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上市!首尔伟傲世登陆韩国创业板》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husisi
  • 发布时间:2020-03-24
  • 据韩国PulseNews报道,首尔伟傲世(SeoulViosys)在韩国Kosdaq二级市场首次公开募股(IPO),吸引了大量认购,股票于3月12日上市。

    据首尔伟傲世称,公司于2月26-27日从零售商处吸引了价值1.41万亿韩元(约11.6亿美元)的投标,达超额认购率达942.7倍。

    报道指出,首尔伟傲世向散户投资者发行40万股股票(相当于其200万股首次公开发行的20%),吸引了377,081,150名竞标者竞投。基于机构投资者在2月21日结束的簿记建仓交易中1119:1的强大需求,此次IPO的发行价为7500韩元,为预期价格区间的上限。

    据LEDinside了解,首尔伟傲世主要生产UVLED芯片和封装产品,并逐渐朝向成品市场发展。该公司推出空气清净机,提供捕蚊、杀菌、空气净化多项功能。UVALED封装产品进入固化市场,主要市场以欧洲、美国与中国快速印刷与点胶机为主,并朝向LCD固化设备发展。

    此外,首尔伟傲世最近在接受LEDinside采访时表示,本次疫情之下,为应对市场需求,公司在2019-2020致力提升UVCLED的效率,275nmUV-CLED光效率达到20mW稳定量产出货,且不改变电流输出(100mA),瞄准空调杀菌应用市场。除此之外,50mW多晶产品同样稳定批量生产,满足不同客户需求。

    除了UVLED领域,首尔伟傲世还涉足MicroLED领域。2020年CES展会上,首尔半导体与首尔伟傲世推出了新概念显示器技术MicroCleanLED,用于智能手表显示屏。此技术可实现4K分辨率的电视尺寸,从42英寸到220英寸,每像素1个RGBLED,并且可批量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首尔伟傲世还开发MicroLED关键的巨量转移技术,可提供从RGBEPI生长的MOCVD到小型micro(μ)级RGB芯片的转移解决方案。

相关报告
  • 《LED显示控制科技公司登陆创业板》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18
    • 11月14日,卡莱特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卡莱特)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提示公告》。公告显示,卡莱特拟在创业板上市,或将成为A股首家视频图像显示控制行业上市企业。 资料显示,卡莱特是一家以视频处理算法为核心、硬件设备为载体,为客户提供视频图像领域专业化显示控制产品的高科技公司。公司产品涵盖LED显示控制系统、视频处理设备与云联网播放器三大类,可实现视频信号与图像数据的显示控制、编辑处理、传输分析等各类功能;当前,公司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各类视频图像显示领域。 拟募资8.31亿元扩产LED显示业务 据最新招股书显示,卡莱特本次计划在创业板公开发行新股1700万股,拟募资8.31亿元,分别投向LED显示屏控制系统及视频处理设备扩产项目、营销服务及产品展示中心建设项目、卡莱特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其中,1.07亿元用于LED显示屏控制系统及视频处理设备扩产项目。 卡莱特表示,随着以小间距LED显示屏为代表的拼接大屏显示市场的迅速发展,以及LED显示屏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成本下降,未来市场空间已进一步扩大。当前公司产能已成为制约公司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该LED项目的建设实施,可以满足下游市场需求快速发展的需要,并进一步优化公司的产品结构。 卡莱特还表示,随着公司产品质量与可靠性的提升,公司在行业内逐步赢得了较高的品牌知名度,已与强力巨彩、利亚德、洲明科技、长春希达、Planar 等LED显示行业知名厂商建立了良好且长久的合作关系。在技术层面,卡莱特还拥有过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包括:巨量像素快速光学校正技术、大屏幕物理间距微调技术、虚拟拍摄XR技术等。 卡莱特历年营业“成绩单”亮眼 近三年来,受益于LED显示行业持续向好,卡莱特的营收与净利都在逐年上升,营业“成绩单”表现优异,业绩保持稳定增长!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营收3.3亿元、3.95亿元、5.82亿元;2019年至2021年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0.63亿元、0.64亿元、1.1亿元。 2022年前三季度,卡莱特累计实现营收4.24亿元,同比增长11.59%,实现归母净利润0.77亿元,同比增长20.45%。卡莱特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生产及销售运行良好,预计2022年营业收入将较2021年将增长9.88%至23.62%;归母净利润以及扣非归母净利润预计较2021年亦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未来,卡莱特将以“视觉的未来”为发展目标,执行创新驱动战略、国内外并重市场战略、管理变革战略与人才领先战略,推动研、产、销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的企业。
  •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91% 总市值4万亿创业板为中国经济添活力》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8-11-21
    • 上市企业734家、总市值约4万亿元,2017年上市企业平均营业收入15.53亿元、平均净利润1.25亿元……创业板成立9年来,持续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在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持的同时,也给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已成为中国创新创业的重要窗口。 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91%,为自主创新提供重要支持 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代表齐聚深交所上市大厅,敲响登陆创业板的钟声,宣告创业板正式启动。 与主板市场相比,在创业板上市的公司,大多从事高科技业务,往往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业绩也不突出,但有较大的成长空间。以首批28家企业之一的爱尔眼科为例,从2009年到2017年,该公司营业收入增长了近9倍,达59.63亿元;门诊量从79.74万人次增长到507.63万人次。 深交所数据显示,目前创业板有高新技术企业670家,占比91%,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共540家,占比74%。 近日,一家刚刚登陆创业板的企业引起了众多投资者的注目:上市不到两周,市值突破千亿元,成为创业板前三大市值公司,这就是迈瑞医疗。在公司董事长李西廷看来,迈瑞医疗能走到今天,靠的正是研发创新这条“生命线”。2015—2017年,迈瑞医疗年均研发支出约10亿元;2018年,凭借746项发明专利,入选全国发明专利拥有量50强企业。 “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利用资金优势加大研发投入,能够帮助其成长为中国具有创新潜力的群体。”深交所相关负责人介绍。 9年来,创业板公司累计研发支出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5%。2017年,有28家公司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20%。大量的研发投入,使得创业板公司能够凭借技术实力保持较强的盈利能力。近年来,创业板上市公司平均毛利率一直维持在30%左右,持续领先于全市场。 “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必须依靠资本与创新的双轮驱动,创业板可以说是两者融合的典范。”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认为,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借助创业板实现做优做强的同时,也将辐射到整个产业集群和上下游产业链,对社会的创新能力是一种系统性的提升。在这个过程中,创新资本也完成了一次循环。“因此,创业板对自主创新的支持,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资本与创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 给人才提供广阔空间,133家企业控制人来自高校 人才是创新链条的根基,也是实现创新创业的根本保证。数据显示,创业板734家上市公司中,有133家企业的实际控制人曾就职于高校或科研院所,37家公司具有高校、科研院所股东背景,14家公司由科研院所转制而成。此外,还有48家公司的创始人为海归。 截至目前,在创业板上市企业中,共有在职员工138万人,其中博士及博士后4000余人,硕士5.3万余人,本科毕业的近44万人。 “一大批各个领域的技术领军人才在创业板成功创业,这能够进一步激励高层次人才、技术团队投身创业大潮,促进新兴产业发展。”业内人士认为,通过吸引大量高层次人才、海归、科研人员投身创业事业,创业板也能为科技成果转化储备丰富的人才资源。 “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关键是要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说。 “人才不是简单的打工者,要让他们成为创业的一分子,激励机制是非常重要的。”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丁列明说。由于创业板公司规模普遍偏小,且多处于成长发展期,现金流有限,因此股权激励成为上市公司吸引和保留优秀人才的重要手段。 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9月末,约六成创业板上市公司推出股权激励计划,覆盖超过5万名核心人员,其中核心技术人员等非高管人员占比96.9%,对留住人才起到较好作用。此外,192家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将公司发展与核心骨干员工利益绑定,与员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激励机制,保障公司发展。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累计分红1100亿元 在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何杰看来,在创业板的推动下,上市公司作为战略性新兴企业代表,已经开始将履行社会责任融入企业经营发展管理的全过程中,以责任营造价值,以责任支持发展,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数据显示,2017年,创业板上市公司支付各项税费共计626亿元,税收贡献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就业岗位138万个,同比增加14%;支付职工薪酬1491亿元,同比增长27%。在创造税收和就业机会的同时,创业板公司还具有强烈的分红意愿,积极回馈投资者。 爱尔眼科坚持每年分红,累计现金分红加送红股达18.17亿元,已超过IPO募集资金的两倍。“上市公司要真正得到投资者尊重,就需要形成投资回报的良性循环,尊重市场原则,履行社会责任。”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表示。 据统计,创业板公司自上市以来至2017年末累计分红总额达1100亿元,上市后各年持续无间断分红的公司高达202家。“强劲的现金分红能力,折射出近年来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转换增长动能经济环境下,新经济企业业绩总体保持稳步增长的良好态势。”业内人士分析。 此外,创业板上市企业分布于29个省份,其中59家公司地处西部地区,85家公司地处中部地区。还有122家企业地处县、镇、乡级区域。“这些企业为城镇化提供产业支撑,有效缓解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深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 温氏股份是一家以畜禽养殖为主业的创业板上市企业。近年来,该公司将自身业务发展与精准扶贫相结合,探索出多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扶贫新模式。2017年,公司投入资金,在全国范围内对接贫困人口84750人,其中23455人已达到脱贫标准。 “9年来,创业板在社会责任领域做了相当多的工作,推动上市公司充分发挥资本优势,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何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