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伊朗原油涌入中国,别国原油销量受挤压》

  • 来源专题:油气开发与利用
  • 编译者: cncic
  • 发布时间:2021-03-18
  • 最近几周大量伊朗原油涌入中国,挤压了来自其他国家的进口,可能令 OPEC+收紧全球石油市场供应面临更多困难。根据贸易商和分析师的估计,作为全球第一大原油进口国的中国,目前从伊朗购买将近 100万桶/天的原油、凝析油和燃油。贸易商们表示,这影响了本受青睐的挪威、安哥拉和巴西等品级原油的销量,导致现货市场异常淡静。

    由于美国的制裁,全球大多炼厂和贸易商都不愿购买伊朗原油。然而,全球油价的涨势似乎势不可挡,令价格尤为优惠的伊朗原油对中国买家而言越来越有吸引力,包括占全国原油加工产能大约四分之一的独立炼厂。虽然由于需求改善、 OPEC供应收紧,布伦特原油接近70美元/桶,但伊朗持续供应或增加供应量则可能影响OPEC+推高油价的行动效果。

    伊朗是 OPEC成员国,但享受供应限制豁免。然而,中国对其低价原油的偏好挤压了对安哥拉等OPEC成员国,以及挪威、巴西等其他产油国的需求,尽管这些国家供应的原油质量不尽相同。 贸易商们指出,截至本周早些时候,还有多达 1000万桶定于4月出口的安哥拉原油仍然没有找到买家,而往常应该已经售罄。贸易商们称,由于需求不足,奈及利亚和刚果共和国的原油销售也表现挣扎。

    航运数据显示,三艘从挪威 Johan Sverdrup油田始发的超级油轮已在中国沿海漂泊了至少两周,仍未卸货。2月份,从欧洲运往亚洲的北海原油规模仅1600万桶,创四个月以来的新低,贸易商们称,短期之内下行趋势有可能会延续。Energy Aspects Ltd.驻伦敦的分析师Yuntao Liu表示,当前现货市场看上去相当疲软,从现在到6、7月份,独立炼厂偏好的西非、挪威Johan Sverdrup和巴西原油等品级将很难卖。

    伊朗输往中国的原油包括从该国直接出口的,以及自伊朗始发、后重新冠以中东或马来西亚品级的原油。数据情报公司 Kpler上周表示,本月中国自伊朗原油进口量将达平均每天85.6万桶,创近2年来的新高。 贸易商们称,其中大部分由中国国内贸易公司购买,因为私营和国有炼厂试图与伊朗保持距离。他们说,进口原油可能会临时存放在在岸油罐中,晚些时候再重新卖给当地的炼厂。

相关报告
  • 《美国坚持要把伊朗原油出口“降为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9-04-12
    • 美国国务院一名高级官员2日重申美方去年5月退出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并恢复对伊朗制裁时设定的“目标”,即把伊朗原油出口量“降为零”,同时披露获得暂时性制裁豁免的8个进口方中3个已经停止购买伊朗原油。 美国国务院伊朗事务特别代表布赖恩·胡克说:“去年11月,我们给予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制裁豁免,以避免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现在我可以证实,其中3个已经把进口量降为零。” 上述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为中国、印度、希腊、意大利、日本、土耳其、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胡克没有提及停止进口的3方具体是哪些,只是说美国重新启动制裁后23个伊朗原油进口方已经停止向伊朗购买原油。 胡克说:“现有市场条件更有利于我们加速将伊朗原油出口降至零的进程。我们坚持制裁体系,不会再设任何豁免或例外。” 美方豁免5月2日到期。他补充说,美方将在“适当时机”决定是否延长上述8个伊朗原油进口方的暂时性制裁豁免。 美国咨询机构欧亚集团今年1月发布的分析报告推测,美方可能延长中国、印度、日本、韩国和土耳其5方的暂时性制裁豁免,但不再延长另外3方的豁免期。 不过,美国政府内部传来不同消息。美国政府一名高级官员1日披露,正考虑对伊朗追加经济制裁,一个可能选项是取消伊朗原油进口方暂时性制裁豁免。 路透社报道,美方正与上述8方协商豁免延期。 胡克说,去年5月以来,美方制裁使伊朗损失了100多亿美元“卖油钱”,相当于每天损失至少3000万美元。他说,美方已经向伊朗施行超过26轮制裁;这些制裁“严重限制了伊朗的现金流通,制约了伊朗在(中东)地区发挥影响力”。 由于市场担心美国对伊朗和委内瑞拉追加制裁致使原油供应减少,国际市场油价2日上涨。截至当天收盘时,6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收于每桶69.37美元,创今年新高。 面对美国威胁,伊朗官员先前叫板,称如果美方“封杀令”使伊朗无法出口原油,伊方将不惜封锁霍尔木兹海峡,“让其他地区国家也别想出口原油”。 美国的盟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中东产油国使用霍尔木兹海峡运输原油。全球大约三分之一的海运石油贸易依赖霍尔木兹海峡。
  • 《美国宣布对伊朗原油出口的削减目标降为50%》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08-14
    •   美国削减伊朗石油出口目标为50%   有消息称,美国将在11月对伊朗实施原油制裁之前,说服其他国家把伊朗原油进口削减最高100万桶/日,也就是降低50%。此前特朗普还强硬的表示要伊朗原油零出口。预计伊朗原油可能会削减70至100万桶/日。虽说这个数字比零出口好很多,但伊朗去年平均每天原油出口约为210万桶,即使是削减50%也会给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伊朗带来巨大的经济冲击。   在5月份特朗普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之后,就重启了对伊朗的制裁。并要求其他国家降低伊朗原油的进口,甚至做到伊朗原油零进口。也就是说,美国要把伊朗原油销售量降低100%。牵头游说各国停止进口伊朗石油的美国官员BrianHook曾在7月份表示,美国的目标是要将伊朗原油销售的收入降至零。美国此前还威胁各国,谁要是在11月4日之后还进口伊朗原油,就对该国进行制裁。   特朗普失去了欧盟的支持   其实早在2011年,伊核协议签订之前,奥巴马就对伊朗实施了最为严厉的制裁。尽管当时奥巴马有欧盟的支持,在当时还是花了不少时间才实现削减伊朗原油出口的目标,最后伊朗有120万桶/日左右的石油未能进入全球市场。现在特朗普要制裁伊朗,说没有难度是不可能的。毕竟奥巴马有欧盟支持还花了那么长的时间,这次特朗普已经失去了欧盟的支持。   欧盟外交委员莫盖里尼、英法德三国外长亨特、勒德里昂和马斯共同谴责美国制裁伊朗。在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后,欧盟、中国、俄罗斯以及伊朗继续遵守相关协议。该协议确保伊朗只能和平利用核能。美国对伊朗制裁措施8月7日起生效,与伊朗有生意往来的欧洲企业也将受到惩罚。   欧委会认为,美国对欧洲企业实施的“次级”制裁属于非法。美方禁止欧洲汽车制造商、银行和能源企业与伊朗做生意,若违反这一禁令,它们在美财产就将被没收;与在伊朗活动的欧洲企业有商务关系的美国企业也将被罚。   对此,欧盟出台了所谓的“阻断法令”,抵抗美国制裁。新的法律――欧盟最新版“阻断法令”于8月7日生效。该法律保护与伊朗进行合法交易的欧洲企业不受美国制裁的影响。“阻断法令”禁止欧盟企业遵从美国的制裁令,让这些企业得以自这类惩罚造成的伤害获得补偿,而且任何外国法庭对它们作出的不利判决都无效。欧盟还警告称,顺从美国制裁的公司可能会受到欧盟的制裁。   因此,分析师认为,11月4日这个最后期限实际上可能只会开启一个更长的谈判周期。华盛顿咨询公司ClearViewEnergyPartners的主管KevinBook表示:“美国或其对立方都不想在谈判中放弃任何一个在下轮谈判中有用的筹码,造成了目前僵持不下的局面。”   美国无法说服中国削减50%的伊朗原油进口   虽然韩国已经减少了伊朗原油进口,但还有很多国家美国还要花很多精力去说服。印度和中国占据伊朗石油出口近50%,并且,在上一次的伊朗制裁中,印度和中国就是为数不多继续购买伊朗石油的国家。而且经过上一次的伊朗制裁,中国已经有绝招可以绕开美国继续购买伊朗的石油。印度也在增加伊朗石油进口,但该国也在增加美油的进口。彭博则认为,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有可能会在9月初与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一同前往印度访问时向印度官员施压,要求印度削减伊朗进口。   就连一向对美国比较“尊重”的日本,也表示会跟美国商议,继续进口伊朗石油。   美国国务院目前拒绝证实这一目标下降50%的传言,但一名官员表示,当前的目标仍然是尽快将伊朗石油出口降至零。此外,美国正在与世界各国的官员会晤,以阐明美国的计划。该官员还表示,美国政府准备根据具体情况给各国提供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