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钢集团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发的2000MPa超高强钢全球首发》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7-12-28
  • 来自本钢集团官方的消息显示,该公司在新产品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发2000MPa级超高强韧性热冲压成形钢,成功应用于北汽新能源纯电动车型上,目前已实现规模化量产。据了解,这是2000MPa级超高强钢在全球范围内首次投入批量化工业生产及应用。

    着眼于产业链未来发展方向,本钢集团把目光瞄准了更高级别的超高强钢研发生产上,与东北大学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展1800MPa和2000MPa级热成形钢的相关研究,并成功开发出新一代的能够真正满足工业化使用要求的2000MPa级热成型钢,实现了当年研发、当年应用、当年量产的新纪录。产品经美国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和用户现场检测,实现了抗拉强度2000MPa,延伸率达到7%以上,三点弯曲达到60度,成为目前全球最高等级强度的热冲压成形钢。

    据悉,2000MPa热冲压成形钢在汽车上的应用,与目前普遍使用的1500MPa级别相比,可使汽车的安全性大幅提高,并可实现零件减重10%-15%。为汽车企业大幅降低了生产成本,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可观。

  • 原文来源:http://www.xincailiao.com/news/news_detail.aspx?id=122345
相关报告
  • 《浦项制铁与Hazer合作开发低碳钢清洁制氢技术》

    • 来源专题:绿色冶金
    • 编译者:欧冬智
    • 发布时间:2024-06-20
    • Hazer Group Ltd已与POSCO Steel(浦项制铁)签署了一份不具约束力的谅解备忘录(MOU),以准备将Hazer的技术整合到POSCO的低碳钢中。总部位于韩国浦项的浦项制铁是世界上最大的钢铁制造商之一,该公司宣布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计划。在浦项控股的带领下,浦项集团正在寻求七大核心业务的平衡增长:钢铁、可充电电池材料、锂/镍、氢、能源、建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物。这些业务推动浦项制铁集团发展成为未来环保材料的领先供应商、净零钢铁制造商、未来交通建筑师、绿色能源先驱、未来住房的创新者和全球食品供应商。根据谅解备忘录,浦项制铁和Hazer将合作制定一项计划,将Hazer的制氢技术整合到浦项制铁的低碳钢生产中。浦项制铁和Hazer还将评估Hazer的低排放石墨产品在炼钢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应用,并对Hazer石墨在钢铁以外的应用进行市场调查。在签署谅解备忘录之前,浦项制铁对该公司及其专有的甲烷热解技术进行了长期的尽职调查,以生产清洁的氢气和石墨,并围绕技术整合进行了初步的技术讨论。
  • 《东北大学研发现代高炉最佳镁铝比冶炼技术》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制造与材料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冯瑞华
    • 发布时间:2019-03-05
    • Al2O3是高炉炼铁炉渣的重要成分之一,随着Al2O3含量的不断升高,炉渣流动性差、脱硫能力下降等问题日渐突显,对高炉冶炼造成极大危害。针对这一问题,国际上普遍采用的应对方式是在烧结工艺中添加MgO。然而,如何添加,添加多少最合适,却是一道世界难题。 东北大学教授沈峰满团队根据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的不同,研发了分段确定镁铝比(MgO/ Al2O3)最佳操作指标的定量方式,掌控了高炉炉渣中镁铝的黄金分割点,确立了不同条件下镁铝比的适宜值,推进了我国高炉冶炼的精细化。2018年,该成果获得冶金科学技术一等奖。“该技术总体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特别是对MgO在炼铁工艺中的作用机理研究方面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干勇评价道。 运用相图基本原理破解世界难题 21世纪初,随着我国进口铁矿用量的不断增加,高炉炉渣中Al2O3含量随之增加,导致炉渣粘度上升、脱硫能力下降,冶金性能变差。针对这种新问题,我国企业普遍采取的应对方式是添加MgO。由于在烧结矿中添加MgO还具有改善烧结矿低温还原粉化的功效,因此人们普遍认为炉渣镁铝比越高越好,使得镁铝比处于偏高的不合理范围,虽然保证了冶炼效果,但也造成了MgO资源浪费、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如何解决这种浪费,世界上没有相关资料。 沈峰满团队自2005年起,开始从事高炉炼铁过程中最佳镁铝比冶炼技术的研究工作。团队从降低生产成本、降低能耗、减少废弃物与温室气体CO2的排放、同时兼顾MgO效益最大化等多视角出发,运用冶金物理化学基础理论和相图基本原理,通过实验室研究与工业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地论述了高炉冶炼过程适宜的镁铝比问题,为高炉冶炼过程中镁铝比问题确立理论依据。 经过大量研究与实践,团队逐步确定了不同条件下的适宜镁铝比:当炉渣中Al2O3<14%时,可根据生产要求添加MgO;Al2O3=15%~17%时,适宜镁铝比为0.40~0.50;当炉渣中Al2O3>18%时,适宜镁铝比为0.45~0.55。这为实现高炉炼铁工艺低成本、低能耗、低排放的现代高炉绿色冶炼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沈峰满表示,现代高炉炉渣适宜镁铝比冶炼技术解决了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炼铁界的四个技术问题:一是当前的炼铁条件下必须添加MgO;二是在确保炉渣流动性的前提下,MgO添加量不是越多越好;三是要对不同Al2O3含量的炉渣采取不同的镁铝比,并给出了适宜镁铝比定量控制的理论依据;四是要采取适宜的MgO添加方式,使得MgO的正影响最大化、负影响最小化。 推广应用产生巨大经济社会效益 2008年起,该团队先后与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安阳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包钢钢联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开发研究适宜镁铝比的冶炼技术。 采用新冶炼技术,必须承担失败的风险。为了减少企业的心理负担,沈峰满带领团队成员多次深入企业一线,与工人师傅一起工作,现场解决问题。 经过不懈努力,各个钢厂捷报频传。在梅钢、安钢等全国4000m3级以上高炉的实践应用中,镁铝比约为0.42~0.43,居于与宝钢高炉并列的第一集团;在包钢的高炉上,镁铝比也由0.66降低至0.48,也取得了显着的效果。 沈峰满告诉笔者,适宜镁铝比技术对炼铁行业技术进步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和推动。仅以梅钢集团为例,由于采用该项技术,炉渣镁铝比已从2013年的年平均0.51降至2017年的年平均0.43,使得年产720万吨的梅钢每年获得经济效益8100余万元,同时减少了CO2的排放量,取得了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中国是世界第一钢铁大国,目前,虽然部分高炉炉渣的镁铝比已降低至0.5以下,但仍有许多高炉炉渣镁铝比在0.5甚至0.6以上。继续推广现代高炉炉渣适宜镁铝比冶炼技术,尚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广阔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