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储能系统全球市场出货量TOP15 》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3-03-20
  • 高工产研新能源研究所(GGII)调研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储能系统企业出货量合计达50GWh,同比增长超200%。

    在海外市场,2022年全球储能需求爆发式增长,带动国内储能系统企业海外出口增加。以阳光电源、比亚迪、南都电源、双一力等为代表的企业加速海外市场拓展。业务范围从欧洲、美国、澳大利亚等成熟市场,逐步拓展至巴西、爱尔兰、印度、非洲等新兴市场。

    在国内市场,2022年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既有国家层面的新型标准和建设体系,又有多省区推动新能源强制配储,并给予储能电站补贴,带动国内储能电站项目装机量迅猛增长,海博思创、中车株洲所、天合储能、融和元储等均斩获大单。

    GGII根据各家企业2022年度储能系统出货量情况,正式发布《2022年中国储能系统企业全球市场出货量TOP15》榜单。

    注:

    1、GGII将电池厂商中电芯外供比例超60%的企业定义为电池供应商,不纳入GGII储能系统集成商排名榜单;

    2、以上榜单的依据为企业出货量数据,应用领域为电力储能(源网侧储能),产品为锂电池直流侧和交流侧储能系统,不排除部分企业以代工、贴牌等形式提供系统集成服务。

  • 原文来源:https://www.china5e.com/news/news-1148986-1.html
相关报告
  • 《2022年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预测下修至790-810万台》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05-10
    • 随着三星电子和LG Display的大尺寸OLED面板供应谈判的推迟,洛图科技(RUNTO)下调了今年全球OLED电视的出货量预测。另外,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导致的消费心理萎缩也对OLED电视出货量的增长幅度产生了负面影响。 洛图科技(RUNTO)曾在韩国釜山举办的OLED峰会报告《OLED的普适性决定其是下一代的主流技术》中认为,考虑到三星电子通过推出QD-OLED电视对市场的引领效应、基于WOLED电视面板的采购计划,以及全球OLED电视品类的自身发展等方面,乐观预计2022年全球泛OLED电视的出货量极有可能首次触达千万台规模。 进入5月,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分别存在于三星LG的谈判进度、俄乌战争所引发的国际局势持续动荡、COVID-19疫情的中国大城市散点多发,以及LCD电视面板价格的继续低位运行四个方面。 三星电子和LGD之间应是一份长期供货协议 三星电子和LGD的谈判意料之中地发生了推迟。事实上,洛图科技(RUNTO)认为,这本就不是一个简单的采购订单谈判,而应该是长期地、战略性的合作协议。 三星电子中的电视事业(VD)作为全球电视领导者,2022年初的全球BP为4460万台,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VD出货达到1120万台。OLED技术作为VD接下来的一个稳定发展的细分技术款式,至少需要10%以上的内部占比。因此,VD整体需要向三星显示(SDC)和LGD采购至少450万片的OLED面板。 根据上下游产业链信息,SDC目前的QD-OLED的良率不足70%,上半年目标是80%。以月产能为3万片基板投入的G8.5面板产线为标准,其年度出货量在75万片到140万片,主要供给三星和索尼等,两者均已经在第一季度发布了QD-OLED电视。 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LGD在2021年的WOLED面板出货量为797万片。2022年按照韩国坡州工厂每月88K和中国广州工厂每月90K的基板投入产能,预计年出货量将达到1100万片。按客户区分,LGE占63%,索尼占15%,其它客户占9%,原计划三星电子占13%,即150万片。 以此来看,2022年SDC和LGD能够供应给VD的物量约在200万片左右。如此的供应物量是无法满足三星品牌启动一个主推技术机型。因此,三星电视一方面需要SDC扩产和提升良率支持;一方面则需要和LGD达成一份多年的长期协议,LGD才能做出有利于三星电视的产能额外投资或客户重新分配。 5月是三星电子和LGD谈判的分水岭? 业界认为,5月是三星电子和LGD的大尺寸WOLED供应谈判的分水岭。其主要的依据是卡点向韩国尹锡悦新政府献礼,以及针对11月开幕的卡塔尔世界杯的体育营销预期。 相反地,除了以上,三星电子和LGD没有其它的任何谈判动力。去年三星电子试探向LGD采购WOLED的时候,正值LCD面板价格大幅上涨,液晶电视很难保证收益性。而如今,LCD面板价格已经处于极低水位,LGD营业利润骤减。《5月液晶电视面板价格预测及波动追踪》一文中提到,若中国大厂不发生大的减产动作,以及中国618促销期间意外萧条,则LCD面板市场难迎拐点。三星集团已经放弃了LCD业务,而LCD业务仍然是LGD的主业。因此,谈判的主动权从LGD转移到了三星电子手上。从三星的立场来看,赶上世界杯和北美黑色星期五的可能性已经微乎其微,因此谈判变得不是那么迫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如果5月未达成协议,WOLED的谈判将全面终止。洛图科技(RUNTO)认为,QD-OLED首先是三星集团的战略技术,其和WOLED都是泛OLED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两者呼应;其次,在量子点电致发光产品真正成熟之前,三星电视需要一个和其它以LCD为主打电视品牌的技术区隔,目前的Micro LED显然无法在消费级市场担当这样的使命。 四个变化,导致下修全球OLED电视出货量预测 事实上,根据洛图科技(RUNTO)上下游信息,VD截至现在并没有正式开启WOLED的产品准备。一般地,成品生产、物流、铺货、推广等至少需要半年时间,因此,2022年内,三星已经几乎没有可能实现稳定地出货WOLED电视整机。根据《三星电子的2022高端电视阵容》一文,2022年,三星VD原计划销售50万台的QD-OLED电视和150万台的4K WOLED电视。 第二方面的变化是,俄乌战争的持久性大大超出了全球的预期。目前来看,从俄罗斯的战斗力,和欧美对乌克兰的军事支持两个层面来看,战争仍将长期化。另外,主要国家政府在COVID-19疫情之后通过量化宽松政策扶持经济所带来的通货膨胀压力正在制约全球的消费心理。因此,国际局势不稳定和通货膨胀压力是电视消费品市场发展的绊脚石。 第三,全球最重要最典型的电视市场,中国区正在面临着疫情散点多发的复杂严峻形势。为避免反弹风险,上海、北京、广深等各大城市致力于社会面清零。线下消费市场不可避免的遭到重创,高端电视产品零售很难符合年初预期。 另外,LCD面板价格即使下半年上涨,仍将在低位运行,造成LCD电视整机的收益性得到改善,厂商推动OLED的意愿自然下降。 基于以上方面的变化,洛图科技(RUNTO)下调2022年全球OLED电视的出货量至790-810万台,与2021年的650万台相比,增长率从53.8%降至23%左右,下降约一半。相应地,2022年全球整体电视市场规模也下修至不足2.1亿台,OLED占比约为4%。
  • 《储能电芯出货排名重塑,TOP 5出人意料!》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7-25
    • 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市场在多重政策刺激下延续高增长态势。近日,第三方平台机构SMM公布最新行业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球储能电芯出货量超过250GWh,同比大涨100%;而鑫椤储能发布《2025H1全球电力储能出货量TOP10》也给出相近数据,其公布的同期全球储能电池出货258GWh,同比增长106%。 上述两家机构也发布了大储电芯出货排名,除了宁德(Top 1)、海辰(Top 2),中创新航(Top 3-4)、远景动力(Top 5-6)的排名结果较为一致外,其他企业的位次差异较大,原因可能包括统计对象、统计口径的差异,侧面也反映出行业竞争激烈,多家企业出货量较为接近。从结果上看,2025年上半年海辰、远景动力、中创新航等企业的排名上升明显,这些企业正加速实现“量”与“质”的双重跃迁。 作为储能领域的长期领跑者,宁德时代继续稳坐行业头把交椅。据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其对外公布的储能电芯订单已达47.6GWh,包括阿联酋19GWh项目、澳大利亚24GWh长时储能项目等多个超大型项目。此外,宁德时代在上半年先后发布587大电芯、TENER Stack 9MWh储能系统等重要储能产品,持续引领行业的技术与商业创新。 海辰储能在上半年首次超过亿纬锂能跃居榜单第2。该公司587Ah储能电池、1175Ah长时储能电池、N162Ah钠离子储能电池、6.25MWh 2h/4h储能系统等产品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完成了不同时长产品的全面布局。与此同时,海辰储能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储能系统制造工厂计划于2025年7月全面投产,年产将达到10GWh电池模组及系统,标志其成为首家在美国落地储能系统产能的中国储能企业。 中创新航跃居第4。2025年一季度,中创新航动储电池出货量预计达20GWh,同比增幅近150%。该公司表示,订单的释放主要得益于海外市场增量显著、头部客户订单稳健、大型储能项目集中交付以及314Ah电芯技术优势释放,其首个海外生产基地葡萄牙基地于今年2月动工,首期规划15GWh。 同样表现活跃的还有远景动力,在SMM、鑫椤储能的两份大储榜单中分列第5、第6,相比2024年底明显提升。作为引领大电芯迭代与全球化布局的标杆企业,远景动力在上半年率先实现500+Ah储能大电芯量产。与此同时,其位于美国田纳西州的储能电芯工厂正式投产,一期7GWh产能落地,成为北美市场首个实现量产的储能电芯工厂。在北美之外,远景动力西班牙超级工厂计划于2026年投产,建成后将成为欧洲首个磷酸铁锂电池超级工厂,进一步加速全球化制造网络的构建进程。 SMM分析指出,500+Ah电芯的量产窗口期即将到来,叠加韩系企业LFP产线的持续推进,25年下半年的储能市场或将再一次迎来变局。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家企业目前都处于量产500+Ah电芯的第一梯队。5月底,远景动力沧州超级工厂正式下线500+Ah储能电芯;6月10日,宁德时代宣布587Ah储能专用电芯开启量产交付。海辰储能此前披露其587Ah储能电池将于下半年实现量产。 在市场剧烈波动的情势下,以宁德时代,远景动力、海辰等为首的巨头们不断发挥自身一体化布局、大客户绑定等优势,兼顾海内外市场,实现2025H1出货量大幅增长。 整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的储能电芯市场增长主要受到了中国、美国、欧洲等地多重政策影响的驱动,但量的增长同时也伴随着质的竞争,并推动市场进入“强者恒强”的新阶段。从榜单来看,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阵营的马太效应愈发明显,它们在技术积累、产品交付与全球资源配置上的优势正在持续放大。这也预示着在储能行业全面迈入市场化的下半场中,各企业将进入比拼高效创新、规模化制造、全球交付与长期效益及可靠性的深水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