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酸对柑桔青霉病意大利青霉菌的抑制作用》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 殷小溪
  • 发布时间:2018-12-04
  • 重点介绍

    肉桂酸和罗伦隐球酵母具有协同作用。

    肉桂酸导致了意大利青霉菌菌丝细胞成分的泄漏。

    意大利青霉菌对肉桂酸的敏感性高于罗伦特隐球菌。

    肉桂酸能有效地控制柑桔中由意大利青霉菌引起的蓝霉病。肉桂酸含量与果实腐烂的抑制效果呈正相关。1.5毫米的肉桂酸结合1×107个细胞/ mL的生物防治酵母罗伦隐球酵母(Cryptococcus laurentii)组合,提供对意大利青霉菌协同效应。群体动态分析表明,肉桂酸对C. laurentii 在果皮创面中的生长无明显影响。无论是单独使用还是与肉桂酸联合使用,laurentii都能迅速繁殖。肉桂酸对培养基中P. italicum菌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采用碘化丙啶荧光染色,观察肉桂酸处理后意大利P. italicum膜完整性的丧失。此外,肉桂酸还导致了P. italicum菌丝中可溶性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细胞成分的泄漏。结果表明,真菌病原菌P. italicum对肉桂酸的敏感性高于C. laurentii。综上所述,我们的数据表明桂酸C. laurentii生物防治效果的增强可能与肉桂酸对拮抗酵母和真菌病原的差异影响有关。

相关报告
  • 《牛肉加工过程中蒸汽真空和高压水处理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

    • 来源专题:食物与营养
    • 编译者:韩宇静
    • 发布时间:2019-06-26
    • 为了评估蒸汽真空处理(steam vacuum treatment, 简称SVT)和高压水处理(high-pressure water treatment, 简称HPWT)降低牛肉加工过程中微生物污染的可能性,采用微生物参考法和定量实时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简称QPCR)对10个随机选择的半畜体和废水进行了评估。在取出内脏后应用SVT,在将畜体存放在冷却室之前应用HPWT。SVT显示好氧嗜中性菌温计数(aerobic mesophilic counts, 简称AMC)或肠杆菌科计数无统计学意义的减少,尽管畜体表面的假单胞菌科计数略有减少。相反,HPWT导致平均AMC和假单胞菌科计数分别增加0.80(增加5.3倍)和0.77(增加5.9倍)log10 CFU/cm^2。对于使用16s rRNA基因的细菌细胞总当量(bacterial cell equivalents, 简称BCE),SVT显著降低0.70 log10 BCE/cm^((降低0.8倍),而HPWT显著增加0.19 log10 BCE/cm^2(增加0.6倍)。以空肠C.为靶点时,SVT对空肠C.细胞当量(C. jejuni cell equivalents, 简称CJE)无明显影响,但使用HPWT观察到SVT对空肠C.细胞当量有0.22 log10 CJE/cm^2(0.7倍)的轻微增加。总的来说,短时间(10秒)暴露在HPWT中对减少污染没有效果,反而会带来引入水或空气污染物的风险。原则上,SVT可能有助于减少被检测的畜体现场的微生物污染,但其效果应解释为整个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 简称HACCP)计划的一部分。此外,我们建议继续使用基于培养和独立培养的分子技术相结合的方法,以更全面地了解特定牛肉畜体去污技术的效果。
  • 《逆转TGF-β免疫抑制作用的CART》

    • 来源专题:生物安全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hujm
    • 发布时间:2018-08-03
    • 以往的CART都是识别结合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的抗原,此次整理分享的文章,作者设计了识别可溶性抗原的CART细胞,并对CART激活过程中CAR在结构层面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可溶性的CD19能激活CD19 CART细胞(CD69表达上调、细胞因子生成增多) 电泳发现CD19以单体和二聚两种形式存在,再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文章作者推测二聚形式的配体可能对受体激活有某种意义 为了验证二聚化配体对于CART激活的作用,文章作者设计了GFPCAR系统,并制备了单体GFP和二聚GFP两种配体 只有二聚化GFP配体能激活CART细胞,暗示配体可能调节受体二聚化 电泳结果显示CAR在未激活状态下以单体和二聚两种形式存在,说明受体自身二聚化并不足以激活产生信号 基于上面的实验结果,作者又设计了两个GFP CAR,分别识别不同的GFP表位,推测单体形式的GFP通过两个表位可以把CAR“拉”到一起 - 配体调节受体二聚化 只表达识别单一表位CAR的细胞无法被单体EGFP激活,但当两种CAR同时表达于细胞后,EGFP即可激活细胞,暗示配体通过调节受体二聚化激活细胞 以钙流为指标看信号激活,显微镜观察发现信号的激活不依赖细胞接触 - 可溶性配体可激活CART细胞 上面达到可溶性配体通过诱导受体二聚化可激活CART细胞,怎么应用这个呢?TGF-β是存在与实体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分子,如果能设计一个识别结合它的CART,利用TGF-β激活CART细胞岂不就逆转了其免疫抑制作用,文章作者从三个TGF-β单抗中“拆出”scFv段,3个scFv均能阻断TGF-β信号 选取阻断信号能力最强的scFv段设计CAR TGF-β无法在表达TGF-βCAR的细胞上激活其信号(磷酸化SMAD2),反而激活了CART细胞的NFAT和NFkB信号 TGF-β无法在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反而促进TGF-βCART细胞激活、产生细胞因子 TGF-β功能被逆转:促进TGF-βCART细胞扩增 TGF-β以同源二聚形式存在,那么它识别结合CAR必然存在以上三种模式:1、把两个细胞“拉”到了一起,2、把同一个细胞两个CAR“拉”到了一起,3、1和2同时存在。这三种模式激活信号对于细胞浓度依赖性不同 用NFAT-EGFP报告系统验证,发现高细胞密度利于CART细胞激活,低密度下CART细胞亦可激活(d:无需细胞间互作) 研究CART细胞被激活后CAR的空间分布:激活后CAR会聚簇 激活后CAR会聚簇与ZAP70共定位(ZAP70定位于膜附近,是TCR的一部分,对于T细胞信号传递起重要作用),暗示CAR聚簇对于细胞激活意义重大 研究影响CAR聚簇的因素:突变胞外连接scFV段和跨膜区肽段中能形成二硫键的半胱氨酸并不影响CAR聚簇 研究影响CAR聚簇的因素:胞内区突变也不影响聚簇,用抑制剂抑制微丝则影响CAR的聚簇,暗示是CAR的聚簇是微丝依赖的 到这里作者发现:1、配体调节受体二聚化,2、受体在缺失配体的情况下二聚化不足以激活信号,3、配体结合受体后受体空间分布发生变化且与信号传递关键蛋白共定位!文章作者推测CAR信号的传递是一种力传导 - 配体与受体结合后引起受体二聚化对受体有个拉力,这个拉力使得位于胞内的信号段伸向胞浆,利于胞内信号段域各种下游分子接触、传递信号 既然是力传导,对于传递力、连接scFv和胞内区的那个“绳子”长短肯定有一定影响,作者设计了两个“绳子”长度不同的CAR,发现长度并不影响CAR的表达水平 以GFP报告系统看“绳子”长度对于TGF-βCART激活的影响:短“绳”更利于力的传导,CART细胞的激活 以细胞因子生成看“绳子”长度对于TGF-βCART激活的影响:短“绳”更利于力的传导,细胞因子的生成 文章作者以不同的视角、巧妙的设计了逆转TGF-β免疫抑制作用的CART!在可溶性抗原这个体系里研究配体(抗原)与受体(CAR)的互作,发现了抗原诱导CAR二聚化、聚簇,通过力传导信号!更进一步发现胞外连接scFV“绳子”长短对于信号传递的意义 - 让我们对CAR的认识变得更加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