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勒比海2000年的风暴》

  • 来源专题:物理海洋学知识资源中心
  • 编译者: 张灿影
  • 发布时间:2020-08-17
  • 加勒比海的飓风变得更加频繁,飓风的强度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中美洲的古典玛雅文化也遭受了最后的毁灭。另外,大西洋的热带气旋(飓风)对加勒比海和邻近地区(如美国东南部)当地居民的生命和财产构成重大威胁。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IPCC报告)第15章描述了不断增强的风暴强度,增加了发生生态和社会灾难的可能性,正如过去20年发生的造成毁灭性破坏的旋风所表现的那样。然而,迄今为止使用的气候模型,有助于更好地估计危险性,但它们是基于缺少时空深度的数据。仪器气候数据,如定期测量海面温度和飓风时,最多只能追溯到19世纪。由歌德大学建立和分析的一个沉积“风暴档案”,它几乎涵盖了整个共同时代(2000年),时间分辨率为每年。该档案包括来自125米深的蓝洞底部的细粒沉积物,蓝洞是伯利兹(中美洲)海岸灯塔礁环礁上一个被淹没的喀斯特大坑。在那里,有2.5毫米的石灰泥,由珊瑚礁泻湖中生物的贝壳碎片和不断变化的有机质组成。在博士研究人员Dominik Schmitt进行的广泛研究以及生物研究工作组与伯尔尼大学(瑞士)同事的合作框架内,短期和长期气候现象,如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NSO)、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大西洋多世纪振荡(AMO)影响了过去2000年的风暴活动,并在新的气候档案中有所体现。中世纪暖期的开始(大约公元900-1100年)是热带气旋活动发生重大变化的重要过渡期,据推测,该变化与热带辐合带(南北信风交汇的低压区)向南移动有关:从公元100年到900年,该地区的风暴活动趋于稳定或减弱,而从公元900年到今天,风暴活动更加多变,更加活跃。有趣的是,气旋频率增加的这种变化与少数非常厚的粗粒风暴层同时出现,并与中美洲古典玛雅文化的最终消亡相吻合。对中美洲大陆影响越来越大的飓风,以及玛雅低地耕地的大面积洪水和伯利兹玛雅山脉后面地区降雨引起的侵蚀可能是影响玛雅高级文化终结的另一个环境因素。
    相关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8633-8
    (郭亚茹 编译;张灿影 审校)

  • 原文来源:https://www.goethe-university-frankfurt.de/90187064/2_000_years_of_storms_in_the_Caribbean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