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轧和热处理TRIP钢的直接淬火工艺的组织和力学性能》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 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07-31
  • 在本研究中,一个热轧和热处理的跳闸钢(fe0.25c - 1.23si-2.09mn - 2.92al wt %)是由一个简单的过程成功产生的,其中包括临界热处理(IHT),然后是直接淬火,没有贝氏反应步骤。研究了热轧薄板和热处理板的微观结构,并与热处理板的力学性能有关。观察到δ-ferrite是保留的凝固阶段,仍然作为一个稳定的阶段期间处理的合金设计的不同阶段,包括~ 3 wt %。带状结构得到as-hot-rolled表和热处理。770 - 820°C的微结构热处理板由δ-ferrite,残留奥氏体(RA),α-ferrite和马氏体。根据合金的设计和直接淬火工艺,在热处理板上得到了约20 - 30%的RA体积分数。780°C热处理表表现出一个优秀的抗拉强度和总伸长880 MPa和28%,分别。

    ——文章发布于2017年8月15日

相关报告
  • 《轧制温度对18%锰钢/trip钢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郭文姣
    • 发布时间:2017-11-04
    • 研究了铁-18mn-0-6c和铁-18mn-0.4 C钢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在773-1373 K的温度下,其总收缩率为60%。在773-1073 K温度下的热轧导致的晶粒结构被压扁,横向晶粒尺寸为7米,而在1073-1373 K的热轧则伴随着动态的再晶化,导致几乎相同的晶粒,其大小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滚动温度下降时,内部应力和相应的位错密度增加。含碳量高的钢在轧制后表现出较细的晶粒和较高的位错密度。从1373克到773克的滚动温度下降,使产量从大约300-400 MPa增加到850-950 MPa,而最终的抗拉强度从1000-1100 MPa增加到1200-1300 MPa(更高的强度对应于更高的碳含量)。另一方面,总伸长率从约数下降。在铁-18mn-0-6c钢中,在铁-18mn-0-0.4 C钢中,有85%的钢用于批准。这两种钢的轧制温度从1373克下降到773 K。在室温下拉伸行为的差异主要是由于变形机制的变化。也就是说,在两种钢的张力下,两种金属都是机械的,而-马氏体的形成是在铁-18mn-0.4 C钢中进行的。 ——文章发布于2017年12月21日
  • 《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一种新型中碳贝氏体钢淬火和动态分区(q-dp)过程》

    • 来源专题:纳米科技
    • 编译者:chenfang
    • 发布时间:2016-03-21
    • 该研究显示一种新的淬火和动态分区(q-dp)一0.3c-1.4si-1.8mn-1.3cr-0.3mo的过程(wt%)对开发贝氏体钢及材料组织和性能具有重大的影响。结果表明,该q-dp处理钢的组织为贝氏体、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它具有更好的结合强度(1500兆帕以上),总延伸率(17%以上)和冲击韧性(90 J)。在不同的q-dp过程中,250°C q-dp工艺处理的样品具有最好的结合强度(1519 MPa),延展性(21.3%)、强度、延伸率产品(PSE,32.4 GPA %)和最大冲击韧性(108 J),淬火-分配(Q&P)过程和其他q-dp过程。此外,加工硬化行为的Q和P和q-dp样品进行了测试。应力-应变曲线表明,Q & P和250°C q-dp处理的样品表现出较大的均匀伸长率和,以及n的值计算出样品分别为0.109和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