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北京市预防医学研究中心,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医院的科研人员在Clinical Chemistry期刊发表题为“Potential False-Negative Nucleic Acid Testing Results for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from Thermal Inactivation of Samples with Low Viral Loads”的文章。
文章指出,核酸检测(NAT)在诊断和管理COVID-19患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某些情况下,建议核酸检测之前,在56°C下热灭活SARS-CoV-2。但是,此程序理论上可能会破坏该单链RNA病毒的核酸完整性,并在实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试中造成假阴性。
研究方法:研究人员调查了热灭活是否会影响病毒核酸检测的结果,检查了热灭活对SARS-CoV-2定量RT-PCR结果的影响,特别是低病毒载量样本的假阴性率,研究了不同样本类型、保存时间和化学灭活方法对核酸检测的影响。
研究结果:在热孵育后RT-PCR测试中,来自确诊COVID-19患者的标本Ct值升高。此外,在至少一次平行测试中,热灭活后约一半的弱阳性样本(15个样本中的7个,占46.7%)是RT-PCR阴性的。与热灭活相比,使用胍基裂解法保存这些样本对RT-PCR结果的影响较小,假阴性较少(15个样本中有2个,占13.3%),Ct值的增加也明显更少。
研究结论:热灭活对RT-PCR的SARS-CoV-2检测效率产生不利影响。鉴于化学灭活剂的适用性有限,需要考虑确保实验室人员得到全面保护的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