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们对物种生存环境的了解不足一直是对保护的一个限制。地理决定命运:有些地方对野生动物来说比其他地方更危险。那些只生活在少数被人类侵占的小地方的物种尤其脆弱。过去十年来,关于地球的数据,特别是卫星遥感所收集的数据,例如关于海拔和陆地覆盖的数据,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利用一系列不同的分析技术和术语,将这些新数据应用于绘制物种分布的地图。在本月出版的《生态学与进化动向》托马斯·布鲁克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的首席科学家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这些方法合成的方法来获得高分辨率的图,一个物种可以活,叫它“栖息地面积”。
栖息地面积的计算需要将栖息地数据与遥感土地覆盖数据联系起来,并将这些数据与高程图联系起来。因此,一个物种的栖息地面积是在指定的土地覆盖和指定的海拔范围内的面积。绘制生境图不仅是一项科学工作,而且对保护政策和实践也是重要和及时的。2020年11月,世界各国政府将在中国昆明举行会议,就“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进行谈判,以保护和恢复地球上的生命。这一框架将欢迎社会各部门为制止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促进恢复作出贡献。
罗马萨皮恩扎大学(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研究科学家、全球哺乳动物评估协调员卡洛·隆迪尼尼(Carlo Rondinini)博士表示:“通过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其他可行的未来,我们可以支持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政策决定。”托马斯·布鲁克斯说:“栖息地地图的面积对于指导任何特定地区的土地管理都很重要,这些土地的管理有利于而不是损害生活在那里的物种。”“这些信息对于支持政府和其他机构在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下制定基于科学的生物多样性目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