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几十年煤炭仍是全球最主要的发电能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2-21
  • 近日,能源咨询公司IHS Markit在一份报告中称,作为许多地区的主要能源,煤炭的市场份额可能正在下降,但未来几十年煤炭仍将是全球最主要的发电能源。

    IHS Markit煤炭、金属和采矿研究负责人詹姆斯·史蒂文森(James Stevenson)表示,动力煤是一种消费量不断减少的大宗商品。他指出,在美国,现在的煤炭需求大约是10多年前的一半。但是,在亚太地区,煤炭需求一直在增长,直到最近才“趋于稳定”。他说,根据IHS Markit的预计,随着时间的推移,煤炭的消费量将逐年减少,而美国的煤炭消费量在未来10年可能会大幅下降。

    即便如此,国际市场煤炭价格依然坚挺。由IHS Markit评估的西北欧动力煤1月平均价格为每吨168美元,而2020年的均价为每吨50美元,2021的均价为每吨119美元。不过,出现这样的涨幅部分原因是印尼1月短暂实行的煤炭出口禁令。

    商品交易顾问公司Breakwave Advisors的管理合伙人约翰·卡索纳(John Kartsonas)表示,煤炭市场“没有消亡”,基于价格和可用性,全球煤炭需求将从西方世界转向东方世界。

    “煤炭将在未来的许多年中继续存在。”约翰·卡索纳说。

    根据国际能源署在去年12月发布的年度报告《煤炭2021》,从2021年至2024年,印度的燃煤发电量将增长11%,东南亚的燃煤发电量将增长12%,中国的燃煤发电量将增长4.1%,不过与此同时,美国的燃煤发电量可能将减少21%,欧盟可能会减少30%。

    “随着今年全球对能源现货的抢购,煤炭将再度成为抢手货。”约翰·卡索纳说,特别是在天然气供应短缺和价格飙升加剧了欧洲能源危机的前提下。

    约翰·卡索纳表示,考虑到有限的供应和旺盛的需求,煤炭价格的上涨是不可避免的。

    根据标普全球普氏公司的数据,2021年12月28日至今年1月30日期间,欧洲基准动力煤价格上涨了近26%。即便如此,标普全球普氏公司全球煤炭和亚洲电力分析部经理马修·博伊尔(Matthew Boyle)表示,同等发热量的煤炭价格还是比现货天然气和石油价格低得多,因此,燃煤发电还是有利可图的。

    马修·博伊尔表示,2021年全球煤炭需求激增促使印尼和俄罗斯将更多的煤炭从国内消费转移到出口市场。他说,印尼2021年的煤炭出口量达到了有史以来第二高的水平,这不仅影响了国际市场,而且直接导致该国1月出口禁令的出台。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说法,全球燃煤发电量在2021年已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该机构署长法提赫·比罗尔将这一历史高点称为“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表明世界在将碳排放量降至净零的努力上偏离了正确的轨道”。

    詹姆斯·史蒂文森表示,至少在2050年以前,煤炭仍将是全球最大的发电能源。

    他认为,只有当大量的实用型电池能够存储与小型发电厂发电量一样多的电力,以及有充足的原材料来制造它们,且成本是大部分国家都能负担得起的时候,煤炭才可能被真正淘汰。这种实用型电池将使风能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得以存储。

    詹姆斯·史蒂文森说,可惜现在这样的事情还没发生,煤炭价格在今年第二季度可能会保持高位,且这种趋势可能还会持续很长时间。他表示,今年全球煤炭需求预计会高于2021年。

相关报告
  • 《未来十年,我国煤炭产消运格局会发生哪些新变化?》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2-27
    • 2024年,我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产煤47.6亿吨,同比增长1.3%。我国煤炭进口量达5.43亿吨,同比增长14.4%。煤炭是我国能源供应体系的中流砥柱、基础保障和压舱石。未来10年,我国煤炭生产供应基地在哪里?煤炭消费重地在哪里?煤炭市场价格走势如何?铁路运输大通道将有哪些变化?煤炭发展趋势又将怎样? 未来我国煤炭调出的增量,主要集中在山西、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地区,增量的80%来自这些西部地区。其中,新疆将由国家煤炭战略储备基地逐渐转为战略开发重地。新疆地区预测煤炭资源储量2.19万亿吨,约占全国的40%,预计2035年产能将达到10亿吨左右。但由于新疆煤炭受限于运距太长、新铁路干道修建还需要一段时间,短期内扩大“疆煤外运”量有一定困难。 在消费端,一是传统煤炭消费地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包括华东、华南,还有靠近沿海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这些地区依靠西部煤炭有效供应存在一定压力,需要从国外进口煤炭来缓解需求压力。二是中、西部地区目前不仅是煤炭生产重地,而且也逐渐转为煤炭消费地,消费的主要方向是煤炭产业链下游的煤化工、煤电等。 煤炭价格变动走势方面,2024年我国煤炭市场价格下降17.7%。煤炭市场价格上升或下降主要取决于市场煤炭供需情况、新能源发展情况、国家能源市场调控政策导向、进口煤量变化及国际煤炭市场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总体来看,在没有发生重大地缘政治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未来一个时期内,市场煤炭价格会呈微波动状态,2025年煤炭整体供应保持平稳,煤炭市场表现供强需弱,沿海煤炭价格走向趋弱。 预计从目前至“十六五”末,我国煤炭产业将呈现“三大”特点:一是大趋势。煤炭消费进入峰值平台(碳达峰)期,大约以2025年至2035年10年左右,每年煤炭产量约为50亿吨左右,保持相对较长的稳定期。二是大布局。中国煤炭生产布局将呈现东部产量减少、中部产量平稳、西部产量增长的新格局。三是大机遇。这10年间将是煤炭量增的最后机会,预计到2030年我国煤炭产量将达到50亿吨左右的峰值。也就是说,在十年左右时间里,中国煤炭生产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这是最后的增量“晚餐”,应抓住机遇,抢吃增量“晚餐”。 运输方面,我国煤炭铁路运输北煤南运、西煤东运大通道格局已基本形成,破解了多年来制约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铁路运输瓶颈。北煤南运铁路运输通道主要包括浩吉、洛湛、包西、西康等以煤运为主的主干道,以及京沪、京广、京九等综合性路网大通道等。西煤东运铁路运输通道主要有大秦、朔黄、唐包、瓦日、丰沙大、石太、集通、侯月、陇海、宁西铁路,以及“疆煤外运”主要通道兰新、临哈和格库线等。 此外,新疆未来铁路改造及建设的重点将是优化兰新铁路运输调度,加强南北两翼铁路扩能改造,加快实施淖梧铁路、临哈铁路增建二线、格库铁路增建二线、鄯善至敦煌铁路等重点项目,“十五五”末铁路外运能力将提升至2.6亿吨/年。 此外,神瓦(冯红)铁路,即国家规划的“包西铁路至瓦日铁路联络线”工程,已纳入国家《“十四五”铁路发展规划》,是国铁集团“联网、补网、强链”新开工重点项目。神瓦(冯红)铁路建成开通后,可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与山西中南部瓦日铁路通道相连,使得陕北的优质煤炭运向东部沿海地区。
  • 《“光伏+储能”将成为未来全球最主要能源来源》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01
    • 传统能源公司态度发生大逆转,BP公司发布的2020版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将光伏列为未来最主要的能源。 新能源革命是大势所趋 2020年9月22号中国庄严宣布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吹响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号角。日韩、欧盟、巴西、智利等国家也已经明确立法或宣誓碳中和。2020年12月12号是巴黎协定5周年,下一届美国政府也将重返巴黎协议。 遏制碳排放,共建美好家园,新能源革命是大势所趋。同时,超大型的企业,尤其是传统能源企业像BP、壳牌、国家能源集团、上海电气也在加速绿色战略转型。在此背景下,传统能源企业加速向新能源企业转型,松下计划,在2021年将其与特斯拉的合资工厂Giga factory 1扩产10%至39 GWh,并考虑与挪威国家石油公司(Equinor)、挪威海德鲁电解铝厂(Hydro)在挪威新建一家大型合资电池工厂。上海电气电站集团与国轩高科成立上海电气国轩,主攻储能及动力电池方向。 传统能源公司态度发生大逆转,BP公司发布的2020版世界能源展望报告,将光伏列为未来最主要的能源。在未来20年,明确的技术路线表明人类要摆脱化石能源依赖,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真正有机会实现能源自由,新能源也将成为最便宜的能源,这将会诞生一堆伟大的公司和机会。汽车、工程机械,船舶等典型能耗大户,都在全面往电动化转型。狂飙的新能源汽车资本市场:Tesla,蔚来nio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股直线狂飙,尤其以nio蔚来为例,一年多时间涨幅超过40倍,新能源汽车的局面从濒临死亡迅速扭转,蔚来的“斌哥”从2019年“最惨的人”成为2020年资本市场最受青睐的哥。 资本市场不缺传奇,缺乏洞见和超前思维。 新能源车风景独好 新能源汽车走了一把180度逆转行情,Tesla市值超过8000亿美金,远远超过丰田+大众+宝马+奔驰+福特+通用的总市值;nio蔚来,比亚迪也接连市值超过奔驰,全球汽车市值排名前十企业,中国独占三席。几年前传统势力还是非常傲慢,Tesla是不放在眼里的,更别说其他造车新势力了,今日传统势力的市值连新势力的尾灯都看不到了。因果其实早已种下,昔日柯达,诺基亚的故事反复登场,套用股市经典的理论就是历史会重演;传统势力尾大不掉,决策缓慢,效率低下,没有创新土壤,也很难包容失败,内卷十分严重。 全球汽车行业2020年销售车辆约9000万辆,其中约2000万辆为商用车,约7000万辆为乘用车。以中国市场为例:中国2020年全年汽车销售约2600万,其中约2100万辆乘用车,500万辆则为商用车,分为轻卡,中卡,重型卡车。Tesla,NIO蔚来等专注于乘用车市场,斯堪尼亚,解放等则专注于商用车市场;2020年中国市场重型卡车销售突破160万辆,增幅和产量均大幅领先全球,保有量达到850万台,轻卡、中卡保有量超过2000万台,合计接近3000万台。 2020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格局,动力电池出货量预计66GWH,其中乘用车预计消耗50GWH,出货量为百万台级别,后续增长每年约30-50%;轻卡及大巴车消耗15GWH,出货量十万台级别,后续几乎无增长,略微下滑;电动重卡及工程机械约1GWH,出货量千台级别,后续将成指数级增长。随着电池产量扩大及成本的继续降低,基于完全市场化且想象空间巨大的储能及重卡,工程机械的电动化处于爆发的前夜。 电动重卡大有未来 储能及重卡、工程机械市场空间测算:重卡保有量超过850万台,适合于电动化的场景为大宗物资运输,建筑砂石料,煤炭,铁矿等大宗商品运输。该场景传统车辆排放标准低,150公里运输范围内,超过100万辆,单车配置电量约为300KWH度电,100万辆全部替换需要300GWH锂电池。 工程机械保有量超过800万辆,其中装载机约200万辆,挖机约200万辆,叉车350万辆,其他约100万辆;装载机,叉车的电动化率可以超过80%,装载机配置电量为2-300KWH电,80%替换约400GWH锂电;叉车一般为15-30KWH电不等,80%替换约50GWH,装载机的电动化约等于叉车电动化的10倍市场空间。 重卡的电动化诞生了Nikola,市值约60亿美金(无主营收入);叉车的电动化诞生了普拉格能源(PLUG),市值308亿美金,是全球最大的叉车集团杭叉市值的近12倍,累计生产了氢燃料电动叉车约万台;电动装载机的单价也远大于电动叉车,整体市场规模约叉车10倍。对比传统工程机械巨头卡特彼勒1000亿美金的市值,工程机械领域一定会出现一个电动版Tesla,市值远超卡特彼勒,非常值得期待。 2020年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137 GWh,同比上升了17%。前三强的市场份额集中度在提高,从2019年的62.4%升至65.2%。2021年中国市场预测:电动乘用车出货150万台,平均装备55KWH电池,约82.5GWH电池出货量;轻卡及大巴车数量略有下滑,电池装配量单车增大,则总装机量达到15GWH;重卡及工程机械突破1.5万台,平均装配电量300KWH,则总装机量达到4.5GWH,储能装机量达到5GWH,合计达到9.5GWH,中国全年电池出货量达到107GWH,较2020年增长65%。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预计为210 GWh,较2020年增长53%;2021年细分场景增长以重卡及工程机械增长最为迅猛,同比达到350%增长速度。 2025年中国市场测算,新能源乘用车突破400万辆大关,单车平均装机70KWH,总装机量280GWH;电动重卡突破10万台,单车装机350KWH,总装机量达到35GWH;装载机突破20万台,单车装机350KWH,总装机量达到70GWH,合计达到105GWH,储能达到100GWH,乘用车市场电池装机量约等于重卡,工程机械,储能;考虑到重卡,工程机械3-5年一个周期需要更换电池,乘用车10年一周期,则两大领域长期的电池使用量接近,也接近于该两大行业在燃油车时代的格局,乘用车的总体燃油量约等于重卡加工程机械。 SNE预计,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将达到1163 GWh,中国占比近40%,2030年将达2963 GWh。2030年猜想:考虑到时间长远,得从全社会的新能源化,电动化来看待2030年的巨大机会。2030年,以光伏+储能+氢气为代表的新能源将颠覆整个传统能源生产的格局。 这里不难看出高瓴重仓CATL、隆基后迅速引爆了锂电和光伏两大新能源基石行业的龙头企业。宁德时代市值接近10000亿,Tesla突破7500亿美金,隆基超过4000亿。 光伏+储能终将成为主流能源 全面颠覆传统能源需,实现光伏+储能综合成本低于火电,这就是高瓴重仓的理由,光伏+储能终将成为主流能源,不一定是因为它最清洁,但一定是因为它最廉价:光伏的系统成本已经降到3元/W,遥想2007年系统成本达到60元/W,13年时间,成本降到只有原先的5%;磷酸铁锂储能系统降到1.5元/wh,充放次数可以达到5000次。2025年光伏系统成本到2.2元/W,摊到25年折旧加财务成本,1500小时/年发电小时数,度电成本0.1元每度电;储能系统成本1元/WH,充放次数10000次,按15年折旧,度电存储成本0.1元每度,算上财务成本0.13元每度;光伏+储能系统成本0.23元/kw,2030年成本有望降到0.15元每度电以内,横扫所有化石能源。 2030年光伏+储能可以占领全球电力市场20%是一个大概率发生事件,约9万亿度电,按全球范围发电条件来看,平均1250小时的光伏年发电量可以期待,1GW(100万千瓦)装机量约12.5亿度电,9万亿度电,需要总装机量7200GW,地面装机占地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预测光伏地面系统成本2025年2.2元/W(组件1元/W),2030年1.8元/W(组件0.8元/W)。截止2020年底全球光伏总装机量约750GW,未来10年新增6450GW光储系统,巨大空间足够让人心潮澎湃。 广阔空间任遨游 9万亿度电最少需要20%储能,1.8万亿度电储能,平均每天充放1.2次计算,工作按300天计算,需要1.5万亿KWH储能,需要50亿KWH储能装机量,约5000GWH。对比下2021年预测,全球储能近10GWH,保有量不超过25GWH,十年时间增长200倍,储能市场足够的波澜壮阔激动人心。 再拉回到汽车市场,2021年全球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大概率超过1000万台,中国占50%以上。2030年新能源乘用车全球保有量超过20000万台,总的装机量按每台车平均60KWH计算,约12000GWH。商用车的电动化,以重卡+工程机械为例计算,约2000万台,电池总装机量达到6000GWH。 2030-2040年将是氢燃料发展最迅速的10年,氢燃料与锂电市场并驾齐驱,届时风光储联合制氢将大行其道,传统能源企业将全面转型新能源。未来的新能源中心,会是谁?美国,中东,还是中国,需要思考。中东还有机会成为新能源的中心吗? 总结,新能源未来将用20年去改变全球能源格局,走过传统化石能源200多年走过的道路;这20年在细分的各个领域都将诞生一批足够伟大的企业。有幸参与大行业变革中,幸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