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 LED 的成像系统有望改变内窥镜检查中癌症的检测方式》

  • 来源专题:重大慢性病
  • 编译者: 李永洁
  • 发布时间:2025-07-09
  • 所提出的高光谱内窥镜成像系统在导管尖端配备了光谱 LED 阵列。

    胃肠道癌症仍是最常见的癌症类型之一。在过去二十年中,内窥镜检查已成为癌症筛查和诊断的基石,但该过程仍会因可见度限制而漏诊约 8%至 11%的肿瘤。现在,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原型成像系统,有望显著提高医生在内窥镜操作过程中检测癌组织的能力。该新方法发表在《医学成像杂志》上,它将发光二极管(LED)与高光谱成像技术相结合,以创建肉眼不可见的组织特性详细图谱。与标准内窥镜不同,后者使用广泛的红色、绿色和蓝色颜色通道来捕捉图像,而高光谱成像则记录涵盖众多狭窄波长带的数据,包括超出可见光谱范围的光线。这使得该系统能够检测到癌组织中的生化变化,这些变化会产生独特的光谱特征。测试 LED 阵列概念由费宝伟博士领导的研究团队完成,他是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定量生物成像实验室的教授,同时也是塞西尔·H. 和伊达·格林系统生物学科学讲席教授。该研究团队设计并测试了一个基于 18 个 LED 阵列的原型系统,每个 LED 都能发出不同波长的光,范围从 405 纳米到 910 纳米。该系统使用单色相机依次照亮目标组织来捕捉图像,从而构建出完整的高光谱数据集。研究人员通过对手术中切除的正常组织和癌组织样本进行成像,对他们的基于 LED 的系统进行了评估。他们研究了不同的成像条件对高光谱数据质量的影响,并将结果与作为金标准的参考高光谱相机系统进行了比较。在医疗应用方面具有前景的结果基于 LED 的原型系统成功地从各种组织类型中捕获了高光谱特征,所生成的数据与参考系统相当。研究人员发现,他们的方法能够每秒处理超过 10 个高光谱数据集,这接近实际内窥镜操作所需的实时速度。“我们的研究表明,使用光谱 LED 阵列作为高光谱成像的照明源是可行的,”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的博士生、第一作者纳埃米·莫迪尔评论道。“我们的发现表明,基于 LED 的系统可能会为高光谱成像应用开辟新的可能性,”她说道。(a)实验设置中,FPGA 和 LED 驱动板控制着暗箱内的 LED,并且连接着这些板的笔记本工作站用于图像采集。(b)在暗箱内部,组织被放置在可以改变高度的平台上,而 LED 被控制来进行高光谱扫描。图片来源:《医学成像杂志》(2025 年)。DOI: 10.1117/1.JMI.12.3.035002 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势基于 LED 的方法相对于现有的高光谱内窥镜系统具有若干潜在优势。传统的高光谱内窥镜通常需要光纤束通过内窥镜的工作通道来传输光线,这会限制内窥镜工作通道内可供其他医疗仪器使用的空间。而这种新设计将发光二极管直接置于内窥镜的前端,从而让工作通道能够空出空间用于手术工具或其他操作。该系统还允许医生根据与目标组织的距离,分别单独调节每个发光二极管的亮度。这种实时控制有助于避免因光线过强而导致的传感器饱和问题,以及因光线不足而产生的图像噪声问题。此外,由于组织仅短暂地暴露于每个波长下,这种方法可能与使用广谱白光的系统相比,能减少长时间光照可能造成的潜在损伤。技术创新与未来应用研究人员使用波长扫描的方法设计了他们的系统,即发光二极管按不同的波长依次照亮组织。这种方法在速度和高光谱分辨率之间找到了平衡。这种方法与其他高光谱成像方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些方法要么为了提高分辨率而牺牲速度,要么为了提高速度而牺牲分辨率。微发光二极管技术使该系统适用于医疗用途。这些微型发光二极管的尺寸小于 400 平方微米,可以安装在内窥镜尖端的电路板上,围绕着相机。这种紧凑的设计使得能够集成数十个发光二极管,而不会显著增加内窥镜的尺寸。能够定制用于成像的光谱带也是一项优势。医生有可能选择特定的光谱带进行成像。

  • 原文来源: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5-07-based-imaging-cancer-endoscopy.html
相关报告
  • 《基于石墨烯的生物传感器可以检测DNA癌症标记物》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20-03-31
    • 通过病人血液或血清的DNA癌症标记物可能通过基于石墨烯的生物传感器检测到,这可能会导致一段时间的液体活检。相反,在当今的设计中需要大量的DNA。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科学家进行了一项新研究,发现将石墨烯压碎后,会产生电子“热点”,使其对DNA的敏感度提高1万倍以上。 科学家们表示,褶皱石墨烯可用于多种生物传感应用,以实现快速诊断。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了他们的研究结果。 这种传感器可以检测到作为疾病标记的超低浓度分子,这对早期诊断很重要。它非常灵敏,成本低,使用方便,而且以一种新的方式使用石墨烯。 拉希德·巴希尔,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生物工程学教授 巴希尔还是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Grainger工程学院的院长。 虽然在核酸(如DNA或它的近亲RNA)中寻找癌症序列的迹象的概念并不新鲜,但这是第一个可以识别微量癌症序列的电子传感器,就像那些可能在患者血清中发现的序列一样,不需要额外的处理。 当你患了癌症,某些序列会过度表达。但是我们不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对某人的DNA进行测序,我们可以检测出那些特定的片段,它们是DNA和RNA中的癌症生物标记,从肿瘤中分泌到血液中。 Michael Hwang,本研究第一作者和博士后研究员,Holonyak微纳米技术实验室,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石墨烯是一种测量一个原子厚度的扁平碳片。这是一种低成本和著名的材料,用于电子传感器。但是到目前为止设计的核酸传感器需要一个被称为扩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RNA或DNA片段被分离出来,并在试管中复制几次。但这一过程耗时较长,容易出错。 因此,Bashir的团队着手提高石墨烯的传感能力,使样品无需直接放大DNA就可以进行测试。 其他几种提高石墨烯电子性能的方法都采用了精心设计的纳米级结构。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的研究团队并没有制造出独特的结构,只是将一张薄薄的塑料片展开,然后将石墨烯覆盖在上面,最后释放出塑料中的张力。这导致石墨烯卷曲并发展成一个皱巴巴的表面。 然后,研究人员测试了褶皱石墨烯在缓冲溶液和未稀释的人类血清中检测DNA和与癌症相关的microRNA的能力。研究小组观察到,与扁平石墨烯相比,这种褶皱石墨烯的性能提高了数万倍。 “这是迄今为止报道的对生物分子电检测的最高灵敏度。在此之前,我们需要样本中成千上万的分子来检测它。有了这个装置,我们可以检测到只有几个分子的信号。”“我原以为灵敏度会有所提高,但没想到会是这样。” 为了找出感知能力增强的原因,机械科学与工程教授纳拉亚纳·阿鲁鲁(Narayana Aluru)和他的研究团队利用全面的计算机模拟来分析褶皱石墨烯的电学特性,以及DNA如何与传感器表面进行物理通信。 研究小组发现,褶皱石墨烯中的空洞表现为电热点,同时充当了一个陷阱,拉出并保留RNA和DNA分子。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之一、研究生Mohammad heiran说:“当你将石墨烯揉皱并形成这些凹区时,DNA分子就会与石墨烯表面的曲线和空洞相吻合,这样更多的分子与石墨烯相互作用,我们就能检测到它。”“但当你有一个平坦的表面时,溶液中的其他离子更喜欢这个表面,而不是DNA,因此DNA与石墨烯的相互作用不大,我们无法检测到它。” 此外,当石墨烯被压皱时,在材料中产生的应变改变了它的电学性质,并产生了带隙——电子通过材料时必须克服的能量障碍。这种带隙使褶皱石墨烯对RNA和DNA分子上的电荷反应更灵敏。 这种带隙电势表明,褶皱石墨烯也可以用于其他应用,如纳米电路、二极管或柔性电子器件。 Amir Taqieddin,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研究合著者和研究生 虽然DNA被用于生物分子的折叠石墨烯敏感性的初步演示,但最新的传感器可以用于检测广泛的目标生物标志物。巴希尔的研究团队目前正在对传感器中褶皱的石墨烯进行小分子和蛋白质的测试。 “最终的目标将是为一种手持设备制造墨盒,这种设备可以检测几滴血液中的目标分子,例如,通过监测血糖的方式。”我们的愿景是用一种便携的格式快速测量数据。”Bashir总结道。 这项研究由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伊利诺伊州材料研究科学与工程中心提供资金支持。Aluru和Bashir还隶属于贝克曼先进科学技术研究所和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材料研究实验室。
  • 《探索 | 基于双光子荧光显微镜成像系统的快速、即时活检分析技术》

    • 来源专题:光电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husisi
    • 发布时间:2022-11-09
    •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基于双光子荧光显微镜(TPFM)成功设计了一种实时成像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对未经处理的新鲜组织活检,快速诊断非黑色素瘤皮肤癌。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的TPFM成像能够在几分钟内得出活检指标,通过该系统获得的组织学特征可与传统组织学相媲美。基于 TPFM 的成像系统也可用于诊断皮肤癌或者其他皮肤病。因为系统的即时性诊断,患者可以在确诊后及时得到治疗,无需长时间等候和复诊。 TPFM 使用的近红外光可以穿透人体组织,从而对形状不规则的活检组织快速成像,有效避免了传统检测技术繁杂的前期准备工作。系统所生成的图像不仅具有高分辨率,而且还能实现虚拟染色,从而便于观察。 图 基于双光子荧光显微镜系统的组织活检图像 传统的皮肤活检获得诊断结果通常需要几天的时间,相比之下,TPFM 成像系统可以同时对多个组织标本进行实时检测,实现快速诊断,能够有效抓住治疗时机,并且降低治疗成本。 Michael Giacomelli 教授表示,自从19世纪末以来,医院一直采用的是传统的活检方式,并且已经完成了数以亿计的活体组织检查。虽然传统的检测技术非常有效,但是速度却很慢。 在临床TPFM 测试中,研究人员使用波长为1040 nm的激光扫描组织标本,并以16 f/ps 的速度激发荧光。此时荧光团发射的荧光被分离并过滤为518- 558 nm和620- 680 nm波段。然后通过两个硅基光电倍增器分别检测两个荧光通道,它能够实现高速、高信噪比成像。 TPFM所使用的显微镜独立安装在一个不透光的外壳中,因此可以在有灯光的房间里进行成像。激光器、显微镜、控制器和计算机被集成在一起并安装在一个移动推车上。 为了比较 TPFM 与传统组织学诊断性能,研究人员对29例接受治疗的非黑色素瘤皮肤癌病变患者新切除的活检进行了测试。他们获得切除后组织切片的数字 TPFM 图像后与相应的H&E切片图像进行比较评估。其中12个共配对图像被用作训练集。15个图像经过皮肤病理学家评估后被用于蒙面评估,2组图像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在对15个已知的非黑素瘤皮肤癌活检进行测试时,该技术检测出基底细胞癌,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 100%,鳞状细胞癌的灵敏度为 89%,特异性为 100%。 研究人员表示,与冷冻切片或石蜡切片相比,TPFM 可以在2到3分钟内完成组织学评估新鲜组织标本,而且不需要组织病理学实验室或专业人员。虽然TPFM 相比其他荧光成像技术能够成像更深,但其仍然限制在大约100微米的组织内。然而,就像传统组织学那样,组织标本可以被分割成两部分平分或面包状,以暴露内部组织进行成像,从而消除了更深层成像的需要。 TPFM成像系统的尺寸比冷冻切片机更小,便于携带,与标准组织处理相比,减少了人员配置。这使得即使在资源匮乏的环境下,也可以实时、即时地对皮肤活检进行测试。而且它的成像是非破坏性的,染色剂通过石蜡化去除;因此,组织样本后续还可以进行组织学或免疫组化。 Giacomelli 认为该系统有望快速提供一系列疾病的活检结果。比如,在前列腺病例中,外科医生从x光片或核磁共振成像能够获得的有效信息非常有限。但是有了这项技术,为随时调整患者治疗方案提供了可能。 研究结果表明,TPFM 有潜力作为一种快速、即时诊断工具,不需要准备大量的组织样本或着专业的图像评估专业人员。尽管如此,仍有必要在更大的群体中进一步验证TPFM成像,以全面评估其诊断准确性。Giacomelli正与Sherrif Ibrahim教授合作进行一项200人的后续研究,使用随机抽取的活检样本。 Giacomelli 表示,他们目标是分析这项技术在实际情况中的应用效果。毕竟实际场景十分复杂,各种各样的情况都可能出现。如果想要保证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必须要确保不能混淆与癌症无关的东西。因为一旦开始对人们进行随机活检,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发现什么。 与此同时,Giacomelli 还参与了一项平行研究,他想要确认他开发的一种融合了 TPFM 和视频的新系统能否用于指导手术。该系统将组织被切除部位的 TPFM 图像叠加在网络摄像头图像上,将肉眼看到的图像与在幻灯片上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共同匹配。他提到,“通过这款系统,你可以展示切除的组织是什么样子的,以及肿瘤在切除部位的位置。然后可以将其映射到伤口中,以决定到底切除哪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