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农村污水处理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市场趋势分析 技术实力有待提升》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 王阳
  • 发布时间:2019-06-21
  • 2018年,全国农村污水排放量大约为230亿吨,仍在持续增加,同比增长7.5%。农村污水污染已成为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表现,对农村地区的水体、土地等自然环境产生严重影响,为确保农村水源安全和农民身体健康,农村污水治理刻不容缓。

    农村污水具有两大特点,一是农村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污水的混合体,基本上不含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有一定量的氮和磷,可生化性好,但水质水量变化较大;农村地区人口居住分散,大部分没有排水管网,污水集中收集处理难度较大。

    针对上述特点,国内采用了一些实用、合理、低能耗和低运行费用的技术来处理农村污水,具体包括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稳定塘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土壤渗滤处理系统、蚯蚓生态滤池污水处理技术、“生物+生态”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农田退水减排技术、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等。

    其中,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和人工湿地技术是较为符合中国国情的农村污水实用处理技术。厌氧沼气池处理技术将污水处理与其合理利用有机结合,实现了污水的资源化,因此成为农村污水处理的实践中,最通用、节俭、能够体现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结合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人工湿地是根据自然湿地模拟的人工生态系统,是一种由人工制造和监督控制的、类似沼泽地的地面,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来实现对污水的净化作用。

    技术发展呈现两大趋势

    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处理系统对总氮和总磷十分有限的去除效果是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共同的不足之处,尽管土地渗滤以及人工湿地等工艺可以采取对磷具有高吸附性能的填料来提高系统的除磷效果,但由此也造成了填料吸附饱和后的置换、再生和再利用等问题。因此,研发无能耗或能耗很低但充氧能力强、长期运行脱氮除磷效果好、同时操作维护简便的污水处理组合工艺是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

    将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与能源利用、农业经济、农田耕作、景观生态等相结合,也是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之一。例如,沼气净化池能源物质沼气的产生与利用;厌氧池、好氧生物技术污泥的稳定化和用作农肥;人工湿地种植观赏性植物、土地渗滤上层绿化草坪等均可形成很好的景观;稳定塘作为三级处理设施,塘中种植茭白、放养鱼鸭等可以带来经济收入。

    此外,农村生活污水中基本不含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或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处理后含氮磷的出水可以用于浇灌农作物或水稻田,既能减少农田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又能避免含氮、磷营养物直接排入河流或池塘、造成周边水体富营养化。

相关报告
  • 《2018年电镀行业技术发展现状与市场前景分析 电镀废水治理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

    • 来源专题:水体污染治理
    • 编译者:王阳
    • 发布时间:2019-03-22
    • 电镀技术于20世纪开始兴起,并迅速在材料的防护及装饰等领域广泛应用。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学科快速发展,电镀技术在这场科技发展的大浪潮中也实现了自身的突破,我国亦不例外。 根据SooPAT数据统计,2000年以来,电镀行业年申请专利数量不断的增长,2017年达到最顶峰,全年申请数量共有6671件。2018年,电镀相关专利申请量有所下滑,但仍达到4483件,处于较高水平。 从专利申请人来看,截至2019年2月底,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数量最多,达到了491件,上海交通大学和深南电路有限公司分列第二、第三,专利申请量分别为387件、294件。 电镀技术不仅取得长足发展,还从最初的防护装饰性镀层,逐渐发展出各种功能镀层,其应用领域已经拓展到微电子、微电机系统(MEMS)和再制造等高技术领域,并发展成为这类高技术领域的关键技术。 例如,微电子系统与微机械系统相结合形成的微电机系统,其特点是尺寸微小,构成微电机系统的零部件尺度都在微米甚至纳米。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MEMS产业已经全方位快速渗透到军事、医疗、生物、仿生学及航空航天等领域。电镀技术作为一个从原子、离子尺度开始的材料制造以及零部件制造技术,与光刻蚀技术相结合,发展成为MEMS技术,MEMS技术随即成为MEMS领域的尖端技术。 此外,电镀是当今世界三大污染工业之一,污染源自其排放的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其中,电镀废水包括含锌\铜废水、含镍废水、含铬废水、综合废水、锅炉软水制备废水及纯水制备废水;电镀废气包括燃烧废气、酸雾、喷涂废气、静电喷涂废气、电泳废气;噪声源主要来自生产车间、变电所和污水处理站等处的各种设备;固废主要来源于生产中的粉尘尘泥、废金属屑、电镀渣、电镀废液、废原材料包装物、剩余污泥。 近年来,在电镀自身技术得以突破的同时,对于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的处理技术也有显著提升。例如,我国电镀废水治理由工艺改革、回收利用和闭路循环进一步向综合防治方向发展,已经进入了综合防治与总量控制阶段,多元化组合处理和自动控制相结合的资源回用技术成为电镀废水治理的发展主流。 研究高效、经济、节能、环保的处理技术,系统开发不同工艺的有效组合,同样是电镀废气处理技术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方向。目前,针对不同的废气类别,已有相应的处理方法,如喷涂废气采用布袋式除尘器等。 市场规模稳步扩张 目前,我国电镀行业已步入成熟期,需求相对稳定,但在汽车、电子等行业的持续推动下,电镀行业市场规模有望稳步扩张。前瞻产业研究院预计,2018年市场规模将近1600亿元,达1596.6亿元。 此外,伴随着21世纪高科技的大量涌现、电子零部件的微型化趋势以及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为电镀技术的应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量机遇,电镀行业发展空间仍有继续提升的可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当前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发展绿色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电镀行业必须推进清洁生产,改进工艺,更新装备,处理好废水、废气、噪声和固废,才能向环境友好型行业转型,以实现长久快速发展。
  • 《2018年面板产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3-05
    • 2018面板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近年来,日本面板厂商虽掌握大批关键技术,但是逐渐失去价格竞争优势,不断压缩面板产能,面板产能向韩国、中国台湾和大陆三地集中。中国大陆面板产能急速扩张,即将成为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生产基地。 目前,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大陆地区液晶面板产量已位居全球第二,自主核心技术快速增长,全球产业话语权不断增强。在液晶电视面板上, 中国大陆面板厂商出货量已经占据额全球的30%,达到0.77亿片,首次超越中国台湾的25.5%市占率,仅次于韩国排名全球第二。2015年,中国大陆液晶显示器产能约4948万平方米。 得益于政府的扶持,国内面板厂家发展迅速,涌现了不少实力强劲的企业,如京东方。截至 2016年四季度,京东方全球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智能手机液晶显示屏、平板电 脑显示屏、笔记本电脑显示屏市占率全球第一,显示器显示屏提升至全球第二, 电视液晶显示屏保持全球第三。 虽然我国面板产业取得重大突破,但本土厂商技术依旧薄弱,特别是在高端产品领域常年从韩国、日本、台湾等地进口液晶面板。特别是在新技术发展上,与日韩以及台湾企业技术差距还比较大,整体上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而且液晶面板的自给率仍然偏低,自给率仅为30%,产品对外依赖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内液晶面板产业长远发展。 此外,在国内产业生产链、产品技术水平以及创新机制等依旧落后的环境下,行业可能会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产能过剩的隐忧依然存在。 面板产业未来趋势分析 首先,消费升级驱动大尺寸面板走向景气。2016年起面板价格筑底回升,显示大尺寸电视需求保持景气,从而带动大尺寸面板价格走高。从大尺寸液晶面板的供需上来看,2017 年一季度作为传统淡季,48寸以下的液晶面板需求有所减少,而 50 寸、55 寸、65 寸等大尺寸面板的需求持续升温。可见,虽然面板产业整体增速受限,但是大尺寸面板需求增速相对维持再高位。 其次,随着全球家庭的消费电子产品持有量持续提升,显示面板的下游需求将保持持续景气,而多元化的面板应用需求将带动面板技术不断升级。 第三,OLED迎来跨越式发展。预计到2020年OLED屏幕市场空间可达873.3亿美元,对应复合增速 73%,主要应用于电视、手机。预计在2018-2019年,电视市场有望超过手机市场成为OLED应用的第一大市场,PC、VR、可穿戴设备、汽车等细分市场也将丰富 OLED 应用场景,获得高增长。第四,在技术方面,降低功耗始终是各个厂商需要面对的问题,尤其是针对移动设备而言,在电池技术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作为耗电量最高的部件,液晶屏幕的功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移动设备的待机时间。除了从液晶面板开口率、TFT材质等方面之外,液晶面板厂则也将会从驱动电路方面入手来进一步降低液晶屏幕的耗电量。未来国家将会在政策上加以调整,重点支持新一代显示技术的研发。显示产业要加速产业升级,从“提量”变成“提质”,同时在下游拓展新兴显示器的应用领域,而不是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最后,在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企业的猛烈攻势下,全球大型LCD面板市场上韩国LG DISPLAY、三星DISPLAY“两强独大”局面瓦解。未来韩国在LCD的市场地位将会缩小,而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企业将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如今的面板产业韩国、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三分天 下,按照当前发展势头,中国大陆有望在2019年成为全球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