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的隐性成本怎么降?》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21
  •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最近公布2020年光伏平价上网项目清单,这类项目总装机大幅增加到3300万千瓦以上,超过2019年全国新增光伏发电装机。无补贴平价上网项目大增,意味着光伏发电成本显著下降,竞争力明显提升。
    光伏电站的最大隐性成本是什么?
    光伏发电波动性大,阴雨天发电效率大幅降低,晚上则几乎不能发电。因此各地纷纷要求新能源电站必须配备储能设备,先储后卖,这样就能保持稳定。京能清洁能源电力总经理张凤阳表示,这构成了光伏电站最大的一项隐性成本。张凤阳说:“目前还没有形成这种强制性的标准,但是各个地方政府都有一个趋势,要求新能源企业建储能。建储能的核心目的就是,减少不稳定的输出对电网的冲击和影响。”
    储能设备目前主要是电池。虽然近年来,我国锂电池价格一路下行,但对光伏电站来说,电池组+逆变器的价格当前仍然占总成本的三成左右,和光伏组件差不多。因此,多家光伏企业之前曾组成联盟,共同抵制储能设备建设。
    光伏电站为何承担接入成本?
    光伏电站的另一项隐性成本是接入成本或者并网成本,也就是从电站到电网的输电设备成本。从传统电厂来看,一般是电网企业负责接入。但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光伏电站一般都是自己承担接入成本。业内人士说:“需要等电网建成,电网从做规划到建成肯定是需要时间的,而且不是每个电站都能进电网的规划,所以大部分情况都要先自己建。”
    接入设备主要包括输电线路和升压站,成本大小主要取决于光伏电站选址。有的光伏电站距离主干电网比较远,就需要一个接一个地建设各类升压站,成本就会比较高。业内人士说:“并网成本大概占到电站建设的5%左右,3%-10%的成本都有,根据电站的选址等各方面的条件不一样。有的线路很长,电压等级很高,这都要考虑在内。也有很低的,1%的成本,而且选址特别好,大部分实际上就是5%左右。”
    隐性成本怎么降?
    专家预计,储能成本压力未来有望大幅缓解。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介绍,我国是电池生产和消费大国,可以通过跨行业梯度利用,降低成本。韩晓平说:“新电池装在车上,当储能效率降低了,汽车报废了,可以把电池拿出来,我们做储能电站使用。”
    降低接入成本,除了靠技术进步以及光伏发电项目增加带来的规模效应,更有效的方法是加强光伏企业和电网的协调。韩晓平认为,如果两者提前沟通,尽量优化电站布局,光伏发电将更有竞争力。韩晓平介绍:“这些年一些企业互相之间的合作还是非常不够的,所以还要增加企业之间的互相融合,建立能源互联网,打破产权的利益关系。通过新的技术,最终使大家能够融合在一起,来提升清洁能源的比重。 ”

相关报告
  • 《分布式光伏发电怎么管?新规来了》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13
    • 国家能源局近日修订印发《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管理提出明确要求。 分布式光伏发电是指在用户侧开发、在配电网接入、原则上在配电网系统就近平衡调节的光伏发电设施。目前,中国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迅速。截至2024年底,分布式光伏发电累计装机达到3.7亿千瓦,是2013年底的121倍,占全部光伏发电装机的42%,占全国发电总装机的11%。发电量方面,2024年分布式光伏发电量3462亿千瓦时,占光伏发电量的41%。“无论累计装机、新增装机或是发电量,分布式与集中式并举和等量齐观的态势都很明显,分布式光伏发电已经成为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说。 2013年,国家能源局出台了《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然而,旧有办法已较难适应当前分布式光伏发展情况。从发展环境看,光伏组件价格从2013年的5元/瓦左右降至目前的0.7元/瓦左右,包括分布式光伏发电在内的新能源已全面进入平价无补贴市场化的发展阶段。《暂行办法》中围绕财政补贴确立的规模管理等一系列规定不再适用,国家层面已逐步建立起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和分布式光伏发电接入配电网承载力评估等发展引导机制,需要对国家和各地一些好的机制、做法制度化,与时俱进完善管理。 分布式光伏发电点多、面广、涉及主体多、利益关系复杂。国家能源局有关司局负责人说,分布式光伏发电与集中式电站的本质区别就是在用户侧开发,就近就地消纳利用。《管理办法》从定义、分类、上网模式等各方面坚持分布式光伏发电这一本质特征和要求,强调项目的自发自用比例,回归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本源。 同时,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与用户联系最紧密的电源形式。分布式光伏发电必须在充分尊重用户意愿、与用户形成良好互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管理办法》从租赁用户屋顶、备案、开发建设和运行等各个环节细化要求,切实保障用户特别是农户利益,使分布式光伏发展更多惠及农村农民,赋能乡村振兴。 备案管理方面,针对近年来“农户出屋顶、开发商出资”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仍以农户名义备案,导致企业与个人权责明显不对等,存在一定金融风险和安全等隐患,《管理办法》强调“非自然人投资开发建设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不得以自然人名义备案”,切实维护农户利益不受侵害。 《管理办法》还明确,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应当尊重建筑产权人意愿,各地不得以特许权经营方式控制屋顶等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资源,不得限制各类符合条件的投资主体平等参与分布式光伏发电开发建设,不得将强制配套产业或者投资、违规收取项目保证金等作为项目开发建设的门槛。
  • 《荷兰研究发现光伏发电制氢的成本最低》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9-01
    •  荷兰研究人员分析了两种最有前途的太阳能辅助技术来生产绿色氢气,基于氢气的平均成本。他们发现,光伏发电制氢的成本最低,为每公斤6.22美元,太阳能与氢气的效率比为10.9%。   荷兰乌得勒支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比较了两种最有前途的太阳能辅助制氢技术:直接将太阳辐射转化为氢气的光电化学(PEC)系统和离网的光伏供电的电解器(PV-E)。   他们在《国际氢能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报告可再生氢生产光电电池和光电电解的技术经济比较。他们的结论是光电化学相对于电解器的潜在技术经济利益是不确定的和有限的。   科学家们通过考虑标准的电解器设计和未来大规模应用的预期的光电化学设计,计算了两种技术的氢(LCOH)的水平成本。   研究人员说:“尽管在过去几年对光电化学技术进行了密集和有前途的研究,但目前还没有一种系统可以投入商用。本论文将分析光电化学设备是否以及在什么条件下能够通过光伏电解太阳能制氢。”   该集团根据投资费用、收入和工厂整个生命周期的成本,贴现到参考日期,计算出技术的最低成本。两个系统的生产速度定为每天10吨,而制氢的时间框架为20年。   他们在加利福尼亚州的达格特进行了演示,因为那里的日辐照度为每平方米6.19千瓦时。安装费用假定为两个系统的资本成本的20%。   学者们说:“电解器系统的安装需要更多的电缆和电解槽的安装。另一方面,光电化学系统需要更多的管道,此外还要安装压缩机。”   电解器系统的设计目的是通过优化光伏发电机组的规模和电解槽的规模来平衡电解槽的高成本。所演示的电解槽总效率为10.9%。   对于光电化学系统,研究人员选择了效率为10%的非集中面板。它基于单液-固结设计,将光电极的一侧浸入电解液中。研究人员说:“太阳能电池板的一部分必须承受电化学反应和腐蚀,而另一部分必须与环境空气接触。”   研究人员表明,电解器系统可以实现每公斤6.22美元的LCOH。他们的结论是,由于规模经济,未来电解槽的系统平衡(BoS)成本可能会再次下降。   研究人员表示:“电解槽的成本比光伏系统的成本要高,如果不优化这两种植物成分的规模,这个差距会更大。”   研究人员还表示,如果BoS成本和光伏组件价格再下降50%,未来LCOH可以达到3.76美元/公斤。光电化学系统的LCOH比光电化学系统高2美元,为8.43美元/公斤,而光电化学模块几乎占整个系统成本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