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绘制澳大利亚土壤碳储量地图》

  • 来源专题: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监测服务
  • 编译者: 刘建华
  • 发布时间:2014-04-08
  • 2014年3月6日,《全球变化生物学》(GlobalChangeBiology)杂志发表题为《澳大利亚土壤有机碳基线地图支持气候变化下国家的碳核算和监测》(BaselineMapofOrganicCarboninAustralianSoiltoSupportNationalCarbonAccountingandMonitoringUnderClimateChange)的文章,绘制了澳大利亚新的土壤碳储存地图,为跟踪澳大利亚未来土壤碳储存或碳封存的变化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基准。

    通过从准确的数据中确定基线,可以有效地监测土壤条件和制定健全的政策来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目前,各国或各大洲的土壤有机碳的估计基本上不可用或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可获得的数据很少,且受到过去的测量和空间模型的限制。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和英国洛桑研究所(RothamstedResearch)的研究人员估计出澳大利亚土壤有机碳的储量和空间分布的直观情况及其不确定性。他们使用多个数据源的数据(包括CSIRO的国家土壤和光谱数据库及全国土壤碳研究项目),制作了目前土壤有机碳储量最全面的数据集,进而制作出一个精细的空间分辨率有机碳基线地图。

    研究人员随后计算了整个澳大利亚的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基线。结果显示,澳大利亚表层土壤有机碳的平均数量估计为29.7吨/公顷(t/ha),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22.6~37.9t/ha。大陆0~30cm层土壤的总有机碳储量为24.97Gt,95%置信度下的置信区间为19.04~31.83Gt。这代表了全球30cm以上土壤总有机碳量的3.5%左右。澳大利亚占全球陆地面积的5.2%,因此澳大利亚土壤总有机碳量对全球碳循环的贡献很重要,而且它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固碳潜力。该研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政府应该支持澳大利亚的全国碳核算体系,帮助引导未来交易计划的政策制定,提高澳大利亚碳平衡,帮助指导未来清单的抽样,告知监测网络的设置,并为评估土地覆盖变化、土地管理和气候对碳储量的影响提供一个基准。通过这种方式,这些估计会帮助澳大利亚制定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战略。

    (廖琴编译)

相关报告
  • 《澳大利亚顶尖农业科学家在堪培拉 召开气候智能农业研讨会》

    • 来源专题:农业科技前沿与政策咨询快报
    • 编译者:吴蕾
    • 发布时间:2017-11-28
    • 随着人口持续增长、气候变化不断加剧,人们应该怎样在有限的土地上种植更多的作物?科学家已经在研究过去规律、预测未来趋势以及提出适应或减缓气候变化措施等方面提供了可借鉴的依据。2016年8月2日,在堪培拉的澳大利亚国际农业研究中心(ACIAR)举行了为期一天的研讨会。该研讨会由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CGIAR)的气候变化农业和食品安全研究项目(CCAFs)提供赞助。该合作项目旨在通过GCIAR和未来地球(Future Earth)来应对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全球食品安全危机。来自澳大利亚各地的参会专家讨论了气候智能农业(Climate Smart Agriculture,CSA)和农业系统中各种创新机会。 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主要由三方面构成。(1)CSA研究在政策和制度框架发展中的定位;(2)未来CSA研究的重点,包括气候智能村建设;(3)扩大CSA研究产品的规模。 本次研讨会围绕什么是CSA创新过程、什么是最好的实现机制、谁能在价值链上的任一环节最好地体现这些创新等问题进行了讨论。与会专家们认为科学界在仔细设计、组织、验证各种创新的同时,更要考虑操作条件,否则创新价值将无法实现,农业就是如此。全世界有无数种小气候、土壤类型和大量植物品种,这些条件互相组合将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为了解决这样的复杂问题,可行的适应或减缓方法越来越呈现出多学科背景的特点。 本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是国际农林结合研究理事会(ICRAF)的丹尼斯·加里蒂(Dennis Garrity)带来的一段视频。该视频有力地展示了如何将粮食生产与树木种植相融合。这种融合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农林行业就业机会,还为他们提供了碳埋存机制,从而降低了农业活动的碳排放量。丹尼斯将这种越来越“连续不断”的农业进程称作“常绿运动”。这表明在一个更多元的框架中,农场可以像生态系统一样,多层次、有机地协同运作。 此外,澳大利亚的许多近邻国家或地区一直在推行同一季节种植多种作物的“混养”式种植方式。上述两种方法都为气候适应性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 (编译 吴蕾)
  • 《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的科学家利用葡萄提升量子传感器性能》

    • 编译者:张宇
    • 发布时间:2025-02-11
    • 近日,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Macquarie University)的研究人员展示了普通超市里的葡萄如何帮助提高量子传感器的性能,从而有可能带来更高效的量子技术提升。 该研究表明成对的葡萄可以产生用于量子传感应用的微波的强局部磁场热点——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开发更紧凑、更具成本效益的量子设备。 “虽然之前的研究一直关注于电场引起的等离子体效应,但现在我们表明成对的葡萄还可以增强磁场,这对于量子传感应用至关重要,”麦考瑞大学量子物理学博士生、主要作者Ali Fawaz说。 这项研究源于在社交媒体上病毒式传播的视频,该视频显示葡萄在微波炉中产生等离子体——发光的带电粒子球。 虽然以前的研究侧重于电场,但麦考瑞大学的团队研究了对量子应用至关重要的磁场效应。 该团队使用了特殊的含有氮空位中心的纳米金刚石——作为量子传感器的原子级缺陷。这些缺陷(赋予金刚石颜色的众多缺陷之一)就像一个个微型磁铁,可以用来探测磁场。 “纯金刚石是无色的,但当某些原子取代碳原子时,它们会形成具有光学特性的所谓'缺陷'中心,”该研究的合著者、麦考瑞大学量子技术讲师Sarath Raman Nair博士说。 “我们使用的纳米金刚石中的氮空位中心就是我们所研究的可以用于量子传感的微型磁铁,”他说。 该团队将他们研究的量子传感器(一种含有特殊原子的金刚石)放在一根细玻璃纤维的尖端,并将其定位在两颗葡萄之间。通过光纤照射绿色激光,他们可以使这些原子发出红光。这种红光的亮度揭示了葡萄周围微波场的强度。 “使用这种技术,我们发现当我们加入葡萄时,微波辐射的磁场强度会增加了一倍,”Fawaz 说。 资深作者、麦考瑞数学与物理科学学院量子材料和应用小组负责人Thomas Volz教授表示,这些发现为量子技术微型化开启了激动人心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为探索量子技术的替代微波谐振器设计开辟了另一条途径,有可能会带来更紧凑、高效的量子传感设备,”他说。 事实证明,葡萄的大小和形状对实验的成功至关重要。该团队的实验依赖于精确尺寸的葡萄(每颗约 27 毫米长),以在金刚石量子传感器的适当频率下集中微波能量。 量子传感设备传统上使用蓝宝石来达到这个目标。然而,麦考瑞的研究团队推测,水可能会实现更好的效果。这使被包裹在薄皮中的葡萄(主要由水组成)成为测试他们理论的完美对象。 “实际上,水在集中微波能量方面比蓝宝石更有效,但它也不太稳定,并且在此过程中会损失更多的能量。这是我们亟待解决的关键挑战!“Fawaz 说。 除了葡萄之外,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开发更可靠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利用水的独特属性,使我们更接近于实现这种更高效的传感设备。 这项工作得到了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卓越工程量子系统卓越中心的支持,该研究的详细信息已于 2024 年 12月20日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Applied》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