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降!广西2025年新能源政府授权合约价:绿电0.375、常规0. 36元/度》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21
  • 近日,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发布了《广西壮族自治区能源局关于2025年广西电力市场政府授权合约机制有关事项的通知》。

    文件指出,新能源发电政府授权合约价格分为绿电政府授权合约价格(以下简称绿电合约价格)和常规电能量政府授权合约价格(以下简称常规合约价格),按年确定。

    覆盖范围为:防城港红沙核电1号、2号、3号、4号发电机组,以及广西电网地市级及以上电力调度机构调管的集中式风电(不含海上风电)及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以下统称新能源发电)。按交易单元执行合约机制。

    经与区内新能源发电企业充分研究协商,绿电合约价格为375元/兆瓦时,常规合约价格为360元/兆瓦时,而2024广西新能源发电企业市场电量政府授权合约价格集中式风电、光伏发电企业为0.38元/千瓦时。

  • 原文来源:https://solar.in-en.com/html/solar-2446750.shtml
相关报告
  • 《12省,2025年新能源工作重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1-24
    • 近日,全国31省区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陆续发布,各地总结2024年的发展成绩,并发布2025年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能源电力领域涉及新能源、新型能源体系等关键词,北极星将12地相关内容梳理如下: 北京 2024年,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100万辆,绿色电力占比达到26%。建立健全燃气、电动自行车等全链条监管机制。 2025年,全力支持雄安新区建设;城市副中心继续保持千亿级投资强度。促进新能源车、数码产品等绿色、信息消费。围绕新能源、合成生物等领域再布局一批新型研究创新平台。聚焦绿色能源等重点产业谋划打造一批新的万亿级产业集群。建成电动汽车超充站1000座。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绿色企业比例达到30%以上。 完善新能源调入、消纳和调控措施,外调绿电规模力争达到400亿千瓦时。加快建筑低碳发展,完成3800万平方米建筑智能化供热改造。 天津 2024年,国网龙潭沟、华电西大峪抽水蓄能电站纳入国家规划。 2025年,加快国电海晶、启源芯动力等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 基础设施投资要用好“两重”、设备更新、专项债等政策工具,筹措配套资金,用足金融支持政策,分年度稳步推进城市能源、管网、轨道、路网改造、城市更新和重点公共服务民生项目、园区配套建设。 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统筹施策、工程治理、科技赋能,实施煤电机组升级和传统高耗能产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移动源综合治理,持续开展绿电碳排放核减。 河北 2024年,抽水蓄能规划建设总规模、风电光伏装机总量居全国第1、第2位。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32家。 2025年,进一步引进在京央企总部及二、三级子公司或创新业务板块。依托疏解央企打造创新链产业链。 以更高标准加快绿色低碳发展。建设新型能源强省。抓好抽水蓄能项目,协同布局新型储能项目,推动氢能全产业链发展,新增风电光伏并网装机1300万千瓦以上。发展绿色低碳产业。拓展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成效,选树一批领跑企业。培育壮大绿色建筑等新增长点。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山西 2024年,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出台全面推进美丽山西建设实施意见,稳步推进碳达峰,探索创建零碳产业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示范园区,开展企业绿码试点。制定焦化、有色行业转型金融地方标准。实施汾河谷地15个煤焦园区环境综合治理。 新创建38个省级绿色工厂。能耗强度提前完成“十四五”目标并持续下降。累计成交绿证131.7万张,绿电交易量76.6亿千瓦时,外送量全国第一。投资超过550亿元的晋北采煤沉陷区新能源基地开工建设,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49.7%。 电力现货市场交易降低电力供应成本5.3亿元。 2025年,推动新型能源体系和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度融合。高质量完成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五年建设任务,加快优势转化、动能转换。推进“五大基地”建设。开展煤矿“四个一批”,新建智能化煤矿130座。持续推进非常规天然气增储上产。抓好煤电项目建设,完成煤电机组“三改联动”600万千瓦。 加快风电光伏项目建设,推动氢能、氨能、甲醇全产业链发展,高效开发利用地热能,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达到50%以上。推进新型储能、抽水蓄能、虚拟电厂建设,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实施中煤烯烃等现代煤化工项目。促进煤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应用。 做好“绿色能源+”和绿电文章。用好绿电外送量全国第一优势,落实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持政策,大力发展煤机装备、风电装备、光伏组件等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新材料、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低空经济、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未来产业。推动钢铁、焦化、有色等传统产业产品迭代升级。 内蒙古 2024年,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在全国率先破亿、达到1.35亿千瓦,超过火电装机,提前一年实现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确定目标。单位GDP能耗下降3%,提前一年达到“十四五”规划控制目标。2024年,内蒙古产煤、发电、外送电量均居全国第1位;绿电交易规模居全国第1位。 2025年重点做好11项工作,其中新能源方面的工作主要是: 2025年要巩固好新能源产业领先地位。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加快构建优势特色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沙戈荒大基地和蒙西至京津冀、库布其至上海、腾格里至江西、乌兰布和至京津冀鲁外送通道建设,力争新增并网4000万千瓦、发电量超3000亿度。另一方面要坚持源网荷储一体化,大力推动消纳场景应用,确保新能源利用率保持在90%以上。 重点抓好五件事:一是加快发展新型储能,开工建设阿拉善新远景等35个新型储能项目,力争新开工装机1000万千瓦、新投产600万千瓦。二是加大绿电替代,带动铁合金、钢铁、铜、铝、锂等新型合金材料产业绿色转型,建设全国最大的绿色高载能产业集聚区。三是加快推进绿电变绿氢绿氨绿醇,打造氢能产业先行区,建设乌兰察布至燕山石化输氢管道、赤峰至锦州港至上海绿氢走廊,开展锡林郭勒至曹妃甸输氢管道前期工作,支持盟市建设绿色氢氨醇、氢能应用基地。四是坚持风光氢储全链条发展,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业,聚焦发电机、变流器、逆变器、系统集装箱等核心零部件,重点实施113个延链补链项目,力争新能源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2700亿元。五是做好新能源运维服务业,创新发展技术咨询、智能维护、自动化监测诊断等业务,提高运维效率,打造高端服务品牌。 持续打好“三北”工程攻坚战。推动黄河“几字弯”沿岸防沙锁林带全线贯通,实现巴丹吉林、腾格里沙漠锁边林带“合龙”,完成治沙2000万亩以上,建设穿沙公路2500公里。继续推进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新建新能源装机1500万千瓦、治沙140万亩,推动“光伏长城”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 辽宁 2024年,清洁能源强省建设步伐加快,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和发电量占比均超过50%。加强头部企业配套,加快延链补链强链,22个重点产业集群中,战略性新兴产业营业收入占比超过三分之一。 加速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完成国企“三能”机制攻坚主体任务。 2025年,加快5G、数据、充换电站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 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坚持源网荷储协调发展,有序开发风、光等清洁能源,加快推进徐大堡核电、庄河核电一期、华电铁岭绿色氨醇等重点能源项目建设,大力发展新型储能技术,支持氢能产业加快发展,加快打造清洁能源强省。推动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为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设定“绿色标尺”。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做大做强机器人、集成电路装备、生物医药等1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实施“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建设数字辽宁、智造强省。统筹布局算力中心,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壮大软件、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数字产业。利用场景丰富优势,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应用示范。坚定扶持新能源、新材料、绿色低碳、深海深地空天、生命健康等产业发展。 上海 2024年,重点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制定实施推进新型工业化“五大行动”,全力落实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出台实施区块链、低空经济、大飞机、新型储能、新材料、超高清、核电等产业支持政策,打造28个未来产业试验场。推进工业领域大规模设备更新和创新产品扩大应用,开工建设1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26个。 制定实施第三轮三年行动计划,产业协同、公共服务便利共享等18个重点合作事项加快实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一张网等10个实事项目有序推进。新增5.5万个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 2025年,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立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机制,实施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推进蒙电入沪、深远海风电等重大项目,推动虚拟电厂、新型储能建设应用,建设电动汽车充放电网络。完善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建立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淘汰落后产能400项。落实绿色建筑星级标准,推动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推广绿色生活方式,大力推动“光盘行动”、空调节能使用。深化上海碳市场建设。 新增光伏装机122万千瓦,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新能源汽车新上牌26.5万辆。 浙江 2024年,加快推进“千项万亿”重大项目建设,1299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1.4万亿元、投资完成率129.6%。 做好能源保供稳价工作,新增电力装机2200万千瓦,全省工商业平均电价下降1分/千瓦时。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全省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45%,预计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6.9%。 2025年,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安排重大项目1000个以上,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 扎实做好能源保供稳价。新增电力装机2000万千瓦以上,其中绿色能源占比60%以上。加强能源运行调度,力争全省工商业电价较上年下降3分/千瓦时以上,供浙气源综合价格下降3-5分/立方米。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深化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区建设,有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型,腾出存量用能空间500万吨标准煤以上。 培育壮大新兴产业,“一业一策”支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发展,提升智能物联、集成电路、高端软件、智能光伏等产业集群建设水平,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7.5%。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深化“人工智能+”行动,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类脑智能、合成生物、空天信息和低空经济等新产业新业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培育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福建 2024年,科技实力不断增强。新建氢能产业联合研究院、海洋领域省创新实验室、宁德时代绿色超算中心。 1593个省重点项目预计完成投资超7200亿元,漳汕高铁、龙龙铁路武平至梅州段全线开工, 中沙古雷乙烯项目主体工程全面动工,总投资711亿元的古雷炼化一体化工程二期项目开工建设,全球最大单套年产100万吨丙烷脱氢项目建成投产,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并网发电。 绿色低碳发展纵深推进,清洁能源装机比重超65%。 2025年,抓紧项目建设,实施省重点项目1550个左右、年度计划投资77150亿元。 要在推动绿色低碳转型上加倍努力:控总量,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减存量,加快建设一批零碳园区;优增量,尽快实现制造业企业100%使用清洁和绿色电力。 广东 2024年,广东省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43%,占全国1/4。汕尾陆丰核电1、2号机组获国家核准。全省海上风电并网容量超1200万千瓦、跃居全国首位。新增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超1100万千瓦,绿电交易量增长70%。完成工业园区转供电改造、终端用户电费成本降低10%。 2025年,完善绿电市场交易机制。加紧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一批零碳园区。新增电源装机3000万千瓦。开工建设惠州太平岭核电二期,推进廉江核电、陆丰核电等建设。加快梅州二期、云浮水源山等一批抽水蓄能项目建设。开工建设阳江三山岛、湛江徐闻东、汕尾红海湾等海上风电项目。推进粤藏直流等电网项目核准建设。 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推进粤藏直流等电网项目核准建设。发展“换新+回收”等模式,畅通再生资源回收循环利用链条。 广西 2024年,扎实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白龙核电一期以及6座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全容量并网,新增统调煤电装机198万千瓦、核电装机118万千瓦。 扎实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新增国家级绿色工厂27家、绿色工业园区3个,新能源装机占比提高到41.9%,风光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越煤电,1—11月规模以上工业能耗强度下降8.9%。 2025年,推动“云电送桂”、“青电入桂”,优化电网网架结构,推进白龙核电一期、源网荷储一体化试点等项目。 完善农村电网、通信和快递设施,实现智慧广电固边全覆盖。 青海 2024年,青海出台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规划,生产钾肥749万吨、碳酸锂13.5万吨,分别增长4.8%、22.3%,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重要贡献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青海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第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全部建成投产,玛尔挡、羊曲两座百万千瓦级水电站全容量并网发电,全国电源规模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的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分基地获批。电力总装机突破7100万千瓦,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分别达94.6%、70%,在全国率先实现新能源装机和发电量占比“双主体”。 2025年,要高效建设柴达木沙漠基地格尔木东分基地,开工德令哈火电等支撑电源,推动200万千瓦风电全容量并网,加快建设哇让、同德、南山口、德令哈4座抽水蓄能电站,新型储能超500万千瓦,清洁能源装机突破8200万千瓦。
  • 《特斯拉降价 蔚来等纯电新能源车企的未来在哪里?》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29
    • 2019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上海急速落地,刹那间业内议论纷纷,为一家境外企业绿灯常亮并助力其抢占国内市场?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第一感受。但事实上,除去上海市政府与马斯克在税收与土地层面的各项对赌外,利用鲶鱼效应倒逼境内新能源车企健康发展是更深层次的考量。 过往境内新能源车行业畸形发展及骗补的现象屡见不鲜,引入特斯拉这条大鲶鱼虽然存在镇痛期,然而从宏观战略角度来说,终归是利大于弊的一个选择。不过投资人不能忽视的是大鱼在搅浑清水的同时也是要吃小鱼的,自新能源车概念推出以来我国境内“伪车企”早已有多家消逝,在伴随着产业链成本走低和特斯拉无止境降价的冲击下谁能确定自己不会是下一个被“吃掉”的车企?已在美国上市的蔚来、理想、小鹏汽车等一众小有名气的纯电新能源车企又能否应对同等价位的特斯拉竞品? 大鲶鱼来了? 特斯拉的国产化将为产业链带来超预期的影响已然成为共识。 质量与产能一直以来是制约国内电动车市场长久发展的两个根本性障碍,不论国家对于新能源车给予多大的支持及补贴,一辆车的构成还是需要成千上万的零件,顾客如果不能真正意义上认同各家车企推出的产品,那上游企业就不能从中获益并持续发展,整个产业链推陈出新的速度就会陷于停滞。 在大鲶鱼特斯拉实现国产化后,电动车产业上游享受到了十足的红利,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A股市场100余家特斯拉相关的上市公司中,约有70余家企业落于特斯拉供应商名单之中,涉及领域囊括电池、电驱系统、高压系统、汽车电子、底盘等等,纵观研报统计来看,特斯拉的国产化将为产业链带来超预期的影响已然成为共识。 集约化、批量化生产在降低上游零部件成本的同时,提振整车销量并以此形成良性循环,从当初顶层设计角度来看,特斯拉应该已经算顺利完成了任务,但接下来难过的就是国产新能源车企了。 首先从销量角度来看,特斯拉的销量一直以来令纯电动车定位的蔚来、小鹏、理想等国内中高端新能源车望尘莫及,仅以最近9月份的数据来看特斯拉合计交付数量达到了1.13万辆(截至9月累计14万辆),而蔚来、理想、小鹏三家9月销量合计也就刚刚达到特斯拉一家的水平。 而且产业链成本的降低让地位本就无法撼动的特斯拉拥有了更强大的话语权,以Model 3为例,该车型由最初的近40万至今下降到24.99万用时也就只有1年时间左右,毫无疑问一辆价廉质优的特斯拉有足够的动能去搅乱电动车市场,小鹏蔚来能否接得住此轮挑战? 业绩表现 伴随着今年销量的走强,蔚来二季度实现了3.131亿元的毛利,在一众仍在烧钱的新能源车企中实属不易 相比于小鹏、理想等车企,在特斯拉这条大鲶鱼面前,蔚来应该是最有可能活下来的新能源车企。 首先从产品定位角度来看,为一个产品寻找合适的定位极为关键。纯电动车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亲民版30万以内的经济型车型;二是如Model X一样的高端车型,三是简单追求低价的其他厂商车型。 特斯拉降价幅度最大的Model 3就属于第一梯队,压价出量提高市场占有率本就是这个价位的车型应该的任务,而蔚来三款车型ES6、ES8、EC6都是定价在40万-55万左右的中高端车型,与降价幅度较大的Model 3其实并不会形成直接的竞争关系。 而蔚来真正对标的特斯拉车型如Model X,其价格降幅并不如经济型夸张,当前售价仍在80万上下,所以说差异化的定位一定程度上让蔚来避开了降价潮的锋芒。 相比之下小鹏汽车可能会受伤更深,其主打的G3、P7两款车型不论在售价还是车型上均是Model 3的直接竞品,特斯拉10月这一轮降价已经让Model 3无限趋近于小鹏的主打产品,相同的定位以及接近的售价让小鹏在未来不得不直面特斯拉的挑战,10-11月销售统计数据公布后应当可以看出部分端倪。 从出货量角度,蔚来也确实走出了自己的优异成绩,以今年9月前数据统计来看,蔚来累计出货量达到26000余辆,同期理想、小鹏出货量分别在18000和14000辆左右,蔚来的销量虽然不及特斯拉的水平但相较于同业对手还是有足够优势的。 其次,从增长率角度来看,特斯拉的降价在近一年时间内逐步推进,但结合蔚来的全年的出货量来看增长水平较为平稳,并不存在个别月、季度爆发的情况。 注:蔚来的财务数据 虽然相较于友商,蔚来成绩确实较为出色,但客观来看没有自建工厂以及仍然较低的市场占有率等硬伤还是需要投资人冷静看待的问题,代工的高成本低产能必然无法长此为继。仅以当前销量的增速保守估计,江淮工厂十余万辆的产能可能已然无法满足蔚来的胃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