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评估物种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指南已以西班牙语发布》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 刘小燕
  • 发布时间:2020-01-21
  • 2020年1月15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发布了《评估物种对气候变化脆弱性的指南》的西班牙译文。这些指南由自然保护联盟SSC气候变化专家小组主持,由领先的科学家和保护主义者开发,为在气候变化的情况下实施保护规划的这一重要部分提供了最佳实践建议。该指南旨在帮助读者选择评估办法,找到可用工具以及查找和评估有关气候、物种及其栖息地的数据。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提供了如何进行此类评估的示例,包括从淡水鱼类和植物到蝴蝶、青蛙和北极熊等物种的评估。

相关报告
  • 《IPCC发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特别报告》》

    • 来源专题:大气污染防治
    • 编译者:APC
    • 发布时间:2019-08-26
    • IPCC发布《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特别报告》. 2019-08-23 13:18 来源: 中国环境报 编辑:南筏 .   全球升温、海洋变化、温室气体排放等,都曾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特别报告讨论的主题。 近来IPCC将目光转向土地,发布了《气候变化和土地利用特别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聚焦气候变化与土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报告指出,气候变化正在威胁粮食安全,加剧土地荒漠化、土壤退化,并呼吁各国以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利用土地。   报告作者53%来自发展中国家   体现了各国、各区域土地的差异性  “各国政府迫切希望IPCC能对整个陆地气候系统进行一次全面的研究。因此,我们通过世界各地专家和政府的不懈努力完成了这个构想。值得一提的是,这是IPCC报告历史上第一次有53%的作者来自发展中国家。”IPCC主席Hoesung Lee表示。   记者查看了IPCC官网列出的报告作者名单,其中不乏来自塞内加尔、巴西、印度、摩洛哥、牙买加等国家的作者。并且,每个章节的内容几乎都至少有一名来自发展中国家的作者成为主要作者协调人。来自中国的3位科学家中的两位,分别成为“第二章:气候变化对土地的影响”和“第三章:土地退化”两部分的主要作者协调人。   发展中国家的参与将有助于将这些国家面临的问题和具体现状纳入到分析和测算中,体现了各国、各区域土地的差异性,既全面又客观。一些人认为这是一份仅给发展中国家的指南,这是有失偏颇的。”   “农业、林业和其他类型的土地利用‘贡献’了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量的23%。与此同时,土地自然进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相当于全球化石燃料和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3。”在报告发布会上,IPCC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Jim Skea强调,土地在全球各地的气候系统中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农业扩张已敲响土地退化的“警钟”   耕地扩张加剧水土流失   近日,“为亚马逊祈祷”的话题在社交网站上迅速传播,才让已燃烧了3周的巴西亚马逊雨林山火被公众知晓。不仅如此,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表示,近8个月已检测到7万起火灾,创近6年来最高纪录。自8月15日以来,已发现9500起山火,目前已进入紧急状态。据悉,当地山火在旱季频发,其原因与气候变化或有较大关系。在北美,因极端天气引发的大规模山体滑坡和山洪爆发,每年造成超过2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土地、土地利用和土地管理是气候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此次报告中着重强调的议题。那么土地与气候如何相互影响?贾根锁对此做出了回答,“气候变化与土地之间的互动关系和影响非常复杂。例如,在不同的气候带,土地受到的影响就体现出差异性。在多数中低纬度地区,升温可能会对作物生长较为不利。但在一些高纬度地区,升温在作物的生长季会产生有利的影响,这都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即便存在不确定性,毋庸置疑的是,气候变化对土地系统造成了前所未有的新风险。因此,未来各国如何进行土地管理将越发重要,可持续土地管理将非常关键。”   参与报告的多位科学家指出,土地受到气候变化威胁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土地用途变化带来的压力,造成多种形式的土地退化。   农业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数据显示,在过去50年,需要灌溉的耕地面积增加了50%左右,使得很多地区淡水取水量增加,造成当地的气候系统变化。“耕地扩张也加剧了水土流失,特别是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南美洲和东南亚地区。机械化农业系统的扩张是造成亚马逊地区毁林的主要原因,这也对当地土壤环境造成严重压力。” 贾根锁说。   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影响不断加深   4亿-6亿人将营养不良?   “都说食用肉类的碳足迹比素食要高很多,在座各位专家都是素食主义者吗?”在报告发布会现场,一位记者对报告作者团队提出了这个犀利的问题。本次特别报告共计107位来自世界各国的科学家,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关于这个问题,贾根锁告诉记者,“因为全球不同区域的饮食结构、历史和文化背景存在较大差异,地域特征造成的食材局限性会对不同地区选择膳食有所影响。就像我们国家,南北方的居民口味差别很大,美国东西海岸居民的口味也存在不小差异。所以,我们不是鼓励全世界居民在短时间内选择素食,只是希望我们的研究结果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方向,阐述一个事实——素食的碳足迹的确低于肉食的碳足迹。”   “我们不想对人们的饮食指手画脚”,IPCC环境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工作组主席Hans-Otto Portner说,“如果一些发达国家的居民能够减少肉类消费,政府给予激励措施,这对气候和人类健康确实是有益的。”   “在评估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系统的影响时,我们发现了一组数据。全球现有8.2亿人依然挨饿,要么没粮食,要么买不起。而另外20亿人则面临肥胖问题。事实上,全球范围的气候变化已经对粮食系统产生巨大影响。”贾根锁告诉记者。   报告指出,1981年-2009年,印度气候变暖造成农作物产量下降5.2%,澳大利亚却通过改善管理方式、增强技术,有效防止了农作物产量下降。粮食系统在全球分布的天平或因气候及土壤条件、资金、技术、机制等区域性差异,进一步倾斜。   “未来,气候变化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在热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会导致价格上涨、营养质量下降和供应链中断。”IPCC第三工作组联合主席Priyadarshi Shukla说。   IPCC的这份报告揭示的气候与土地现状并不乐观,但研究结果为各国政府提供了土地管理的思路。“希望通过此次报告,各国政府可以进一步探索可持续土地管理的概念和实践,通过多部门、多机构及多区域的协调,将有效性与协同性做到极致,在关注气候变化的同时,构建平衡、健康的生态系统。” 贾根锁说。
  • 《新技术可以帮助绘制IUCN红名单上的物种|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 来源专题:外来生物入侵
    • 编译者:王成卓
    • 发布时间:2019-07-25
    • 长期以来,我们对物种生存环境的了解不足一直是对保护的一个限制。地理决定命运:有些地方对野生动物来说比其他地方更危险。那些只生活在少数被人类侵占的小地方的物种尤其脆弱。过去十年来,关于地球的数据,特别是卫星遥感所收集的数据,例如关于海拔和陆地覆盖的数据,出现了爆炸式增长。科学家们提出了多种方法,利用一系列不同的分析技术和术语,将这些新数据应用于绘制物种分布的地图。在本月出版的《生态学与进化动向》托马斯·布鲁克斯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的首席科学家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这些方法合成的方法来获得高分辨率的图,一个物种可以活,叫它“栖息地面积”。 栖息地面积的计算需要将栖息地数据与遥感土地覆盖数据联系起来,并将这些数据与高程图联系起来。因此,一个物种的栖息地面积是在指定的土地覆盖和指定的海拔范围内的面积。绘制生境图不仅是一项科学工作,而且对保护政策和实践也是重要和及时的。2020年11月,世界各国政府将在中国昆明举行会议,就“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进行谈判,以保护和恢复地球上的生命。这一框架将欢迎社会各部门为制止生物多样性丧失和促进恢复作出贡献。 罗马萨皮恩扎大学(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研究科学家、全球哺乳动物评估协调员卡洛·隆迪尼尼(Carlo Rondinini)博士表示:“通过将这一技术应用于其他可行的未来,我们可以支持有关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政策决定。”托马斯·布鲁克斯说:“栖息地地图的面积对于指导任何特定地区的土地管理都很重要,这些土地的管理有利于而不是损害生活在那里的物种。”“这些信息对于支持政府和其他机构在2020年后生物多样性框架下制定基于科学的生物多样性目标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