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NSC小分子抑制剂与阿霉素联合通过代谢重编程抑制三阴性乳腺癌的增殖》

  • 来源专题:生物医药
  • 编译者: 杜慧
  • 发布时间:2023-04-24
  • 由于缺乏明确的分子靶点以及TNBC细胞的高度侵袭性和增殖性,治疗三阴性乳腺癌 (TNBC)一直具有挑战性。由于患者复发率高,目前针对TNBC的治疗几乎没有前景。因此,迫切需要针对TNBC的新型有效疗法。发表在杂志Oncogene上题为“A combination of novel NSC small molecule

    inhibitor along with doxorubicin inhibits proliferation of 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hrough metabolic reprogramming”的论文报告了一种新型小分子抑制剂(NSC33353),该抑制剂对TNBC细胞具有强效抗肿瘤活性。研究人员使用2D和3D细胞增殖试验测定了这种小分子抑制剂的抗增殖作用。在这些试验中, NSC33353显著降低了TNBC细胞的增殖。使用蛋白质组学、下一代测序(NGS)和基因富集分析,研究人员研究了TNBC细胞中受该化合物影响的全局调节途径。蛋白质组学数据表明,存在显著的代谢重编程,会影响糖酵解酶和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的能量。随后,使用代谢(海马)和酶分析,验证了蛋白质组学和NGS分析结果。最后,研究人员在体外展示了该小分子的抑制和抗肿瘤作用,并在体内证实了其抑制活性。阿霉素是治疗TNBC最有效的药物之一,对该药物的耐药性一直是一个主要问题。研究表明,NSC33353与阿霉素联合用药协同抑制了TNBC细胞的生长,这表明NSC33353增强了TNBC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 原文来源: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88-022-02497-2
相关报告
  • 《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在三阴性乳腺癌治疗中的应用》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9-10-21
    •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高度恶性的乳腺癌亚型,且伴有预后不良。 尽管常规化学疗法在早期TNBC病例中已显示出一定的疗效,但晚期效果较差。 PI3K / AKT / mTOR通路是涉及TNBC化学耐药性重要且活跃的通路之一。 推测该通路在恶性转化中起重要作用,并已被认为是设计可治疗TNBC的潜在分子靶标。 本篇综述讨论了将PI3K / AKT / mTOR用作TNBC有效治疗靶标的潜力和药物发现的前景。
  • 《Bufalin 通过抑制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抑制三阴性乳腺癌干细胞生长》

    • 来源专题:再生医学与脑科学
    • 编译者:蒋君
    • 发布时间:2025-07-30
    • 三阴性乳腺癌 (TNBC) 是一种侵袭性乳腺癌亚型,死亡率高且靶向治疗有限。TNBC 干细胞 (TNBCSC) 有助于肿瘤侵袭性、转移和治疗耐药性。靶向 TNBCSC 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有前途的治疗策略。本研究探讨了丁法二烯内酯-丁法林、丁磷他林和西诺丁磷脂林对TNBCSC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蟾蜍表现出最强的抗增殖活性。我们使用体外和体内模型进一步检查了丁甲林对 TNBCSC 自我更新、细胞周期调节、细胞死亡和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的影响。Bufalin 在体外肿瘤球测定中有效抑制了 TNBCSC 的自我更新,并在体内 HCC1937 TNBCSC 异种移植脉络膜 (CAM) 模型中显着减少了肿瘤生长。Bufalin 通过下调关键调节蛋白(包括 c-myc、细胞周期蛋白 D1 和 CDK4)诱导 G0/G1 期细胞周期停滞。它还通过核片段化、线粒体膜电位降低和半胱天冬酶激活促进内在细胞凋亡。此外,蟾蜍下调关键的 CSC 标志物,例如 CD133、CD44、ALDH1A1、Nanog、Oct4 和 Sox2。值得注意的是,蟾蜍通过降低β-连环蛋白 mRNA 和蛋白质表达来抑制 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通路,导致 Wnt 信号传导的下游靶标 EGFR 下调。我们的研究结果强调,蟾蜍是一种有效的化疗剂,能够通过抑制 Wnt/β-连环蛋白信号传导靶向干性、增殖和细胞凋亡来抑制 TNBCSC 生长。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丁法林作为 TNBC 治疗的潜在治疗策略提供了强有力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