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未来光伏发电的成本将下降到一毛左右》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6-21
  • 近日,PVMagazine(光伏杂志)的报道,指出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太阳能发电的普及率相对较低,据国外专家预测,光伏学习曲线将导致到2030-2035年在阳光相对充足的地区,光伏发电的价格达到1至2美分。
      两会期间,刘汉元代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和应用第一大国,我国本应具备绝对的成本优势,但由于国外的税费、财务费用、土地租金和其他相关费用较国内更低,光伏发电较国内更具成本优势。“目前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项目约有三分之二已实现平价上网,预计到2021年将全部实现平价上网。”他说。
      以下为PV Magazine原文报道:
      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太阳能发电的普及率相对较低,这促使一位美国技术专家预测,光伏学习曲线将导致到2030-2035年在阳光相对充足的地区,光伏发电的价格达到1至2美分。
      清洁能源投资者和技术专家拉姆兹.纳姆(Ramez Naam)推断,自2010年以来建成的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项目所产生的电力价格将持续10年,并计划在年底前开始投入使用。太阳能电池板目前的价格走势遵循赖特定律的预测,即制造业产出每翻一番,生产成本就会固定下降25%。
      纳姆研究了(除组件成本之外)的全球光伏发电平均成本,同时分别调研了印度、中国和美国的平均成本,(除组件成本之外的)这些成本占太阳能发电厂平均成本的2/3,根据赖特定律得出结论:光伏发电能力每增加一倍,太阳能电力价格就会下降30-40%。
      这位技术专家表示:“太阳能价格下跌的速度比包括我在内的任何人预测的都要快。通过建模得出的数据预测可知,光伏发电的价格下跌速度将继续超出预期,最终价格将低于几乎所有人的预期。以任何标准衡量,这些价格都是疯狂的、足以改变世界的便宜。”这种价格下跌将使太阳能越过能源转型的临界点,届时新太阳能项目的建设成本将低于现有化石燃料发电设施的运营成本(边际成本),哪怕是在天然气价格极低的时代。
      截止2019年底,太阳能仅占全球能源结构的2%,纳姆表示,他预计学习曲线,或者说是经验曲线,会因为赖特定律的应用而以同样的速度发展,全球至少再增加两倍的光伏发电容量,达到2.4太瓦,也就是今天全世界电力需求的8%。纳姆认为,到那个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将比目前水平下降一半。
      纳姆的研究指出:“在资本、劳动力和土地成本较低的阳光充足的地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无补贴光伏电价在0.01-0.02美元/千瓦时之间。”在加州,我们可能会看到每千瓦时0.025美元的无补贴太阳能。在北欧,我们可以看到公用事业规模的太阳能通常定价为0.04-0.05美元/千瓦时。
      目前,光伏成本已经比国际能源机构(IEA)在其2014年太阳能技术路线图中的预测提前了30-40年,比纳姆在在2015年的预测提前了7-10年,当时他的预测仅使用了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和美国的数据。
      IEA声称,它公布的是未来太阳能应用的可能情景,而不是预测,以重申公共政策可能产生的影响。纳姆说:“很明显,新政策在部署方面发挥了作用,但同样明显的是,无论你对全球能源政策的预期如何,成本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如果你总是预期一项技术的成本是其实际成本的2-4倍,就无法真实的预测它的增长。” 

相关报告
  • 《一毛钱一度电:中国光伏改变世界的力量》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01
    • 选择了向新能源靠拢。9月21日,通用电气宣布退出新建煤电市场业务,退出计划可能包括资产剥离、关闭工厂、裁员等;同一天,壳牌放出消息,计划将上游油气业务削减至40%,将未来的业务重心更多地放在可再生能源和电力市场上。   诸多迹象表明,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共识,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的主力能源获得广泛认可。   绿色转型,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   今年上半年,来自欧洲的发电数据报告,向全球昭示了绿色能源转型的成功样本。可再生能源担当主力能源的角色,已经从口号变为现实。   根据独立非营利性气候与能源智库EMBER发布的《欧洲电力系统半年分析报告》(下称《报告》),2020年上半年,风能、太阳能、水力发电和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据欧盟27国发电量的40%(同比增长11%),化石燃料发电量占比下降到34%。   报告还显示,在上半年,风电和光伏发电总量已占据欧洲总发电量的21%,这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纪录!以风/光为代表的非水可再生能源,以强劲发展势头成为第一能源。   欧洲能源格局的重塑,是全球能源转型的一个缩影。不断下降的煤电比重和不断增加的可再生能源使用量,明确昭示出趋势和方向。在进退之间,力量对比已经发生逆转,吹遍全球的绿色发展之风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BP最新发布的世界能源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煤电占比36.4%,清洁能源发电(可再生能源加核电)占比36.4%,这在历史上首次出现清洁能源发电与煤电占比相当,这是一道分水岭!   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煤电发电量为9824太瓦时,比2018年下降2.6%;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2806太瓦时,比2018年增长13.7%。值得一提的是,在2019年,全球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还首次超过了核电。   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如果说欧洲是成功样本,那么中国,便是推动这场革命积极推动者!   以近五年为例。“十三五”以来,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年均增长高达12%,新增装机年度占比均超过50%;截至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是2015年的1.7倍,并提前一年实现利用率95%的目标。   无论是应用规模、技术进步、成本下降、消纳利用、政策体系、国际影响力等方方面面,我国可再生能源均成效卓著。尤其是光伏发电,已经成为了中国递给全世界的“新名片”。截至2019年底,我国光伏累计装机达2.05亿KW,约占电源总装机容量的10.2%,年度新增和累计装机连续多年保持世界首位。   从欧洲到中国,从风电到光伏,全球绿色转型已成不可逆转的大趋势、大潮流!这股风潮的势头,将比此前的普遍预期更快、更猛、更深入,可再生能源确定性增长前景未来可期。   “一毛钱一度电”,不再是口号   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我国光伏产业做出的贡献之大,无人能出其右。无论是“量”上还是“价”上,中国光伏产业均是站在全球光伏产业以及可再生能源产业前排的引领者。   截至2019年,全球光伏累计装机量达到627GW。其中,中国为204.7GW,占全球光伏装机容量的32.6%。处于第二、第三的美国和日本,累计装机量分别为75.9GW和63GW,与中国差距巨大。   2019年,我国硅片出口额为20亿美元,出口量51.8亿片(约27.3GW),单晶硅片出口量约占70%;电池片出口额为14.7亿美元,出口量约10.4GW;组件出口额为173.1亿美元,出口量约66.6GW。中国制造,是全球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   “量”上的贡献之外,在“价”上中国同样成效卓著,在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上速度远超想象:10年前,硅片100元一片,现在是3块钱左右;10年前,光伏组件是每瓦30多块钱,今天是每瓦1.6-1.7元。与此同时,光伏产品的性能也得到了大幅提升,光伏发电与传统能源的竞争优势开始显现。   我国光伏产业这些傲人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众多光伏龙头企业在技术创新上的执着与突破。中国光伏企业,扮演着全球光伏产业变革者和引领者的角色,是“绿色地球”美好愿景背后的中坚力量。   “技术将会改变光伏,也将改变人类的生活。隆基股份坚持以科技为企业立足之本,持续进行技术创新。我们将用硬科技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为构建清洁低碳的能源体系和人类生活而不断努力!”   说起中国光伏的成就,隆基股份董事长钟宝申认为技术创新是本质:因为光伏技术的不断革新,促使全球光伏发电成本快速下降,在光照资源丰富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实现一毛钱一度电,当之无愧的成为了最便宜、最清洁的电力资源。这是光伏电力在市场竞争中能够被更多消费者认可并选择使用的最重要原因,由此光伏也具备了改变世界的力量。   在中国及全球很多地方,光伏在大跨步地实现平价上网。目前,全球在光照资源好并且非技术成本比较低的地区,光伏上网电价在持续刷新记录,葡萄牙项目不久前创造了1.31美分/kWh的世界纪录,折算下来不到一毛钱。同时,在中国很多地区,光伏建设成本3块多/W,每瓦30年全生命周期能发50度电左右,折算下来6-7分钱/度电,再加上一两分钱的运维成本,实际下来光伏发电成本每度电也不到一毛钱。   “光伏技术仍在继续进步,成本仍在继续降低。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2-3年的时间内,在全球绝大部分地区,光伏将成为最经济的电力能源。”钟宝申补充道。   当光伏发电成本全面进入到“一毛钱一度电”时代,那么光伏将在经济性上对传统能源实现绝对领先彼时,光伏再辅助以储能,并开启多种光伏+应用,势必引发可再生能源的几何式增长,全球能源转型也将按下快进键。
  • 《光伏发电的隐性成本怎么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1
    •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最近公布2020年光伏平价上网项目清单,这类项目总装机大幅增加到3300万千瓦以上,超过2019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大增,意味着光伏发电成本显著下降,竞争力明显提升。 光伏电站的最大隐性成本是什么? 光伏发电波动性大,阴雨天发电效率大幅降低,晚上则几乎不能发电。因此各地纷纷要求新能源电站必须配备储能设备,先储后卖,这样就能保持稳定。京能清洁能源电力总经理张凤阳表示,这构成了光伏电站最大的一项隐性成本。张凤阳说:“目前还没有形成这种强制性的标准,但是各个地方政府都有一个趋势,要求新能源企业建储能。建储能的核心目的就是,减少不稳定的输出对电网的冲击和影响。” 储能设备目前主要是电池。虽然近年来,我国锂电池价格一路下行,但对光伏电站来说,电池组+逆变器的价格当前仍然占总成本的三成左右,和光伏组件差不多。因此,多家光伏企业之前曾组成联盟,共同抵制储能设备建设。 光伏电站为何承担接入成本? 光伏电站的另一项隐性成本是接入成本或者并网成本,也就是从电站到电网的输电设备成本。从传统电厂来看,一般是电网企业负责接入。但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光伏电站一般都是自己承担接入成本。业内人士说:“需要等电网建成,电网从做规划到建成肯定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不是每个电站都能进电网的规划,所以大部分情况都要先自己建。” 接入设备主要包括输电线路和升压站,成本大小主要取决于光伏电站选址。有的光伏电站距离主干电网比较远,就需要一个接一个地建设各类升压站,成本就会比较高。业内人士说:“并网成本大概占到电站建设的5%左右,3%-10%的成本都有,根据电站的选址等各方面的条件不一样。有的线路很长,电压等级很高,这都要考虑在内。也有很低的,1%的成本,而且选址特别好,大部分实际上就是5%左右。” 隐性成本怎么降? 专家预计,储能成本压力未来有望大幅缓解。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介绍,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可以通过跨行业梯度利用,降低成本。韩晓平说:“新电池装在车上,当储能效率降低了,汽车报废了,可以把电池拿出来,我们做储能电站使用。” 降低接入成本,除了靠技术进步以及光伏发电项目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更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光伏企业和电网的协调。韩晓平认为,如果两者提前沟通,尽量优化电站布局,光伏发电将更有竞争力。韩晓平介绍:“这些年一些企业互相之间的合作还是非常不够的,所以还要增加企业之间的互相融合,建立能源互联网,打破产权的利益关系。通过新的技术,最终使大家能够融合在一起,来提升清洁能源的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