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匈牙利研究人员为研究重症新冠肺炎患者是否会产生抗心脏自身抗体而进行了一项临床试验。研究人员招募了104名新冠肺炎患者,40名患有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力衰竭患者和20名患有严重主动脉瓣狭窄的患者作为对照。使用人类心脏匀浆作为诱饵,测试患者的抗心脏自身抗体。在重度新冠肺炎患者中,68%(104例中的71例)检测到抗心脏自身抗体。总的来说,39%的新冠肺炎患者具有抗心脏IgG自身抗体,而51%具有IgM同种型抗心脏自身抗体。22%的病例中观察到IgG和IgM抗心脏自身抗体,38%的新冠肺炎患者靶向多种心脏抗原。这些抗心脏自身抗体靶向多种心肌蛋白,没有明显的选择性。与对照组相比,心力衰竭患者(扩张型心肌病)IgG自身抗体的发生率相似,而IgM自身抗体的出现率显著降低。与新冠肺炎患者相比,晚期主动脉瓣狭窄患者的IgG和IgM型抗心脏自身抗体数量显著降低。此外,研究人员检测了7名新冠肺炎患者在住院治疗期间的抗心脏自身抗体谱变化,发现这些抗心脏自身抗体的存在不影响临床结果,并且在65岁以上老年人和小于65岁的患者之间,自身抗体的患病率没有差异。大多数住院的新冠肺炎患者产生新的抗心脏IgM自身抗体,还可重新激活IgG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可能会促进自身免疫反应,从而使新冠肺炎后的康复变得复杂,导致新冠肺炎急性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