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计量创新和研究计划(EMPIR)项目聚焦欧洲半导体制造缺陷的早期识别》

  • 编译者: 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10-15
  • 消费电子、创新量子技术及物联网应用均以半导体为基础,其中纳米尺度电学特性的可靠表征对欧洲创新体系与竞争力具有关键意义。通过这些特性的测量,可有效评估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的核心性能参数。

    已完成的EMPIR项目"工业纳米电学计量(项目编号20IND12,Elena)"首次实现了该类测量的可溯源性并明确不确定度范围。项目开发测试了具有成本效益的仪器设备、开源鲁棒建模软件,以及首批直流至GHz频段的"实验室外"参考标准,同时建立了可靠的校准方法并制定了采用简化不确定度预算的实践指南。

    该项目成功提升了工业环境下纳米级电学测量的用户友好型不确定度量化能力,优化了校准标准品的设计,引入并量化了直流电阻/电流及高频阻抗的新参考标准,同时评估了椭圆偏振法等标准样品特性表征新方法。

    实践指南

    项目期间编写的校准与不确定度量化实践指南已在Elena网站开放获取:

    《导电探针原子力显微镜(C-AFM)电阻与电流校准测量规范指南》

    《扫描微波显微镜(SMM)导纳校准测量规范指南》

    标准与规范文件

    项目所有数据、操作规程及不确定度示例均已被纳入标准体系,联盟在此期间推动启动了两项IEC标准项目:

    IEC TS 62607-10-1 《纳米制造-关键控制特性-第10-1部分:纳米电子产品-阻抗:扫描微波显微镜法》;

    IEC TS 62607-10-2 《纳米制造-关键控制特性-第10-2部分:纳米电子产品-电阻:导电探针原子力显微镜法》。

    商业化应用

    工业制造商(包括布鲁克、CSI、NanoSurf、帕克系统)已使用本项目开发的混合校准样品对其导电原子力显微镜进行测试,确认该类样品适用于设备校准。根据厂商反馈及合作机构的进一步测量结果,项目组重新设计并制备了新型校准样品。该样品现由LNE实现商业化,可将C-AFM测量的电阻验证范围扩展至1kΩ-10TΩ,电流验证范围扩展至10fA-10μA。经校准后,用户可在相同电阻/电流范围内获得高精度C-AFM测量数据。

    该样品核心特征包括:

    配备两组平行铂电极,可在单次扫描中覆盖两个电阻/电流量程;

    设置三组"短路(SC)"电极,支持探针电阻原位测量。

    需特别说明的是,本项目首批混合校准样品已助力合作单位验证其自主研发的宽量程电流测量设备(WiCMD)性能,该设备目前正处于商业化进程。

    工业制造商MC2现已将本项目开发的扫描微波显微镜改进型电容校准套件投入商业化生产。新型校准套件具备更宽电容测量范围(300aF至39fF),并将总不确定度优化至1.2%-1.9%,较原有水平提升两倍。此项改进主要源于尺寸测量不确定度的降低以及耗尽电容对总不确定度影响的减小。

    此外,瑞士计量院(METAS)提供全套商用标准件组合,包含:

    fF级电容标准;

    最高960Ω电阻标准;

    最高1.15nH电感标准;

    本项目合作伙伴开发的软件定义无线电(SDR)正与制造商推进商业化进程。Nanosurf公司现已供应多款采用本项目验证电子系统的扫描微波显微镜(SMM)机型。

    项目负责人、法国国家计量实验室(LNE)的Fran?ois Piquemal表示:

    "本项目实施期间,联盟内部建立了紧密、高效且充满激情的合作关系,并与利益相关方、制造商及工业合作伙伴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互动。借此契机,项目通过填补校准与溯源基础设施的空白,推动纳米级电学测量从重复性差、精度有限的现状向可溯源性测量转变,实现了该领域广泛应用领域的里程碑式进展。项目论证了计量实验室外的用户也可采用C-AFM和SMM技术,通过明确定义的校准程序实现可溯源、可量化的测量。我们期待项目成果将为提升欧洲半导体行业的创新力与竞争力提供重要支撑。"

    本EMPIR项目由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与创新计划及EMPIR参与国共同资助。

相关报告
  • 《欧洲计量创新和研究计划(EMPIR)项目助力推出全球首款自给式便携露霜点校准仪》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5-05-09
    • 高性能的光学方法将服务于湿度测量供应链。 在超纯工艺气体(如氩气、氮气和氢气)中,痕量水分是最大的基质污染物。它会影响使用这些气体的产品质量。尽管超纯气体的生产服务于许多关键技术领域,如高价值半导体制造和制药,但在本项目之前,痕量水分测量在相关范围和基质气体中仍然缺乏计量可追溯性。 最近完成的欧洲计量创新和研究计划(EMPIR)项目“超纯工艺气体中的痕量水分计量”(20IND06,PROMETH2O)致力于填补计量可追溯性方面的知识空白。该联盟开发了可追溯且改进的光学测量方法,用于测量超纯工艺气体生产中仅几亿分之一的痕量水分污染。 世界首款 该项目的研究使合作伙伴Qrometric能够以其霜点发生器达到前所未有的精度,验证温度低至-100°C的霜点,而此前没有任何商业便携式校准仪覆盖这一温度范围。该霜点发生器系统是世界上首款自给式便携露/霜点校准仪,可在现场提供测量可追溯性。 现在,用于湿度传感器和分析仪的现场校准仪器首次问世。该仪器的校准温度测量范围为-100 °C至0 °C,精度在0.5 °C至0.05 °C之间,能够在比大多数主校准标准更低的温度下进行测量。 这一进步将有助于提高痕量水分测量的准确性,支持欧洲战略部门(如微电子和能源气体)减少浪费,并为制药业提供更好的生产环境。 来自意大利国家计量研究院(INRIM)的项目协调员Vito Fernicola表示: “PROMETH2O项目成功解决了超纯气体中痕量水分污染计量可追溯性方面的关键问题。通过开发经过验证的方法并支持QROMETRIC公司推出低霜点发生器(LFPG),该项目实现了在-100°C霜点下对湿度传感器进行准确的现场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这款世界首创的仪器代表了该领域的一项重大进展,因为它可以在痕量水分水平(十亿分之几)直接校准传感器和分析仪,极大地提升了工业校准系统的先进性。 改进后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将提高微电子和制药等行业的质量控制水平,从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这一成就凸显了欧洲计量研究在支持行业需求方面,通过高精度测量解决方案所产生的影响。” 该EMPIR项目由欧盟的“地平线2020”研究与创新计划以及EMPIR参与国共同资助。
  • 《欧洲计量创新与研究计划(EMPIR)项目利用双光子光束实现了最佳的光学分辨率》

    • 编译者:李晓萌
    • 发布时间:2024-06-12
    • 500年来,光学分辨率一直受到物理条件的限制。现在,一个EMPIR项目将这一理论推向了终极量子极限。 高科技部门越来越多地在纳米尺度上工作。作为一种测量工具,光学系统具有速度快、非侵入性和可靠性等优点,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 传统的基于光学的测量系统通常不具备所需的空间分辨率或灵敏度,限制了该领域的创新。 尽管经典光学测量是多么复杂或精密,但目前的最大分辨率与所用光的波长(λ, λ)有关。对于基于空气的测量,这相当于光波长的一半左右(~ 1/2 λ)。提高分辨率和看到更小细节的一种方法是使用波长很短的光——比如紫外线。然而,短波长的光只有很小的穿透深度(~ 100nm),并且由于紫外线与氧气相互作用,需要真空条件。此外,传统测量的另一个基本限制是直接来自光源的随机噪声,这可能会影响样品特征的最终识别,如形状、对光的透射或厚度。 现在已经完成的项目光-物质相互作用用于光学计量超越经典空间分辨率极限(17FUN01,成为)已经使用基于量子的技术来提高超过?λ极限的空间分辨率和对样品特征的灵敏度。 项目的影响力 向量子极限的分辨率 成像的主要障碍是所谓的“散点噪声”,这是一种与光本身的量子涨落基本相关的随机噪声。如果撞击探测器的光子数量过低,那么信号就无法与随机或随机噪声区分开来——因此图像等数据就无法分辨。 该项目利用双光子束将这些测量推向了终极量子极限。一束用于探测物体,而另一束用于测量随机但相同的噪声。从信号路径中减去噪声路径可以实现亚粒子噪声分辨率——该项目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并将这些测量推向了使用双光子光束的极限——具有迄今为止实现的每个光子的最佳灵敏度。参与研究的Ruo-Berchera博士评论说:“这可以应用于光敏或光反应生物或材料样品的增强想象。”本文描述了双光束在量子极限处光损耗的无偏估计。这是该项目同行评议的47篇论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篇,其中包括一篇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的关于光子纠缠和时间旅行的论文,以及一篇关于光学活性钻石缺陷中用于量子增强成像等领域的新型单光子发射器的论文。 散射到弱区之外 物体散射电磁辐射(如光)的方式可以用来检索未知物体的形状或物理特性。对于散射较弱的小粒子,数学上的玻恩级数可用来检索其形状或物理性质。当颗粒变大或强烈分散时,这种方法就开始失效。这种形式的“逆问题”——从原因(粒子从物体散射)中计算出结果(图像)——通常也太复杂或计算成本太高。 正如发表在《Physical Review Research》期刊上的文章所描述的那样,该项目通过使用pad<s:1>近似值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作为Born系列应用程序的重要构建块。 超过半λ限制的分辨率(超分辨率) 对尖端增强光致发光(TEPL)技术进行了改进,使其能够用于高分辨率成像,表明TEPL所获得的空间分辨率可以比激发波长(~ 1/25 λ)小20倍以上。 在INRiM项目中,意大利国家计量研究所开发了融合经典和量子方法的可能性,可以进一步改进显微镜技术,并在生物成像中具有潜在的重要应用。INRiM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提供一个原理证明。 最后,为了支持用户使用与项目中开发的时域有限差分(FDTD)计算相关联的开源软件,已经公开提供。 该软件代码是一个严谨而强大的纳米级光学器件建模工具,适用于亚波长光栅散射的建模,并与有限元方法(FEM)建模结果进行了比较。关于对比的注释可以在这里找到。 在be项目中进行的工作将帮助欧洲光电子工业以改进的方式表征材料,例如纳米产品,并帮助开发新的新兴市场机会,特别是通过使用功能纳米光学材料提供的新机会。 该EMPIR项目由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与创新计划和EMPIR参与国共同资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