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CAI 50年来首位华人大会主席!张成奇教授当选》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zhoujie
  • 发布时间:2019-08-14
  • 昨日,IJCAI 2019公布了最佳论文奖和杰出论文奖获得者等一系列奖项,备受关注。新智元第一时间做了报道,详见《IJCAI最佳论文出炉!单设“中国AI”Panel,周志华带领AI人才争夺战》。

    此外,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和大家分享:IJCAI理事会决定,评选张成奇教授为2024年IJCAI大会主席。这意味着,IJCAI大会将迎来首位华人大会主席。此外,张成奇是继杨强和周志华后,进入IJCAI理事会的第三位华人。

    注:张成奇教授将担任IJCAI 2024的大会主席(Conference Chair),周志华教授将担任IJCAI 2021的程序主席(Program Chair),杨强教授是IJCAI 2019理事会主席(President, Board of Trustees)。

    张成奇于1982年3月获得复旦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3月获得吉林大学硕士学位,1991年10月获得昆士兰大学博士学位,随后获得迪肯大学理学博士学位(DSc-高级博士学位)。

    张成奇是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量子计算与智能系统研究中心主任和澳大利亚人工智能理事会主席。他还是澳大利亚计算机学会资深会员、IEEE高级会员,担任IEEE TKDE等国际期刊的副主编或特邀编辑。

    张成奇

    在从事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领域研究的30余年时间里,张成奇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他发表学术论文近300篇,出版专著6部,主编或参与编写著作有16部。根据当前Google Scholar统计,他的文章被引用总数达14334次,H-Index为48。

    此外,张成奇还是首位在 “国际人工智能杂志(Artificial Intelligence Journal)”发表论文的华人学者。

  • 原文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MTA0MTk1MA==&mid=2652051355&idx=2&sn=ac04d4fca65c323bd6652586a9f07a01&chksm=f120636ac657ea7c0c866657d38704810e1f83dc230eff66a31a0ce4394742d190ce6c345e4a&mpshare=1&scene=23&srcid=&sharer_sharetime=1565761963316&sharer_shareid=9e8fc1f0c4813654867c146bb6c9bb7e#rd
相关报告
  • 《重磅!IEEE迎来史上首位华人主席》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10-14
    • 近日,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公布美国马里兰大学终身教授刘国瑞(K.J.Ray Liu)当选为2021候任主席。据悉,刘国瑞是IEEE史上首位华人主席。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全称是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是一个美国的电子技术与信息科学工程师的协会,是世界上最大的非营利性专业技术学会,其会员人数超过40万人,遍布160多个国家。IEEE致力于电气、电子、计算机工程和与科学有关的领域的开发和研究,在航空航天、信息技术、电力及消费性电子产品等领域已制定了900多个行业标准,现已发展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国际学术组织。国内已有北京、上海、西安、武汉、郑州等地的55所高校成立IEEE学生分会。 这个在学术和产业界都颇负盛名的组织历史上曾有过不少知名主席,包括电话的发明者亚历山大·贝尔、惠普创始人威廉·休利特、“硅谷之父”弗雷德里克·特曼等。 刘国瑞出生于中国台湾地区,1983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90年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获得电子工程博士学位。 刘国瑞(Ray Liu)教授在信号处理与通信技术领域做出杰出贡献,出版高性能大规模信号处理、数字视频编码系统、超宽带通信、阵列信号处理与传感器网络、认知无线电组网与安全等专著10本。发表论文600余篇,H因子51,在信号处理、通信、信息取证学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他领导的信号处理研究在2009年IEEE 125周年被选为对人类将有重大影响的7大信息技术之一。他担任IEEE信号处理学会主席(2012-2013,当选主席2010-2011,副主席2006-2008),是亚太信号与信息处理协会创始人之一,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主编(2003-2005)(IEEE Signal Processing Magazine在Ray Liu教授领导下成为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方面的影响因子最高的期刊)。他是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会士和IEEE会士,欧盟欧洲研究委员会、芬兰科学院科学与工程技术评审组、澳大利亚国家科学与工程研究评审组成员和香港科技大学战略发展顾问委员会成员、西北工业大学顾问教授。
  • 《2020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公布!7位华人当选》

    • 来源专题:科技大数据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zhoujie
    • 发布时间:2020-04-26
    • 2020年4月23日,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公布了2020年新增院士名单,共有276 位艺术家,学者,科学家和领导人当选,其中华人学者7名。 据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官网介绍,美国艺术与科学院(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英文简写为AAAS),1780年5月4日由马萨诸塞州立法机构批准成立,是美国历史最悠久的独立学术团体和政策研究中心之一,首任院长为美国第一任副总统及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 1780年的建院章程规定了其宗旨:“弘扬学术,以增进自由、独立、良善之公民德行”。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长期从事广泛的、跨学科政策研究,主要关注领域有科学、技术、全球能源与安全、社会政策与美国制度、人文与文化、教育、艺术等。现共有院士4000多名,外籍荣誉院士600多名。他们中有250名诺贝尔奖得主和60多位普利策奖获得者。 本年度共有7位华人当选2020年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详细名单如下: 黄永刚,美国国籍,固体力学家。1962年11月生于中国北京,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欧洲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西北大学冠名讲席教授。黄永刚主要研究领域是材料和电子器件的力学行为,他和合作者共同开创了可延展无机电子器件领域,并创立了基于微观机制的应变梯度理论。 乔杰,1964年01月02日出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生殖医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现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常务副主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院长,年来一直从事妇产及生殖健康相关临床与基础研究工作。 叶小钢, 1955年9月23日生,汉族,原籍广东,出生于上海,是著名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第十二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全国文联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作曲系教授、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中宣部首届“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北京大学特聘驻校艺术家、中国人民大学特聘艺术教授、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会员。叶小钢是中国当代著名作曲家,是中国当代音乐的代表人物,为中国当代音乐的发展与世界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李录,喜马拉雅资本管理公司 马中佩(chung-pei ma),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天文学教授 孟晓犁,美籍华人,复旦校友,统计学家,哈佛大学Whipple V.N. Jones冠名统计学教授 Wang Fan 杜克大学,研究了从感知器官(如老鼠的晶须)到大脑目的地的神经回路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