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多国争相发力氢能产业》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1-02-24
  • 近日,麦肯锡发布报告称,受益于政策激励及相关技术的发展完善,欧洲的氢能项目数量及投资规模都将迎来较大提升。业内普遍认为,现阶段,欧洲各国正竞相扩大氢能的发展规模,以实现气候目标,尽管挑战仍存,但氢能已被欧洲各国视为能源转型的关键,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多国制定氢能规划

    麦肯锡的报告称,在全球已宣布的228个氢能项目中,有126个位于欧洲,其中大多数将于未来10年内推出。该报告认为,如果所有计划中的项目都能最终落实,那么未来10年全球氢能投资将超过3000亿美元,约占能源领域总投资的1.4%,其中欧洲约占45%。

    据了解,一直以来,氢能始终是欧盟未来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发力领域之一。根据欧盟最新发布的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欧盟的碳减排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5%以上,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德国《经济周刊》报道称,欧盟将在未来25年投入4700亿欧元用于发展氢能等清洁能源,以便抓住氢能产业发展机遇,进一步实现气候目标。

    去年7月,欧盟委员会推出欧盟氢能战略,将“绿氢”作为欧盟未来发展的重点。作为氢能战略的一部分,欧盟委员会还联合相关企业、民间机构、投资银行等共同成立了“清洁氢能联盟”,旨在为氢能提供投资、推动技术合作。

    欧洲各国也纷纷行动,2020年6月,德国推出国家氢能战略,确认“绿氢”的优先地位,提出至少投入90亿欧元发展氢能。去年9月,法国发布“国家氢计划”,拟在10年内向氢能研发和相关工业投入72亿欧元。随后,西班牙也发布了国家氢能路线图,宣布将在2030年建成4吉瓦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

    截至目前,欧洲多国已纷纷制定并实施“氢能规划”,欧盟发展氢能的队伍仍在不断扩大。彭博新能源财经能源转型政策分析师Emma Champion表示,如果欧盟各国都能够完成各自的规划,欧洲将实现其在氢能领域的发展目标。

    全方位扩大产业规模

    国际氢能委员会执行主任Daryl Wilson表示,欧洲氢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应归功于对供应链和氢燃料车等项目的早期投资,以及气候变化政策的有效实施。

    事实上,面对能源转型及气候目标压力,欧洲的相关能源企业早已开始布局,希望成为氢能源供应商。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提出计划,扩大“绿氢”生产规模。英国储能和清洁燃料公司ITM Power也表示,将与丹麦风电巨头沃旭能源合作生产“绿氢”。此外,德国西门子能源近日也宣布,将继续淘汰化石能源等核心业务,大力发展“绿氢”等脱碳业务。

    在氢能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欧洲部分国家也已制定了明确的加氢站建设目标。根据德国加氢站运营商H2 MOBILITY的最新统计,截至今年2月,欧洲已拥有商业化运营加氢站200座。其中,德国已建成约100座,并计划到2023年,共建成400座加氢站。法国则在其《面向能源变革的氢能发展计划》中提出,到2028年力争建成400到1000座加氢站。

    除了加氢站,解决氢储运问题的输氢管道也在陆续规划建设。去年7月,欧洲11家天然气公司联合发布氢能基础设施主干网络研究,旨在解决欧洲在氢能产业发展中的氢源及氢储运难题。

    欧盟委员会副主席Margrethe Vestager表示,研发氢能相关技术、开发必要的基础设施,将帮助欧盟更好地完成“2050年前气候中和”的目标。“没有哪个国家、企业能够单独完成这个目标,必须要跨国的合作、大规模的公共和私人投资才可以实现。”Vestager补充称。

    保留“蓝氢”引批评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欧盟的氢能战略中,利用化石能源制造并同时配以碳捕获技术的“蓝氢”在中短期内仍有发展空间。 业界普遍认为,由于欧盟范围内暂无大型设施可以储存被捕获的二氧化碳,因此,欧盟氢能战略中保留“蓝氢”发展空间的做法“令人担忧”。

    欧洲太阳能发电公司政策总监Aurélie Beauvais表示:“欧盟氢能战略的推出是整个欧盟向绿色发展迈出的重要一步,但只有通过可再生能源生产出的氢才是帮助整个欧洲实现脱碳目标的最有效的方式。”

    独立气候变化智库E3G的高级政策顾问Lisa Fischer也指出:“欧盟提出氢能战略能够为实现净零排放目标提供机会。然而,保留‘蓝氢’发展空间将为利用化石燃料制氢敞开大门,这不利于彻底消除化石能源带来的不良影响。”

    除此之外,“绿氢”高昂的生产成本也亟待解决。根据欧盟委员会的估算,目前“绿氢”的生产成本约为每公斤3-5.5欧元,远高于“灰氢”的每公斤1.5欧元。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经济学者克拉维特尔表示,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内不能通过技术改进,降低“绿氢”的生产成本,而必须依靠长期投资扶持,欧洲氢能经济的发展将遇到阻碍。

  • 原文来源:http://www.cnenergynews.cn/
相关报告
  • 《西班牙发布国家氢能路线图,正式加入欧洲“氢能联盟”》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0-10-21
    • 日前,西班牙政府发布国家氢能路线图,并宣布将在2030年建成4吉瓦可再生能源制氢产能,正式加入欧洲发展氢能产业的联盟。 未来10年投资超百亿美元 根据西班牙政府发布的氢能路线图,未来10年里,西班牙将向氢能领域投入89亿欧元,约合105亿美元。西班牙计划将其中25%的绿氢用于工业领域,包括推动氢燃料公交车、轻型及重型交通工具发展,同时也将开发两条商业用途的氢燃料火车线路、在该国本土前五大机场以及交通枢纽安装氢动力机械,并将建设至少100座加氢站。 西班牙能源部部长Sara Aagesen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可再生能源制氢的市场竞争已经变得越来越激烈。西班牙拥有足够的潜力,可以利用低廉的可再生能源制氢,进而成为绿氢市场中的重要参与者。 据Sara Aagesen透露,目前西班牙政府尚未确认将如何筹集所承诺的89亿欧元投资,不过,预计其中部分将通过公共募资获得。 另据彭博社报道,根据西班牙政府公布的计划,西班牙将出台60项氢能发展相关措施,以推动建设该国氢能全产业链。据了解,目前,西班牙已经开始针对不同能源制氢成本进行测算,并将每3年进行一次评估。 Sara Aagesen指出,西班牙政府希望将所有新建电解水制氢设备都布置在此前关停的各行业工厂原址,以确保符合欧盟提出的相关转型政策,从而有助于获得欧盟绿色经济复苏基金的支持。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扩大绿氢产能的关键仍在于电解槽的应用。目前,西班牙电解水制氢的总装机量约为2.7兆瓦,按照西班牙政府规划,西班牙最终将建成单机装机高达100兆瓦的大型电解槽。 力求成为欧洲“绿氢库” 彭博社撰文指出,西班牙作为欧盟成员国,此次出台氢能相关路线图,正是为了响应欧盟此前提出的气候目标。 一直以来,氢能始终都是欧盟未来降低碳排放的主要发力领域之一。根据欧盟最新发布的碳减排目标,到2030年,欧盟的碳减排量将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5%以上,同时也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西班牙能源部在一份声明中强调,到2030年,西班牙生产绿氢的装机量将达到4吉瓦,而欧盟同年的氢能目标为建成装机40吉瓦的绿氢生产工厂,西班牙的氢能目标已达到了欧盟目标产能的1/10。此外,西班牙还将在2024年前建成300—600兆瓦装机的氢能生产基地。 据悉,目前西班牙油气巨头雷普索尔已公布计划称,将利用绿氢作为原料,在其位于西班牙北部的炼油厂开启化工合成项目。 根据西班牙政府规划,中短期内,西班牙将专注于本土工业交通领域的减碳工作;而从长远来看,西班牙则力争成为欧盟主要的绿氢出口国。 据了解,西班牙可再生能源禀赋丰厚,目前风电、光伏、生物质发电以及水电等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已达到61.2吉瓦,西班牙计划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装机总量在此基础上翻倍。欧洲媒体Euractiv撰文称,西班牙发展良好的天然气储存和运输系统,加上充足的阳光和多风的山坡使其具备了绝佳的可再生能源制氢优势。 在彭博新能源财经能源转型政策分析师Emma Champion看来,根据各国发布的氢能路线图,到2050年,西班牙将有望出口绿色氢气至德国等多个市场。 欧盟发展氢能队伍逐渐壮大 西班牙公布氢能路线图令欧盟发展氢能的队伍再次壮大。此前,法国已经发布氢能路线图,计划未来10年投入70亿欧元,完成6.5吉瓦可再生能源制氢装机;德国也发布目标称,将于2030年完成5吉瓦绿氢装机,并承诺在未来20年里向氢能领域投入90亿欧元。 Emma Champion认为,如果欧盟诸国都能够完成各自的规划,欧洲将大有希望实现其在氢能领域的发展目标。从欧盟层面来看,欧盟委员会尽管已经宣布将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发展,但考虑到短期内的可行性和成本因素,欧盟委员会也表示,将对使用低碳手段从化石能源中制氢这一方式表示支持。 根据BNEF发布的数据,一旦绿氢完全替代了化石能源,到本世纪中叶,钢铁、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碳排放量预计将降低30%以上。然而,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一设想如果没有各国政府部门的支持将难以实现。如果全球氢能行业要实现有效扩张,到2030年,这一行业所需的补贴规模将达到1500亿美元;而到2050年,如果要实现氢能供给全球24%的能源需求,针对这一行业的投资额则需达到11万亿美元。 Sara Aagesen表示:“氢能产业的发展前路仍旧十分漫长,希望各国的刺激政策能够提供有效助力。我们认为,全球各国不会放缓出台氢能战略,因为如果没有可再生能源制氢,很多行业很可能将难以完成减碳目标。”
  • 《海湾多国加快发展氢能产业(国际视点)》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4-01-02
    • 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和迪拜水电局近日开展合作,在迪拜世博城开设中东首个绿氢燃料站“未来服务站”。(见图,本报记者管克江摄)阿联酋国家石油公司首席执行官赛义夫·法拉西在揭幕仪式上表示,氢能产业在迪拜迈向绿色经济进程中将发挥关键作用。阿联酋政府不久前正式发布国家氢能战略,计划到2031年使该国绿氢产能达到每年50万吨、蓝氢产能达到每年40万吨。 当前,阿联酋、沙特阿拉伯和阿曼等海湾国家纷纷出台政策举措,加快培育氢能产业,为实现能源转型和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探索路径。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近期宣布,已启用位于阿联酋马斯达尔城的高速加氢试验站,这是该地区首个集制氢加氢于一体的高速绿色加氢试验站。2023年11月28日,威驰腾(福建)汽车有限公司与阿布扎比市政和交通部下属的综合交通中心开展合作,为阿联酋交付了该国首辆氢能巴士。阿联酋能源与基础设施部部长苏海勒·马兹鲁伊表示,氢能将在全球能源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国家氢能战略有助于阿联酋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并加速氢能经济发展。 沙特“2030愿景”提出到2030年实现年产400万吨氢的目标。根据计划,沙特将投资1万亿沙特里亚尔(1沙特里亚尔约合1.89元人民币)生产清洁能源,以有竞争力的价格生产绿色钢铁、绿色铝等产品。据《海湾时报》报道,沙特还将投资84亿美元,在红海边的新未来城建设大型绿氢制造工厂。该工厂2026年建成后,有望日产600余吨绿氢。2023年10月,沙特铁路公司与法国阿尔斯通合作开设的首列氢能客运列车在沙特首都利雅得试运行,这是氢能列车技术首次进入中东和非洲地区。 阿曼也制订了雄心勃勃的氢能发展计划。2022年,阿曼提出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并将发展氢能作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计划到2030年每年至少生产100万吨氢,到2050年达到850万吨。2023年8月,阿曼的马斯喀特苏丹卡布斯港迎来了世界首艘液化氢运输船“水苏边疆”号,该船被视为促进氢气领域研究与开发的实验平台;10月,阿曼宣布将在杜库姆经济特区建立绿色加氢站试点项目,包括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生产可再生能源及绿氢、建设加氢站,以及运行由绿氢燃料驱动的车辆。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认为,到2030年,阿曼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绿氢出口国之一。 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肖晋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海湾国家发展氢能独具优势,一是清洁能源资源丰富,根据测算,该地区风电、光伏发电可开发装机容量分别超过75亿千瓦和1600亿千瓦;二是地理区位优势明显,且具有良好的能源商品贸易基础设施和结算体系,对现有油气储运设施进行改造即可适应绿氢等产业发展,绿氢或氢衍生品向欧洲、东亚等用能中心出口具有优势。 肖晋宇表示,海湾国家将在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的同时,带动清洁能源发电、电制氢、绿色化工等产业链协同发展,实现能源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维持其全球能源中心地位,并促进经济多元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