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疗法显示出治疗致命性甲状腺癌的潜力》

  • 编译者: 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4-11-21
  • 在这项研究中,49名患有不同类型侵袭性甲状腺癌的患者每两周服用一次药物,最长持续两年。根据这项研究,只有9%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对治疗有反应,而甲状腺髓样癌患者对治疗没有反应迹象。然而,考虑到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有效率为30%,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数字。在甲状腺未分化癌中,在10名患者中看到了3名深刻的反应,这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探索性队列再生障碍性甲状腺癌是最具侵袭性的癌症之一,中位生存期约为四个月,无治愈率。如此高的反应率令人震惊。虽然免疫疗法对所有类型的甲状腺癌都无效,但甲状腺未分化癌患者的反应值得进一步研究。在这一发现的基础上,研究人员启动了额外的治疗临床试验。
相关报告
  • 《晚期甲状腺癌的靶向治疗》

    • 来源专题:重大新药创制—研发动态
    • 编译者:杜慧
    • 发布时间:2017-04-06
    • 直到目前,晚期甲状腺癌患者全身治疗的选择仍然有限。然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TKIs)作为治疗甲状腺癌的一类极具前景的新型靶向疗法的出现让晚期患者突然获得了新的选择,该疗法可以延长患者的存活期。甲状腺癌治疗的全球标准已经更新,以纳入这些新的药物,但是,该选择哪一种药物,何时开始治疗,治疗期应持续多久仍然存在疑问。此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整体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确证。随着获批药物进一步被熟知以及长期应用数据的出现,医生可以更好地将这些药物应用于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中。
  • 《Science | 胰腺炎/cDC1促抗肿瘤免疫疗法》

    • 编译者:李康音
    • 发布时间:2024-06-29
    • 2024年6月28日,德克萨斯大学Raghu Kalluri通讯在Science发表题为Type I conventional dendritic cells facilitate immunotherapy in pancreatic cancer的文章,为I型常规树突状细胞(cDC1)在促进抗肿瘤免疫疗法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线索,为改进治疗策略提供了希望。 研究表明,胰腺炎可以显著改变PDAC的免疫状况。在患有胰腺炎的野生型小鼠中,研究人员观察到树突状细胞(DC)和髓系细胞的涌入,同时伴有T细胞的抑制。这一发现表明,免疫系统对胰腺炎的反应可能与对胰腺癌的反应不同,可能为治疗干预开辟新的途径。此外,该研究表明,胰腺炎可以通过募集活化的DC和cDC1来加速PDAC的进展。这些细胞对向T细胞呈递抗原至关重要,但PDAC通常缺乏,导致肿瘤对免疫疗法产生耐药性。肿瘤微环境(TME)中活化的DC和cDC1的存在为PDAC的有效免疫治疗奠定了基础,为将cDC1疫苗接种与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iCBT)相结合作为潜在的治疗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研究人员还发现,CD4+T细胞在PDAC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CD4+T细胞可以通过抑制细胞毒性CD8+T淋巴细胞(CTL)反应来促进肿瘤生长。在小鼠模型中,清除CD4+T细胞或用iCBT阻断其抑制作用可以释放CD8+T细胞的抗肿瘤潜力,从而显著抑制PDAC并提高存活率。 作者发现,胰腺炎可以使PDAC对iCBT敏感。通过增强活化的DC和cDC1对TME的渗透,胰腺炎创造了一个有利于iCBT成功的环境。这一发现为有胰腺炎或并发胰腺炎病史的PDAC患者使用iCBT提供了支持。在此基础上,该研究开发了一种新的方法,使用PDAC抗原刺激的CD103+cDC1疫苗使PDAC对iCBT敏感。该疫苗与iCBT联用后,在小鼠模型中PDAC完全消退,突显了其治疗潜力。该疫苗拓宽肿瘤浸润性CD8+T细胞的T细胞受体(TCR)库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其有效性,能激活多种肿瘤特异性T细胞克隆。对人类PDAC患者样本的分析证实了这项研究的发现,该分析显示肿瘤浸润的CD11c+DC和CD8+T细胞之间存在强烈的相关性,并提高了疾病特异性生存率。这种相关性强调了DC在协调有效抗肿瘤反应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cDC1疫苗接种与iCBT联合作为PDAC可行治疗策略的潜力。 总之,此研究解析了胰腺炎的情况下PDAC中DC、T细胞和TME之间的相互作用。作者将cDC1确定为使PDAC对iCBT敏感的关键参与者,为个性化和靶向免疫治疗方法开辟了新的可能性。cDC1疫苗的开发为提高iCBT的疗效和改善PDAC患者的预后提供了一条有希望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