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石油欲寻“新出路”,原油短期高位承压》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28
  • 受中东紧张局势加剧、隔夜欧美股市下跌打压市场风险偏好情绪等因素影响,原油短期高位承压。5月8日,原油1906合约报收482.3元/桶,跌幅0.04%,成交量31.24万手。

    面对美方的强制封锁,5月7日晚间,伊朗外长扎里夫发表声明称,尽管面临美国制裁,伊朗仍将出售石油。此外,欧洲多国有意联合抵制,誓言继续推动与伊朗的合法贸易。

    近期,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升级。5月2日起,美国正式中止对伊朗的原油出口豁免,试图彻底断绝伊朗的原油出口。

    据了解,随着美国制裁收紧,伊朗目前调动资源打算在“灰色市场”中出口石油,以此绕过美国制裁。对此,伊朗石油部副部长称:“这不是走私,这是对我们认为不公正或不合法的制裁的反击。”

    同时,欧洲多国也“施以援手”。据外媒报道,欧盟高级代表、法国外长、德国外长和英国外长近日就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联合发言称,伊核协议是增加中东地区稳定和安全的关键,对美国在退出伊核协议后重新实施制裁深表遗憾。

    上述联合发言表示,对美国决定不再向进口伊朗原油的部分国家和地区给予制裁豁免表示遗憾和担忧。

    那么,伊朗出口限制对全球原油供需影响有多大呢? 南华期货能化分析师袁铭对记者表示:“虽然美国取消对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本身会打击供给端,利多原油市场。不过,我们也要考虑到欧佩克国家是否会应对供给的短缺而再度增产,至少是弥补伊朗出口的损失。”

    袁铭称,美国已经表示与沙特和阿联酋进行过磋商,已防止供应出现较大波动。沙特虽没明确表态彻底扭转减产政策,但重申了维持油市供求平衡的决心。“不管伊朗的原油出口受到多大的限制,在经历去年10月的原油暴跌后,我们认为欧佩克会吸取教训,把供需的天平调节好。”

相关报告
  • 《大量伊朗原油涌入中国,别国原油销量受挤压》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cncic
    • 发布时间:2021-03-18
    • 最近几周大量伊朗原油涌入中国,挤压了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可能令 OPEC+收紧全球石油市场供应面临更多困难。根据贸易商和分析师的估计,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目前从伊朗购买将近 100万桶/天的原油、凝析油和燃油。贸易商们表示,这影响了本受青睐的挪威、安哥拉和巴西等品级原油的销量,导致现货市场异常淡静。 由于美国的制裁,全球大多炼厂和贸易商都不愿购买伊朗原油。然而,全球油价的涨势似乎势不可挡,令价格尤为优惠的伊朗原油对中国买家而言越来越有吸引力,包括占全国原油加工产能大约四分之一的独立炼厂。虽然由于需求改善、 OPEC供应收紧,布伦特原油接近70美元/桶,但伊朗持续供应或增加供应量则可能影响OPEC+推高油价的行动效果。 伊朗是 OPEC成员国,但享受供应限制豁免。然而,中国对其低价原油的偏好挤压了对安哥拉等OPEC成员国,以及挪威、巴西等其他产油国的需求,尽管这些国家供应的原油质量不尽相同。 贸易商们指出,截至本周早些时候,还有多达 1000万桶定于4月出口的安哥拉原油仍然没有找到买家,而往常应该已经售罄。贸易商们称,由于需求不足,奈及利亚和刚果共和国的原油销售也表现挣扎。 航运数据显示,三艘从挪威 Johan Sverdrup油田始发的超级油轮已在中国沿海漂泊了至少两周,仍未卸货。2月份,从欧洲运往亚洲的北海原油规模仅1600万桶,创四个月以来的新低,贸易商们称,短期之内下行趋势有可能会延续。Energy Aspects Ltd.驻伦敦的分析师Yuntao Liu表示,当前现货市场看上去相当疲软,从现在到6、7月份,独立炼厂偏好的西非、挪威Johan Sverdrup和巴西原油等品级将很难卖。 伊朗输往中国的原油包括从该国直接出口的,以及自伊朗始发、后重新冠以中东或马来西亚品级的原油。数据情报公司 Kpler上周表示,本月中国自伊朗原油进口量将达平均每天85.6万桶,创近2年来的新高。 贸易商们称,其中大部分由中国国内贸易公司购买,因为私营和国有炼厂试图与伊朗保持距离。他们说,进口原油可能会临时存放在在岸油罐中,晚些时候再重新卖给当地的炼厂。
  • 《外媒:美封杀伊朗出口震动石油市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5-16
    • 美国媒体报道,在特朗普政府宣布所有石油买家必须在一个多星期后停止从伊朗进口石油、否则将受到美国的制裁后,油价在4月22日中午暴涨约3%,达到2019年的新高。 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网站4月22日报道,作为国际油价基准的布伦特原油价格收盘时上涨2.07美元(1美元约合6.7元人民币——本网注),至74.04美元,涨幅2.9%,为2018年10月31日以来的最高收盘价。中午时分,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升至74.52美元,超过了上周出现的盘中最高价72.27美元。 报道称,美国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期货价格上涨1.70美元,收于65.70美元,涨幅2.7%,为近6个月来的最高收盘价。此前西得克萨斯中间基原油一度升至65.92美元,创下自2018年10月31日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华盛顿邮报》报道特朗普政府的新政策后,原油期货首先创下了2019年以来的新高。 报道称,投资银行帝舵-皮克林-霍尔特有限公司的股票策略师迈克尔·布拉德利说,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推动了油价突破性上涨。 他在一份研究报告中说:“原油市场4月22日大吃一惊,因为特朗普政府表示不会延长令各国无需面对美国制裁就可以购买伊朗石油的豁免规定。许多人预料到美国会在豁免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行动,但大多数人没想到会宣布零豁免。” 报道指出,目前,在沙特阿拉伯领导的已经持续数月的减产行动之后,石油市场上供过于求的局面正在迅速改变。沙特这个最大的石油出口国正带头推动石油输出国组织和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其它产油国每天减产120万桶原油。 能源对冲基金“重新投资”资本管理公司创始合伙人约翰·基尔达夫说:“人们现在看到的市场反应是沙特过去几个月的努力所导致的供应紧张局面。” 在2018年最后几个月原油价格暴跌后,布伦特原油价格今年已经上涨38%,而美国原油价格则上涨了近45%。 另据美国《华尔街日报》网站4月22日报道,特朗普政府收紧对伊朗石油的禁令令石油界大为吃惊。此举震动了主要产油国以及原油的最大买家,他们中的许多人原本预计美国会延长针对去年秋天实施的这一禁令的豁免期。 报道指出,如果不给予豁免,可能会使全球市场上每天减少超过100万桶来自伊朗的石油供应。 面对撤销豁免的决定,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国沙特拒绝立即增产以弥补市场上可能出现的任何缺口。 沙特能源大臣哈立德·法利赫在一份声明中说:“未来几周,沙特王国将与其他产油国和主要石油消费国密切磋商,以确保石油市场的平衡和稳定。” 沙特官员说,沙特已承诺在必要时增加产量以弥补伊朗的供应短缺。但他们说,沙特尚未承诺一个时间表或具体产量。 报道称,利雅得仍对特朗普政府此前提出的增产要求保持警惕。美国去年秋天在承诺禁止伊朗石油出口后反悔,导致油价暴跌。据知情人士透露,沙特还希望油价保持在高位,以支撑其不断扩大的预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