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化成和奈良医科大证实了226nm UVC LED 对 SARS-CoV-2 的灭活效果》

  • 来源专题:集成电路
  • 编译者: Lightfeng
  • 发布时间:2021-06-18
  • 旭化成(Asahi Kasei)集团与奈良医科大学公布了关于226nm UVC LED对COVID-19 冠状病毒(SARS-CoV-2)的灭活结果,证实 226nm UVC LED 能够快速灭活 SARS-CoV-2,同时对动物皮肤细胞的影响明显小于270nm UVC LED。

    随着 COVID-19 大流行,使用紫外线消灭病毒和其他病原体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但是由于存在有害风险,需要要防止传统汞紫外线灯(254nm)和 UVC LED(260-280nm)的光直接照射人体皮肤。

    相比之下,去年推出的222nm紫外线准分子灯对人体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然而,与传统灯相比,LED 具有更紧凑、设计更灵活、损坏风险更小、启动时间更快、更安全和响应更快等优势。

    旭化成旗下子公司Crystal IS已将260-270nm波长范围的Klaran UVC LED商用化,并支持进一步研究以缩短波长。近日,旭化成制造出226nm UVC LED ,并研究了该LED对新冠病毒的灭活效果及其对动物皮肤细胞的影响。所有生物实验均在奈良医科大学的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BSL3)中规范进行,以安全地控制活性病毒。

    将含有活的SARS-CoV-2 的液体注入培养皿中,进行干燥。226nm 和 270nm UVC LED 的面板阵列以相同的输出(440μW/cm2)激活。然后收集病毒,并通过噬斑技术测量传染量,结果显示226nm 和 270nm UVC LED可以在大约在 6 秒内灭活99.9% 的病毒。

    研究人员用小鼠皮肤细胞进行了另一项实验,以对比 226nm UVC LED 光与 270nm 光对动物皮肤的损害。小鼠皮肤细胞分为两层,然后分别暴露于 226nm和 270nm UVC LED 光下,剂量为 100mJ/cm2 和 500mJ/cm2。曝光后,去除上层细胞,将MTT试剂染料应用于底层细胞,测量吸光度(光密度)来评估底层中活细胞的相对分数。结果表明,226nm UVC LED灯在100mJ/cm2下对皮肤细胞几乎没有影响,即使在500mJ/cm2下,与270nm相比,其对底层细胞的影响也明显较小UVC LED 灯。

    上述结果表明,与当前用于消毒的270nm UVC LED 相比,226nm UVC LED可以快速灭活 SARS-CoV-2,同时对动物皮肤细胞的影响明显更小。这表明226nm UVC LED可以安全地用于人手和物体消毒。

    展望未来,在 226nm UVC LED 发出的光的功率可以提高到足以商业化之前,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技术,Asahi Kasei 正在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努力。

相关报告
  • 《来自热灭活低病毒载量的SARS-CoV-2样本的潜在假阴性核酸测试结果》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5-24
    • 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医院的科研人员在Clinical Chemistry期刊发表题为“Potential False-Negative Nucleic Acid Testing Results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from Thermal Inactivation of Samples with Low Viral Loads”的文章。 文章指出,核酸检测(NAT)在诊断和管理COVID-19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建议核酸检测之前,在56°C下热灭活SARS-CoV-2。但是,此程序理论上可能会破坏该单链RNA病毒的核酸完整性,并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试中造成假阴性。 研究方法:研究人员调查了热灭活是否会影响病毒核酸检测的结果,检查了热灭活对SARS-CoV-2定量RT-PCR结果的影响,特别是低病毒载量样本的假阴性率,研究了不同样本类型、保存时间和化学灭活方法对核酸检测的影响。 研究结果:在热孵育后RT-PCR测试中,来自确诊COVID-19患者的标本Ct值升高。此外,在至少一次平行测试中,热灭活后约一半的弱阳性样本(15个样本中的7个,占46.7%)是RT-PCR阴性的。与热灭活相比,使用胍基裂解法保存这些样本对RT-PCR结果的影响较小,假阴性较少(15个样本中有2个,占13.3%),Ct值的增加也明显更少。 研究结论:热灭活对RT-PCR的SARS-CoV-2检测效率产生不利影响。鉴于化学灭活剂的适用性有限,需要考虑确保实验室人员得到全面保护的其他方法。
  • 《SARS-CoV-2对动物ACE2受体的广泛和差异性利用》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20-05-07
    • bioRxiv预印平台于4月19日发布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等机构的文章“Broad and differential animal ACE2 receptor usage by SARS-CoV-2”。 文章指出,尽管有人认为蝙蝠和穿山甲是SARS-CoV-2的自然宿主,但其在人类中的起源和出现仍然是个谜。SARS-CoV-2利用人类ACE2作为受体来感染细胞。刺突蛋白对受体的识别是宿主范围、组织嗜性和冠状病毒发病机理的主要决定因素。为了寻找SARS-CoV-2的潜在中间或扩大动物宿主,研究人员检查了14种哺乳动物物种的ACE2受体活性,发现多种物种的ACE2可以支持SARS-CoV-2野生型或其刺突蛋白弗林蛋白酶切割位点缺陷的假病毒慢病毒颗粒的感染性进入。人类/猕猴和大鼠/小鼠的ACE2分别表现出最高和最低的受体活性。在其余物种中,来自兔子和穿山甲的ACE2与SARS-CoV-2 刺突蛋白的S1亚基牢固结合,并有效支持假病毒感染。文章表示,这些发现对理解病毒潜在的自然宿主,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病毒从人到动物的传播以及使用动物模型具有重要的意义。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