰川的大小与佛罗里达州相当,是南极洲变化最快的冰海洋系统之一。研究结果表明,尽管浮动冰架下的融化速度有所增加,但目前的融化速度比许多计算机模型估计的要慢。确定冰川进入海洋位置的观测新数据表明,虽然大部分冰架下的融化比预期的要弱,但裂缝和裂隙中的融化发生得更快。科学家表示,这些发现是认识冰川融化对未来海平面上升贡献的重要一步。 冰架底部和下层海洋之间的一层新鲜海水减缓了冰架平坦部分的融化速度。然而科学家们惊讶地发现,融化在冰架底部形成了一个楼梯状的地形,这些地区以及冰裂缝融化速度更快。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斯维茨冰川的接地区(与海底相接的地方)已经后退了14公里。该冰原大部分都在海平面以下,容易受到快速、不可逆转的冰损失影响,在几个世纪内使全球海平面上升超过半米。 对斯维茨东部冰架下方的接地线观测,揭示了该地区冰川和海洋相互作用过程。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的一项研究通过在600米深的钻孔部署Icefin机器人对接地区域进行勘测,提供了关于冰架下融化情况变化的更多细节。研究人员发现,冰川下被称为梯田的阶梯以及冰底裂缝正在迅速融化,当融化水通过裂缝时,热量和盐分可以被转移到冰川中,进一步扩大裂缝和裂痕。这些重要的观测结果是冰川研究重要的实地观测证据,对冰川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於维樱 编辑)
  • 《大气变暖加剧了格陵兰岛冰川的海底融化》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海洋科技情报网
    • 编译者:liguiju
    • 发布时间:2022-11-09
    • 自1992年,格陵兰冰盖冰层在受地表融化增加和冰川流动加速的影响下迅速流失,而冰川流动加速往往由气温变暖导致,逐年升高的气温加剧了格陵兰海岸冰川前沿的海底融化。目前,科学家认为冰盖表面融水注入海洋时,会激发冰川附近的海洋环流,将热量从海洋转移到冰盖加速冰川融化,同时,在不发生海洋温度升高时,气温变暖也会增加海底冰层的融化。然而,科学家并未量化大气和海洋变暖在推动海底冰层融化增加方面的相对重要性。 近日,一篇发表在《自然地球科学》(Nature Geoscience)的论文认为,全面了解海底冰层融化及其影响需要仔细考虑大气和海洋的变化,特别是大规模环流使得这些变化可能无法在空间或时间上耦合。海平面的影响显然与潮汐冰川在海洋冰盖区的暴露最为相关,例如格陵兰岛东南部和西北部。研究人员重建了1979年至2018年格陵兰海岸冰川的海底融化速率,并估计了由此产生的动态质量损失。研究表明,在格陵兰岛南部,海底冰层融化的变化确实受海洋控制,但相比之下,大气在西北部占主导地位。在冰盖尺度上,大气在控制海底冰川融化和随后的动态质量损失方面起着主要作用。该研究结果挑战了先前做出的动态质量损失仅归因于海洋变暖的解释,并表明变暖的大气加剧了了海洋对格陵兰冰盖的影响。(王琳 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