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调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2-01
  • 1月10日,由南方电网广东电网牵头研制的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在广东中远海运重工完成平台主体建造,开展下水调试工作。平面面积超3500平方米、重超4000吨的巨型装置成功实现水上"漂浮",标志着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从理论研究正式迈入了工程实践的新发展阶段。

    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了发电平台、液压系统、发电系统、监控系统、锚泊系统等部件,利用发电平台充分"吸收"波浪,通过三级能量转换将波浪能变成绿色电能,从而实现对远海岛礁的稳定供电。

    针对中国南方海洋环境存在的高温、高湿、高盐雾及台风多发等情况,提高发电装置的可靠性极为重要。项目团队全力开展科研攻坚,攻克了波浪能高效俘获及转换、抗台风自保护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据了解,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可抵抗16级超强台风。

    除此以外,项目团队还提出了自适应波浪发电技术,使得发电装置可以被更加高效地利用。波浪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会有所不同,该技术针对不同的波浪情况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在浪大的时候装置内部的发电机组会"火力全开",而浪小的时候会视情况只开其中一部分。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整体转换效率可达22%,在满负荷的条件下,该装置每天可产生2.4万度电,大约能够为3500户家庭提供绿色电力,相当于为远海岛礁增加了一个大型"移动充电宝"。

    接下来,广东电网公司将开展装置整体的集成调试工作,将在广东沿海进行实海况试验,未来在远海并网运行,建成以波浪能为主体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岛。

  • 原文来源:https://newenergy.in-en.com/html/newenergy-2418343.shtml
相关报告
  • 《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下水调试》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3-01-12
    • “装置已到达定位地点,完成下水目标!”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工作人员兴奋地说道,这个平面面积超3500平方米、重超4000吨的巨型装置成功实现水上“漂浮”。1月10日,广东电网牵头研制的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开展下水调试工作,标志着兆瓦级波浪能发电技术从理论研究正式迈入了工程实践的新发展阶段。 图片世界首台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正式下水。 波浪能作为一种蕴含在海洋中的可再生能源,因其可再生性和绿色环保优点,已成为一种亟待开发且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目前国内外研建的波浪能发电装置容量都是百千瓦级,我们装置的兆瓦级容量远超于其它装置。”南方电网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刘石说道。 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包括了发电平台、液压系统、发电系统、监控系统、锚泊系统等部件,利用发电平台充分“吸收”波浪,通过三级能量转换将波浪能变成绿色电能,从而实现对远海岛礁的稳定供电。 “以往没有这么大的装机容量意味着没有太多可以参考借鉴的内容,而且这次面对的又是‘海洋工程’这个全新领域,对于项目团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刘石解释,想要在确保俘获转化效率高的同时实现电能稳定输出,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装置的形状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光是设计稿就反复修改了近百次,多种技术路线齐头并进,最终从一字型、圆边形以及四边型等四种形状中选择了更加适合的三边型。 针对中国南方海洋环境存在的高温、高湿、高盐雾及台风多发等情况,提高发电装置的可靠性极为重要。项目团队全力开展科研攻坚,攻克了波浪能高效俘获及转换、抗台风自保护等多项关键核心技术。“我们抗台风自保护技术设定了规避台风策略,如果环境过于恶劣导致装置已经不再适合工作时,装置会自动向内部注水,增加装置重量使其下沉,进而提高其对于台风的抵抗能力。”刘石说,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可抵抗16级超强台风。 除此以外,项目团队还提出了自适应波浪发电技术,使得发电装置可以被更加高效地利用。波浪在不同的天气情况会有所不同,该技术针对不同的波浪情况进行自适应的调节,在浪大的时候装置内部的发电机组会“火力全开”,而浪小的时候会视情况只开其中一部分。兆瓦级漂浮式波浪能发电装置整体转换效率可达22%,在满负荷的条件下,该装置每天可产生2.4万度电,大约能够为3500户家庭提供绿色电力,相当于为远海岛礁增加了一个大型“移动充电宝”。 接下来,广东电网将开展装置整体的集成调试工作,后续会先在广东沿海进行实海况试验,最后在远海并网运行,建成以波浪能为主体电源的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岛。
  • 《世界首台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并网成功》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12-31
    • 2024年4月9日9时许,世界首台(套)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湖北应城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首次并网一次成功。创造了单机功率、储能规模、转换效率3项世界纪录以及6个行业示范、数十项国际首创、全球首次突破?。 这个项目的成功并网是新型储能今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之后的里程碑事件。其验证了大容量、高效率、超长时“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创新性和可推广性,为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商业化应用提供了示范,标志着我国大功率压气储能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湖北应城项目是世界首座并网发电的300兆瓦级压气储能电站。采用了中国能建自主研发的压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是国家新型储能试点示范项目成功入选国家第三批能源领域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名单。压气储能核心设备膨胀机、压缩机被评为2023年能源行业十大科技创新成果。工程总投资约19.5亿元,单机功率300兆瓦级,储能容量达1500兆瓦时,系统转换效率约70%。 作为新型储能典型代表,压缩空气储能技术是目前除了抽水蓄能之外,最为成熟的物理储能技术之一,也是现今大规模长时储能技术研发的热点。电站建设周期2年左右,远低于抽水蓄能,6—8年在规模、寿命、成本、效率上与抽水蓄能相当,堪称“超级绿色充电宝”,是我国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技术,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