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江药业徐浩宇:坚守质量,为中医药产业注入发展活力》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 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11-11
  • 在全球健康产业蓬勃发展的趋势下,中医药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扬子江药业集团作为传承中医文化的中坚力量,在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裁徐浩宇的带领下,积极投身于中医药全球化发展事业。

    扬子江药业集团通过成立专项团队,在全国范围考察,依据各地的地理和气候条件,挑选优质道地药材,如今,集团已建立 80 个中药材种植基地,为中医药走向现代化和国际化筑牢根基。

    除此之外,科技创新在扬子江药业集团的发展中也扮演着关键角色,以江苏龙凤堂中药有限公司为例,通过引入先进的自动化投料等智能生产执行系统,使得药材预处理到提取环节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一系列举措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稳定性,为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树立了典范。

    徐浩宇一直强调,质量把控是扬子江药业集团工作的重中之重。从中药材的源头抓起,扬子江药业集团构建起完整的全链条质量追溯体系,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保障药材从源头到成品都有可靠的质量监控。

    在推动中医药国际化的进程中,徐浩宇深知疗效得到广泛认可的重要性,他积极推动集团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工作,一方面安排专家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相关活动,尤其在技术标准化方面积极发声;另一方面,联合国内研究机构、企业和高校等,依据实际情况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目前扬子江药业集团已承担了 15 个中药材的《欧洲药典》专论研究工作,成功让多个中药材品种纳入国际标准体系,提升了中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声誉。

    在海外市场开拓方面,扬子江药业集团已有众多产品远销 42 个国家和地区,其中“蓝芩口服液”等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出色,不仅充分展现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更提升了中国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扬子江药业集团将坚守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之路,徐浩宇表示,集团会持续发力,推动中医药在全球范围的传播和发展,让世界更好地领略中医药的智慧和价值,助力中医药在新时代重放光彩。

  • 原文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815410988717483552&wfr=spider&for=pc
相关报告
  • 《抚顺市加快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10-08
    • 日前,抚顺市顺城区北站广场中医夜市热闹非凡。以中药材为原料制作的茶饮、明目饮、酸梅汤、紫苏饮,兼顾美味和养生功效,受到众多年轻人的喜爱。“随着年轻人对中医的逐渐认可,中医文化将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与发展。”在夜市开展中医药服务活动的顺城区中医院院长唐文元表示,这种形式让中医以更加亲民、更加生活化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不仅满足了现代人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也为中医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途径。 培育中医药发展新业态 为更好地弘扬中医药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中医药服务需求,今年全市组织开展了百场中医药文化宣传活动。把中医药文化与时下流行的夜市文化巧妙结合,创新传播方式,开辟了弘扬中医文化新途径。通过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等宣传活动,并发挥中医药宣教基地、中医药健康知识角作用,不断优化中医药文化产品供给,为群众带来丰富的中医药文化体验,将中医药健康知识、中医药保健服务送到民众身边,营造全社会了解中医、使用中医、热爱中医的良好氛围。 让基层中医馆从“有”向“优”迈进 为了让基层中医馆从“有”向“优”迈进,让中医药更加广泛深度融入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中,抚顺市通过持续加强以公立中医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基础,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科室为骨干,民营中医院、中医门诊部、诊所等为补充的基层中医药服务网络,着力提升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健康服务,持续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目前,抚顺市全部公立综合医院及市肿瘤医院、市眼病医院、市传染病医院、市妇幼保健院等专科医院均设置中医科室,面向广大群众开展各具特色的中医药服务,协同推进中西医发展。全市已建设标准化中医馆71家,2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5家乡镇卫生院均建有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实现了中医馆全覆盖。全市共计7个中医专科获评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评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 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 抚顺市十分注重师承教育和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持续推动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共享,深化三级中医医院对口帮扶,加强县级中医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指导,发挥县级中医医院在县域中医医疗、预防保健、特色康复、人才培养、适宜技术推广和中医药健康宣教中的龙头作用。 抚顺市现有省名中医2人,省优秀中医人才4人,“抚顺英才计划”医学名家1人,“抚顺市名老中医”8人,抚顺市“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中医药骨干人才”14人。另有,国医大师田维柱,省名中医殷东风、卢秉久、海英等教授的传承工作室或工作站落户抚顺市中医医院,通过带徒、出诊等方式,显著提升抚顺市中医药人才的中医诊疗水平,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全链条推进中药产业发展 抚顺市立足生态优势,全链条推进中药产业发展,精准规划布局中药材产业,推进中医药健康产业发展。积极支持清原满族自治县中医药健康产业先导区建设,邀请知名专家学者、上下游知名企业参加龙胆节,分享行业成熟经验、市场动态、市场需求,确立道地药材品牌地位,储备中医药健康产业项目,开展中医药三产融合。清原、新宾两县已获评省食药监局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规范化试点县,清原龙胆草、新宾辽细辛、西洋参获得辽宁省中药材产地趁鲜切制规范化试点品种,先导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抚顺市正在组织申报辽宁省中医药健康旅游和养老服务基地,推动全市中医药健康旅游和养老服务提质升级。
  • 《陇西:以药为媒 中医药产业“丰景独好”》

    • 来源专题:中医药情报监测平台
    • 编译者:李亦嘉
    • 发布时间:2024-06-18
    • “三夏”大忙时节,“新农人”王斌也没闲着。这两天,他最新研制的一款黄芪咖啡饮品刚刚生产下线,这是他依托家乡陇西丰厚的中药材家底,研制出的第246款中医药保健产品。王斌所在的甘肃省陇西县,是“中国黄芪之乡”“国家级中医药原料生产供应保障基地”和“国家级中医药产业发展综合试验区”。 一个个金灿灿亮闪闪的“国字号”为何会落户这里?西北小城,缘何药蕴天成、香飘四海?记者走进甘肃陇西,探索“千年药乡”的发展密码,感受中医药产业在这块“风水宝地”上生生不息的力量。陇西因地处陇山之西而得名,是华夏古老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凭借干燥、温暖的气候条件,这里也是全国黄芪、党参等中药材的重要种植基地。如果说,绿色、有机、道地的50多万亩好药材让这里名声大噪。那么,首屈一指的西北龙头药市更是让这儿吸金无数。 酒香不怕巷子深。在道地好药的加持下,国内一大批知名药企纷至沓来、落户陇西,年加工转化中药材50万吨,初步实现了由初级切片向饮片炮制、有效成份提取、配方颗粒、成药制造、保健品开发等精深加工拓展延伸。2023年,全县中医药产业总产值350亿元,成为富民强县的区域首位产业。2023年,国家火炬陇西高新区中医药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拔锚起航,陇西县科技主体数量和增速处在全省第一梯队。陇西县委书记祁雪峰说:“中医药产业是我们壮大县域经济,助推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我们将始终秉持‘种好药、做好药、卖好药、管好药、用好药’的理念,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坚决打好中医药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以中医药产业的提质增效,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甘肃是全国中药材主产区之一,道地药材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当前,立足甘肃、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中医药产业和健康产业正大踏步走在“春天里”。声 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联系电话:028-64775583,邮箱:kefu@zyct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