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碳资产大脑”护航全球最大碳市》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7-22
  • 2021年7月16日,万众期待的全国碳市场鸣锣开市。

    开市一年,全国碳市场运行平稳有序,交易价格稳中有升,碳价处在合理区间。截至2022年7月14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达1.94亿吨,累计成交额84.92亿元,已形成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由湖北牵头建立的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简称“中碳登”),承担了碳排放权的确权登记、交易结算、分配履约等业务,相当于全国碳资产的“大数据中枢”和“底层数据库”。

    一年来,中碳登是如何服务于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运行的?未来又将如何护航全球最大碳市场?

    登记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

    碳排放权登记结算(武汉)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志祥表示,中碳登的核心任务是确保系统的安全稳定,为主管部门和控排企业提供优质服务。

    一年来,中碳登及时准确完成账户开立和配额分配。建立起专业化客服团队服务企业入市,2162家发电企业注册登记结算账户开户率达100%;在首个履约周期内,协助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发放碳排放配额逾90亿吨,登记资产总额超过5000亿元。

    确保交易结算安全高效。与12家结算银行对接,建立多方对账机制,自启动交易以来,未发生交易清结算异常情况。截至2022年7月8日,累计完成237个交易日的清结算工作,清算总额为169.81亿元。

    协助提升首个周期履约率。多渠道开展专题能力建设,实时跟进履约进度,做好各类服务支持,最终企业履约率达99.5%。

    持续开展系统运维优化。首个履约周期内,共完成126个系统既有功能优化和7个新增功能开发,注册登记结算系统生产环境累计完成12次版本迭代更新。自2021年5月12日正式上线运行起,系统无中断,连续安全运行408天,成为保障全国碳市场持续稳定运行的可靠基石。

    碳金融碳定价实现多项探索创新

    “依托健康平稳运行的市场,中碳登不断深化市场服务、积极拓展市场功能,有序开展创新探索。”陈志祥说。

    在碳金融制度规范上,编制上报了《碳排放权质押业务实施细则》和《碳排放权托管业务实施细则》,积极参与最高法关于碳排放权交易有关案件研究工作。

    在碳定价机制探索上,联合中债登、上清所、农业银行编制发布了“中债中国碳排放配额现货综合价格指数”“上海清算所中国碳排放权配额现货挂牌协议价格指数”“农银全国碳排放权质押价格指数”3个权威价格指数。

    在自愿减排上,中碳登出台了《全国碳市场配额自愿注销申请流程》,在其协助下,今年6月5日,全国碳市场首个自愿注销碳配额以实现大型活动碳中和的案例诞生了。

    一年来,中碳登携手行业伙伴,不断扩大绿色“朋友圈”,夯实全国碳市场之基——

    4月22日,湖北、福建两省“碳股东”牵手,为中碳登建立跨省联动和合作机制,打造统一生态要素资源市场积极探索;

    7月4日,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毕马威与中碳登在线上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等领域相互合作,全面支持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建设;

    7月13日,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碳登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双碳法治研究基地”,该基地将成为全国碳市场的重要制度研究平台和法律人才孵化中心。

    形成“一盘棋”双碳新格局

    华中科技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经济学院教授孙永平认为,中碳登是我国生态建设的重要成果,是我国履行“碳达峰”“碳中和”国际承诺的重要基础设施。运行一年来,中碳登以无差错、零投诉、全力推进的态度和成绩,保障了全国碳市场平稳高效运行。同时,中碳登积极谋划立法和碳金融建设,在积极完善中国碳市场体制机制上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中碳登的推动下,武昌区还积极申报了气候投融资试点并通过评审。”孙永平表示,一批金融机构纷纷选择在武昌、武汉落户和集聚,这对湖北建设碳金融中心,打造特色“双碳生态圈”,培育绿色经济增长点将起到重要作用。

    随着全国碳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准备工作正式启动,中碳登又将如何推动全国碳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陈志祥介绍,中碳登将参考国际成熟碳市场体系,推动碳减排、碳汇登记、监督和管理过程中的统一核算和登记,逐步建立企业级、地区级碳账户,针对各类碳减排行为形成统一登记制度,推动碳交易市场、绿色电力市场、用能权市场、排污权市场等环境要素市场有序衔接,形成“多个交易机构,一个登记机构”的格局,更好服务于各个省份、各个地区的“碳达峰”“碳中和”进程,助力形成全国一盘棋的双碳发展新格局。

相关报告
  • 《湖北加快建设全国“碳中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5-03-14
    • 3月11日,《湖北建设全国碳市场中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通过省政府网站公布,明确提出湖北将加速打造全国碳市场中心。据悉,湖北碳市场将逐步降低纳入门槛,未来酒店、港口等行业有望进入碳市场,甲烷等温室气体也将纳入交易,继续为全国碳市场探路。 3月11日下午3时,全国碳市场准时收盘。当天,市场成交总量为21万吨二氧化碳,成交均价为每吨87.38元。 全国碳市场中心意味着什么?碳排放权交易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黄锦鹏解释,这意味着这里是政策创新的策源地、碳价格的发现中心,也是碳市场基础和延伸服务的供应中心,更是全国低碳产业的集聚区。 如何建?省生态环境厅气候处二级调研员雷晓介绍,《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全国“碳中心”的五大重点任务:夯实中碳登登记结算中心地位、打造碳交易创新策源地、构建规范高效的涉碳要素平台、加快推进低碳产业集聚区建设、提升湖北碳市场影响力。 《实施方案》明确,湖北碳市场纳入门槛将从年温室气体排放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降低至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时,逐步将非工业领域行业纳入区域碳市场,覆盖的温室气体种类扩展到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董事长张选强介绍,将分步调低门槛,按照“成熟一个、纳入一个”的原则,逐步将数据中心、建筑(酒店、商超等)和交通行业(物流、船舶、港口)等非工业行业纳入湖北碳市场;研究推动将甲烷等温室气体纳入湖北碳市场配额管理范围。 《实施方案》还提出,支持中碳登打造全国碳市场数据存储和计算中心,保障全国碳市场数据安全;推动组建武汉碳清算所,为全国碳市场参与主体提供清算服务。 宏泰集团副总经理兼中碳登董事长尹俊介绍,中碳登持续护航全球最大碳市场。截至3月10日,中碳登已管理全国2600余家企业账户,累计发放碳配额242亿吨,资金清算突破867亿元。 当前,宏泰集团正着手建设全国碳市场大数据中心,巩固中碳登核心枢纽地位,助力碳金融业务扩面增效,推动设立绿色低碳产业联盟,构建碳足迹、碳核算等全业态碳服务生态圈。
  • 《湖北绿色低碳发展基金成立》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7-23
    • 7月20日,中国诚通与湖北省共同发起的湖北绿色低碳发展一期股权投资基金在湖北武汉正式成立。 基金规模20亿元,由中国诚通、湖北宏泰集团、湖北省政府引导基金和武汉市黄陂区共同发起成立,中国诚通所属诚通通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基金管理人和执行事务合伙人,基金将以母基金加直投的方式,重点投向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基建、环境保护等绿色低碳产业。该基金的设立是通盈基金主动作为,充分发挥自身在绿色低碳领域投资优势,开拓公司新业务增长曲线的重要实践,是继国有企业土地资产盘活专项基金落地后,公司业务转型升级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据悉,湖北作为全国最早开展碳交易试点的省份,现已成为全国七大区域碳交易市场中交易规模最大的市场,累计成交金额超过90亿元,2021年中碳登落户湖北,进一步彰显出湖北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中的引领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