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税改将刺激美国工厂增加更多机器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姜山
  • 发布时间:2018-01-31
  • 美国华尔街日报近日发表评论,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新税法,称新税法将增强美国工厂的自动化和现代化,刺激制造商在劳动力市场紧俏的情况下购买机械并提高生产率。

    新税法允许企业未来五年在购买设备后马上从应税收入中扣除全部设备购置费用。此前每年只允许公司抵扣一部分设备购置费用。

    这项改动将鼓励制造商尽快部署机器人,并替换老旧机器。

    芝加哥设备及重机械零部件制造商Cornell Forge Co.的总裁Ken Mathas称,若没有这些税收刺激举措,该公司可能会将购买时间再推迟一年。Mathas称,他计划今年至少花费150万美元为一条生产线增加三个或更多机器人,以取代人工;他发现招工越来越难。

    美国制造商已经从全球经济复苏、美元走软以及国内商业景气改善中受益。美元走软使得美国商品在海外更具竞争力。

    一些制造商已经计划增加资本支出。据制造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今年制造设备销售额折年率预计将增加最多12%,高于截至11月的9%这一年化增幅。

    苹果公司(Apple Inc.)称,该公司决定多投入逾40亿美元对其美国供应商的生产设备进行现代化改造,海外现金汇回的税收优惠是这样做的原因之一。

    华盛顿预测公司Macroeconomic Advisers的首席美国经济学家Joel Prakken估计,到2024年新税法将令全国企业在设备上的支出增加5%。他预计,到2025年新税法将提振制造业产值额外增加1.25%。

相关报告
  • 《美媒:美国很难取消碳排放 用煤量正激增》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7
    • 美国《国会山日报》网站近日发布题为《随着煤炭用量激增,美国发现很难取消碳排放》的文章,作者为罗伯特·布赖斯,文章认为,随着煤炭用量的激增,美国将很难达成碳排放目标。现将文章编译如下: 无数“摆脱煤炭”的说法就到此为止吧。根据荣鼎咨询公司的一份新报告,美国去年的煤炭消耗量比2020年增加了17%。荣鼎咨询公司说,这个增幅巨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天然气价格飙升推动的”。去年天然气平均价格为每百万英制热单位(Btu)4.93美元左右——是2020年的价格的2倍多——许多发电厂不再烧天然气,而是选择烧煤。 美国国内煤炭使用量激增的原因有2个。首先,事实再次证明,煤炭仍然是美国和世界各地的发电厂的重要燃料。其次,它表明拜登政府关于到2035年使电网“脱碳”的承诺不过是一厢情愿的想法。 如果痛恨煤炭令你开心那就痛恨吧,但现实情况是,自1882年托马斯·爱迪生利用它为曼哈顿下城的世界上第一座中央发电厂提供燃料以来,发电企业就一直依赖它。事实上,国内消费的激增是全球煤炭需求激增的一部分,而煤炭仍然占全球发电量的36%左右。上个月,国际能源署报告说:“全球煤炭发电量将在2021年增加9%,达到10350万亿瓦时——创下历史新高。”该机构还报告说,“未来两年,煤炭需求很可能创下历史新高”。 煤炭使用量的增加为我所说的“电力铁律”提供了更多证据。这条铁律就是, “人们、企业和国家将竭尽所能获得他们所需的电力。”去年11月在格拉斯哥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上,印度、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拒绝了一项要求“逐步淘汰”燃煤电厂的协议。最终的格拉斯哥协议呼吁各国“逐步减少”使用含碳高的燃料。 虽然亚洲国家占全球煤炭使用量的份额最大——仅中国一国的煤炭消耗量就占全球总量的一半以上——但“电力铁律”也适用于欧洲和日本。2021年第3季度,煤炭在德国电力构成中的比重比2020年同期增加了5.5%。这一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德国风能行业的产量下降所致。通常70%的电力来自核电站的法国也在考虑烧更多的煤,以取代一些因维修而关闭的核反应堆所提供的电力。与此同时,日本计划在未来10年左右建设大约21座总发电量超过1.2万兆瓦的燃煤电厂。 近期,美国圣路易斯的煤炭行业顾问约翰·哈内坎普在接受电话采访时说,全球供应无法跟上需求。他说,美国的发电厂正在与欧洲电力公司争夺煤炭,这些公司正竭力寻找足够的碳氢化合物来维持供电。他说:“因为没有足够多的煤可供调配,所以现在上演了一场竞价战。” 去年3月,拜登政府承诺“到2035年实现100%无碳发电”。但这种说法与我们电网的现实不符。英国石油公司称,2020年,英国国内燃煤发电量总计约为844万亿瓦时,是该国所有太阳能和风能项目带来的475万亿瓦时发电量的近两倍。天然气发电量总计约为1738万亿瓦时,是所有太阳能和风能发电量的3倍多。 现在的严峻现实是,要想使全球电网脱碳,就必须为煤炭和天然气找到经济上可行而且社会上可以接受的替代品。诚然,可再生能源在政治上很受欢迎,而且还在增长。但是,由于土地使用冲突,风能和太阳能都面临越来越大的阻力。自2015年以来,从缅因州到夏威夷,已有300多个当地社区拒绝或限制风力项目。对“宏大太阳能”项目的反对势头也在增强。近期,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内华达州和蒙大拿州的“宏大太阳能”项目遭到拒绝。最近一次来自去年11月,弗吉尼亚州亨利县的监管机构拒绝了两个拟议中的大型太阳能项目。 简而言之,政客和气候活动人士诽谤碳氢化合物、大肆宣传可再生能源、谈论淘汰煤炭,这很容易。但荣鼎咨询公司的报告清楚地表明,经济很重要。美国和其他国家不会突然放弃使用煤炭(或天然气)发电,因为这样做代价太高。 最后,如果决策者真的要让电网脱碳,那他们需要认真对待核能问题。而且他们现在就要这样做。
  •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未来3年服务机器人年复合增长率将超工业机器人》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姜山
    • 发布时间:2017-12-27
    • 由于越来越多的初创企业注入活力,国际调研机构预测,未来三年内服务机器人的年复合增长率(CAGR)将超过工业机器人,其中家用/个人用服务机器人可能成为增速最快的机器人种类。   服务机器人是在没有工业自动化条件下通过执行远距离和重复工作来辅助人类的机器人。应用范围广泛,其分类几乎涵盖了除工业机器人以外的所有机器人。相较于固定于某一场所,执行某一动作高速、准确的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在样式和功能上均与前者存在很大差异,其市场销量也远远领先。   一般来说,专业服务机器人(如应用于军事、医疗领域的机器人),区别于家用/个人用服务机器人(如智能真空吸尘器、智能玩具)。家用/个人用服务机器人设计简单、价格较低,目前的年销量单位高达百万台,专业服务机器人的设计更为复杂,价格相应更高,目前的年销量单位为万台。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最新报告,未来几年内服务机器人将会实现强劲增长。该机构估计,2017年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量将同比增加12%,达到52亿美元的新纪录。预计在2018-2020年间实现20%-25%的复合年增长率。该机构此前预计,同期内工业机器人的复合年均增长率约为14%。   “根据销售量预测,2018-2020年间的专业服务机器人市场规模的累积价值将约为270亿美元,”IFR的秘书长Gudrun Litzenberger表示,医疗、物流和场地机器人是最重要的贡献者。   专业服务机器人主要有四类:即国防机器人、医疗机器人、物流系统机器人和场地机器人等。   2016年,全球专业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量同比增长了24%,销售额仅增长了2%。IFR将其归因于高附加值国防/军用机器人销量的小幅下降,其销量仅占专业服务机器人全年总销量的19%。其中,销量最大的军用机器人——无人飞行器(UAV)的销量同比增长了4%,但无人地面车辆(UGV)的出货量下降了32%。   在专业服务机器人的类别中,增速最快的属公共服务机器人。据IFR估计,2017年该类机器人的销售量已跃升37%达1.03万台,2020年前将增长到6.61万台。IFR预计,多应用于工厂、医院、和电子商务领域的自动导引车(AGV)的物流机器人,在2017年的销售量同比增长46%,并于2018-2020年实现年均增长25%-30%。   在服务机器人中售价最高的医疗机器人,2016年的销量同比上升了23%,占专业服务机器人总销量的2.7%。用于辅助患者走路或减少负荷的动力外骨骼康复型机器人受关注,IFR预计该类机器人2017年将实现35%的单位增长率,在2018-2020年间保持年均25%的增长率。   相较于“跨行业”的专业服务机器人,家用/个人用服务机器人则以家政服务(功能型)为主,多用来辅助人类完成家务,如吸尘器、剪草机等,该类面向消费者的机器人2014年的销量份额曾一度超过70%,目前正以数以百万计的单位售出,并且快速增长。   IFR预测,2017年家用/个人用服务机器人的销售量同比增长30%,并将在2018-2020年间实现30%-3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到2020年,该类机器人的销售量将达到4000多万台。   “服务机器人市场日益活跃,部分是由于服务机器人初创企业的多种类和高数量。目前该类企业数量占所有机器人企业的29%,“IFR服务机器人集团董事长MartinH?gele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同时,越来越多的大公司也开始关注与机器人相关的投资,通常通过收购初创企业来实现。   欧洲的服务机器人制造商在全球市场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全球700家提供服务机器人业务的注册公司中,约有290家来自欧洲,北美则以约240家位居第二,亚洲约为130家。   目前全球服务机器人领域的关键参与者有:英国触摸仿生公司(Touch bionics Ltd),美国iRobot公司( iRobot Corporation),瑞典伊莱克斯公司(AB Electrolux)、韩国三星电子有限公司(Samsung Techwin Co. Ltd.)、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Robert Bosch GmbH)、美国Mako Surgical Corporation、日本松下Intuitive Surgical公司、英国戴森公司(Dyson Ltd.)和其他。   未来,服务机器人进一步的发展将取决于企业家们是否获得颠覆性技术,并为新的应用和市场部署它们。在美国,目前约有200家初创公司正在研发新的服务机器人。欧盟和瑞士共有170家公司为服务机器人行业创造了新的企业文化,其次是亚洲,有135家初创企业。几乎所有的经济体都在努力营造一个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服务机器人产业已成为公共政策的重点领域之一。   调研机构Zion的最新报告显示,大众对家用/个人用服务机器人的高度接受和使用是推动该市场增长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全球医疗保健和国防/军用部门的强劲需求预计将为未来几年服务机器人技术带来新的发展机会。   该机构也指出,由于新兴经济体如印度,日本和中国的迅猛发展,预计亚太地区将成为服务机器人市场增速最快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