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生产能力将达到1.3TWh》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19
  • 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在其最新报告中预测,到2030年,全球锂离子电池的生产能力将增至1.3太瓦时(TWh),这个数据是基于当前119个处在不同开发阶段的电池生产设施预测的。

    研究人员表示,诸如宁德时代,LG化学和比亚迪之类的亚洲制造商将在这一时期引领市场。 Wood Mackenzie的高级分析师Mitalee Gupta指出,目前亚太地区的制造能力几乎占全球产能的绝大多数。

    从项目管道能力来看,亚太地区的制造能力占全球的80%。未来十年,该地区仍将是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领导者。其中,中国是该地区的主导者,预计其电池容量规模将从2020年的345吉瓦时增至2030年的800吉瓦时以上。

    除了本地供应商在中国的快速扩张,外国制造商例如LG化学,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也在增加新的生产线。

    欧洲正在变得越来越有竞争力。目前,它仅占全球容量的7%。到2030年,由于电池新贵Northvolt等制造商的发展,预计该数字将增长到全球管道容量的25%。此外,亚洲主要电池制造商已在欧洲增加产能。

    在对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亚洲制造商正大力投资欧洲的新工厂,例如,宁德时代的爱尔福特工厂,LG化学的弗罗茨瓦夫工厂和三星SDI的Goed工厂。同时,包括Northvolt,ACC在内的本地制造商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以扩大欧洲规模并本地化电池供应链。

    在未来十年中,北美的电池生产能力预计将保持不变。特斯拉在内华达州的超级工厂一直保持着中心地位。

    但是,其他研究机构的预测要更加乐观。例如,彭博社新能源财经(BNEF)预计,到2025年全球电池产能将达到1太瓦时,而Benchmark Minerals预计到2022/2023年电池产能就将达到1太瓦时,到2025年将达到1.35太瓦时,到2030年达到2.5太瓦时,其中中国的宁德时代将达到332 吉瓦时,特斯拉在2030年的产能为148吉瓦时。

相关报告
  • 《全球锂离子电池产能到2030年将增加4倍达到13亿千瓦时》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08-15
    • 据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的最新报告显示,与2019年相比,全球锂离子电池制造能力可能在2030年增长四倍,达到13亿千瓦时(TWh)。总容量的大幅增长,归因于119个正在运营、在建、拟建的电池制造工厂;其中包含了50多家供应商宣布即将开建的锂离子电池厂。 在产能争夺战中处于领先地位的有亚洲制造商包括宁德时代(CATL)、比亚迪、LG Chem,以及SK Innovation;紧随其后的是欧洲新兴供应商Northvolt和ACC(由Saft和PSA Group成立的合资企业)。 伍德麦肯兹(Wood Mackenzie)高级分析师米塔利古普塔(Mitalee Gupta)说,“亚太地区的制造能力占全球生产能力的80%。未来10年,该地区仍将是锂离子电池生产的领导者。预计中国锂电池容量将从2020年的3.45亿千瓦时翻一番,到2030年达到8亿千瓦时以上。除了本土厂商的快速扩张,外国制造商例如LG Chem,三星SDI和SK Innovation在2019年获得中国政府的补贴后,也一直在增加新的生产线。 尽管欧洲目前仅占全球产能的7%,但其将在未来几年内大幅提升产能,并最终到2030年将达到全球产能的25%。在电动汽车和储能电池的需求不断增长的推动下,亚洲制造商对欧洲的新工厂进行大量投资。例如,宁德时代的爱尔福特工厂(Erfurt Plant)、LG Chem的弗罗茨瓦夫工厂(Wroclaw Plant)和三星SDI的戈德工厂(Goed Plant)。包括Northvolt、ACC在内的当地制造商也提出了雄心勃勃的计划,以扩大在欧洲的规模并建立本地化的电池供应链。 美洲在未来10年将保持其份额,其产能主要集中在美国,目前的运营产能由位于内华达州的特斯拉超级工厂(Gigafactory)主导。
  • 《2018年至2030年锂离子电池价格将跌52%》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18-11-15
    • 据外媒报道,几天前,彭博新能源财经(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发布了最新“长期能源储存展望”报告,其表示,从2018至2030年间,锂离子电池的价格将下降52%。而价格下降加上电动汽车市场的不断增长,将推动全球能源存储市场到2040年累计增长到857GWh(现在为198GWh),而且到2040间将有1.2万亿美元投向储能市场。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所说,从现在到2040年,电池成本的下降将推动大量全球能源存储系统的安装。预计,250 kWh电动公交车电池组的价格将从2016年的15万美元下跌至2030年的3.8万美元。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分析师 以及“长期能源储存展望”报告的共同作者Yayoi Sekine所说,储能系统成本下降的速度将超过预期,部分原因是“人们对该技术的两个新兴应用-电动汽车充电以及边远地区接入电源更加关注”。 彭博新能源财经储能部负责人Logan Goldie-Scot补充表示:“我们认为2040年的储能增长将达到全球电力装机总量的7%,而直到本世纪30年代中期,储存的容量还将用于公用事业,直到有其他应用比公用事业更需要电力。”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德国、法国、澳大利亚、韩国和英国将引领储能事业,上述9个国家将占2040年装机容量的三分之二。短期内,韩国将主导储能市场,在本世纪20年代早期,美国将反超,然后到本世纪20年代,美国将被中国反超,一直到2040年,中国都将主导该市场。 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TM (需求者方)能源储存所说,储能设备将安装在商业、工业场所,以及数百万的住宅中。储能设备所有者将用其执行各种任务,包括改变电网需求以降低电力成本、存储多余的屋顶太阳能、改善电力质量和可靠性,以及帮助平稳电网电压以赚取费用。非洲的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将见证电池存储的快速增长。该报告称,公用事业可能“越来越认识到,结合太阳能、柴油和电池的方法在远程站点中比扩建主电网或仅依靠化石燃料的发电机更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