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至16日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启动会暨“生物炭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沈阳召开。来自农业部、中国科学院和相关高校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温福介绍了“生物炭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减排计量”项目的情况以及研究工作安排,启动课题研究。此后,相关专家围绕生物炭与土壤有机碳、农田固碳减排、碳计量、生物质炭产业发展等问题,作了学术报告和讨论。
陈温福领导的辽宁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在彰武、法库、辽中、新民和铁岭等县(市)开展了炭基产品示范。其中,炭化技术示范面积16232亩,炭基产品示范面积14062亩。结果,水稻、玉米、花生、马铃薯分别增产8%、7.55%、9.44%和8.5%。农民通过秸秆综合利用、生物炭材料销售、炭基产品应用等,实现增收328.28万元,二氧化碳减排3078.8吨。“生物炭暨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因而入选辽宁省重点节能减排技术目录。
“生物炭”是近年来国内快速崛起的新兴产业,它的生产实现了以秸秆为主的农林废弃资源加工再利用,不仅给秸秆找到一条出路,同时,炭化还田后也遏制了土壤退化、改善了耕地质量。
沈阳农业大学研发的组合式多联产生物质快速炭化设备及其制炭方法获得国家专利。据了解,该专利技术在生物炭制备过程中,将含水量低于20%的秸秆放入多联产炭化成套设备中点燃,让其在缺氧环境下燃烧,整个过程看不到明火,最后形成炭颗粒,燃烧产生的少量一氧化碳、甲烷和氢气将回收再利用。此项技术可以高效利用农村地区的秸秆资源,减少因秸秆燃烧造成的空气污染。同期,沈阳农业大学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利用生物炭开发出多种炭基缓释肥和土壤改良剂用于还田,可在减少氮肥投入20%的基础上提高作物产量10%。这项技术被列为中央财政农业技术推广项目和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科技推广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