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1月30日,德国报告一例无症状接触导致的2019-nCoV感染》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 zhangzx
  • 发布时间:2020-02-01
  • January 30, 2020

    DOI: 10.1056/NEJMc2001468

    The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 from Wuhan is currently causing concern in the medical community as the virus is spreading around the world.1 Since its identification in late December 2019, the number of cases from China that have been imported into other countries is on the rise, and the epidemiologic picture is changing on a daily basis. We are reporting a case of 2019-nCoV infection acquired outside of Asia in which transmission appears to have occurred during the incubation period in the index patient.

  • 原文来源: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2001468?query=featured_home
相关报告
  • 《1月25日:研究人员建模预计2019-nCoV将在中国导致8042例感染和11.02%的致死率》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1-29
    • 1.时间:2020年1月25日 2.机构或团队:西安交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澳大利亚阿尔弗雷德健康中心、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郑州大学 3.事件概要: 西安交通大学及南京医科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2020年1月25日在bioRxiv预印版平台发表论文“Modelling the epidemic trend of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in China ”,及时评估了处于初始阶段的中国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疫情,结果显示2019-nCov的传播能力与SARS和MERS相当,但致死率较低。数学模型表明,2019- nCov在中国可能导致8042例(区间为4199-11884)感染和898例(区间为368- 1429)死亡,对应的致死率为11.02%(区间为9.26%-12.78%)。这低于SARS的14%到15%和MERS的34.4%,表明2019-nCov可能是冠状病毒家族中毒性较小的毒株。 然而,研究人员承认,在疫情的早期阶段,由于许多感染病例尚未发展到关键阶段,死亡病例可能未得到充分报告。 2019- nCoV的基本繁殖数量(R0)是病毒最初可传播性的一个指标,在2019年12月12日开始流行时,估计为4.71,但到2020年1月22日,其有效繁殖数量(Re)下降到2.08。如果继续下降趋势,假设疫情不再复发,则在疫情开始后3个月内(77天),Re将下降到1以下,说明疫情将在3个月内逐渐消失。与SARS和MERS相比,2019-nCov的R0与SARS相似。 研究人员还认为,快速诊断并保证病例及时隔离,以及综合干预措施,将对2019-nCov疫情未来趋势产生重大影响。 然而,中国正面临春运高峰,并且疫情已蔓延至境外,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其潜在的时空传播模式和批准新的干预策略。
  • 《1月28日_研究人员建立模型表明目前我国的对2019-nCoV疫情的防控措施非常有必要,并应当心无症状传染》

    • 来源专题:COVID-19科研动态监测
    • 编译者:xuwenwhlib
    • 发布时间:2020-02-07
    • 1.时间:2020年1月28日 2.机构或团队:西安工程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3.事件概要: 该研究在SIR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到2019-nCoV潜伏期无症状也具有传染性,添加E(暴露)状态和D(死亡)状态构建了SEIRD传播模型。该模型考虑了跨地区的人员流动,揭示控制流行病的三种措施(隔离感染人群、减少人员流动和治疗改善)的影响。基于MATLAB R2017a,进行了计算实验以模拟流行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非常有必要。这项研究进一步验证了国际和国内专家对无症状传播的关注(即E-status,暴露状态)。 本研究建议只要有可用的医疗资源,暴露状态或潜在的暴露状态的人也应纳入隔离和治疗范围。政府应及时发布有关疫情的信息,以及被感染者所在地区和使用的交通工具的信息,进一步鼓励那些与感染或暴露状态的人接触的人去附近医院及时检查。 *注,本文为预印本论文手稿,是未经同行评审的初步报告,其观点仅供科研同行交流,并不是结论性内容,请使用者谨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