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双碳战略 | 长扬科技发布“挖矿”治理“三位一体”解决方案》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 guokm
  • 发布时间:2022-01-25
  • 1月10日,为有效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带来的风险隐患,进一步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的决定》,重点提及虚拟货币挖矿的全链条治理工作。该决定明确指出发改委将以产业式集中式“挖矿”、国有单位涉及“挖矿”和比特币“挖矿”这三个方面为重点开展全面整治。长扬科技快速响应,紧跟国家政策,针对大中型工业企业及集团客户应对挖矿行为预警难,定位难,防控难等特点,发布“挖矿”治理“三位一体”解决方案。

    1“挖矿”背景及风险分析

    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数据,截至2021年5月17日,全球仅比特币"挖矿"的年耗电量大约是1348.9亿度。

    整个虚拟货币挖矿带来的耗电量正在爆炸式增长。此前,这些"矿场"大多集中于我国,对能源供给带来巨大压力。这与我国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相悖。

    |同时,这些“挖矿”木马及病毒攻击极易造成内网资产出现故障,如网络阻塞、蓝屏宕机等现象,直接威胁工控网络生产环境稳定运行。同时挖矿木马的远程控制和窃密功能对外部攻击者敞开了通道,极有可能被后续网络攻击利用,执行勒索、定向破坏等恶意目的,同时持续产生海量告警事件对其他网络攻击活动形成一定掩护作用,容易干扰其他威胁分析研判,因此急需快速治理集团信息与工控网络中活动的挖矿病毒。

    虚拟货币“挖矿”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大,对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不具有积极的带动作用,加之虚拟货币生产、交易环节衍生的风险越发突出,其盲目无序发展对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节能减排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推动节能减排、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2“三位一体”解决方案

    2.1 企业防护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现代企业、机关单位的发展已经和网络密不可分,与此同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当前网络安全管理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近年来网络安全事故不断上升,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原因都是企业自身安全防护不到位、网络安全概念认知不足而导致的。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保障网络安全是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升客户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针对企业自身的“挖矿”治理,长扬科技安全团队已对多种主流的挖矿病毒及木马进行采样分析,并对其工作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挖矿”病毒及木马提出信息网+工控网“全面检测、闭环处置、立体防护”三位一体的解决方案。

    针对“挖矿木马”的活动特性,从木马远程控制服务器、协同挖矿的“矿池”、挖矿工具“矿机”流量等特征进行精准识别,形成已感染挖矿木马处于失陷状态的资产列表,逐一进行通报处置跟踪,并利用平台流量历史记录对挖矿木马的异常行为进行追溯分析、处置,提升全网立体防护能力。

    2.1.1 IT+OT网全面检测

    (一) 主机(探针+主机卫士)+智能采集器精确定位

    通过部署长扬科技主机(探针+主机卫士)+智能采集器结合AI智能识别定位技术,对于存在恶意软件自动化传播过程中常见的端口扫描、漏洞利用、暴力破解等异常网络行为,信息网及工控资产 CPU 等资源占用过高等异常现象进行排查,同时针对状态可疑的资产进行协作分析,一旦发现包括挖矿木马及病毒在内的恶意软件就可以提取其特征值形成精确检测规则,持续补充挖矿治理专项工作的安全监测能力,快速精准定位挖矿主机及病毒

    (二) 防火墙+IPS/IDS特征拦截潜在的挖矿外联行为

    通过部署长扬科技防火墙,结合IPS/IDS特征库识别技术,快速拦截通过钓鱼邮件、恶意站点、软件捆绑下载等方式诱导用户点击其恶意脚本程序,不仅能检测出不可读的随机字符构成的域名,还能检测出使用单词拼接方式仿造正常域名的恶意域名,快速识别异常外联流量,定位组织网络中的挖矿主机。

    2.1.2 IT+OT网闭环处置

    防火墙+IPS/IDS+主机卫士闭环处置“挖矿木马/病毒”

    部署长扬科技防火墙+IPS/IDS+主机卫士,通过先期安全团队收集和集成一些已知威胁情报信息,相较于公开威胁情报还通过平台运营中安全告警事件处置中的样本分析建立适应网络环境和恶意软件流行家族的专有检测能力。通过“从失陷资产找异常,从异常找失陷资产”不断互补实现挖矿活动检测能力的持续提升,最终标记出全网络环境内与挖矿活动相关的失陷资产,通过主机卫士白名单及挖矿木马/病毒处置功能推动处置闭环.

    2.1.3 IT+OT网立体防护

    长扬科技安全运维团队针对“挖矿”治理提出IT+OT网立体防护解决方案,其中包括安全运维、应急处置及重大活动安全保障三项措施。依据现有已建设完成的安全产品,结合我司的态势感知工具,将信息网和工控网各安全产品及防护设备有序的结合起来,数据汇总分析,日志泛化处理,态势感知预测。检测网络协议、网络服务、网络设备、应用系统等各种信息资产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和漏洞及资产安全态势。

    2.2 垂直监管

    针对垂直管理组织架构的集团用户,下属企业及机关单位自身网络安全防护不到位、网络安全概念认知不足的情况时有发生。按照国家或省级监管单位对下属企业“挖矿”管理要求、认定规则及监测通报机制,需要进一步提高总部监管单位对下属企业机关“挖矿”及安全威胁态势的感知能力。长扬科技安全态势感知团队提出针对“挖矿”治理的垂直监管解决方案:

    总部机构部署长扬科技态势感知平台,同下属机关单位的态势感知平台分布式对接,使其信息网生产网数据信息同总部实时同步,以“挖矿”流量数据、网络安全数据、新基建关键基础设施行业数据为基础,以资产指纹、漏洞信息、威胁情报、网络模型等海量数据为资源支撑,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及云技术,帮助中心机构精准识别网络威胁,提升风险评估、态势感知、监测预警及智能运营一体化的能力。

    3 成果分享

    3.1 精准定位全面检测,精确拦截闭环处置

    长扬科技态势感知团队通过分布式部署的主机探针+采集器手段,快速定位发现网络中不同区域不同IP段和不同中毒症状的IP。

    3.2 针对非法外联的闭环处置

    通过集成多种拦截策略、特征库及威胁情报反馈的防火墙、IPS/IDS设备,针对内部网络终端或者服务器的外联行为进行识别和拦截,设定允许终端或者服务器外联的地址、外联地址的服务及端口来定义正常外联行为,定义的正常外联行为之外的所有外联行为全部作为非法外联。

    防火墙功能截图

    4 客户价值

    长扬科技安全团队针对虚拟货币“挖矿”活动提出全面检测、闭环处置和立体防护的三位一体解决方案,为用户提供信息网+工控网的全网精准定位的有效检测方式,通过安全防护设备快速响应并处置网络中的潜在威胁,配合具备丰富安全保障经验的运维团队提供724小时的监测预警,为客户的网络安全保驾护航,做到真正意义上的立体防护。

相关报告
  • 《“能源行业知识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在京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wukan
    • 发布时间:2018-04-25
    • 中国能源网丨 2018年4月20日,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智慧能源变革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建设与应用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会议目标为进一步助力能源行业企业智慧化发展、用知识管理赋能企业创新提效。会上还正式发布了“石油化工行业、石油石化科技项目、电力勘测设计院、电力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四类知识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来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及国家电网、中国电健集团、中国能建集团、中石油规划总院、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院等领导、专家共计八十余人到场参会。   在大数据时代, “知识大数据”是建设智慧企业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核心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强化利用知识管理,建设“智慧型企业”将是能源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迎接挑战、赢得先机的重要砝码。 中电联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信用电力办公室主任芦晓东在致辞中表示,电力企业因为其行业属性原因对知识管理需求极大,而知网的技术与服务正在协助企业完善自身的知识资源利用。 中石化联合会工程师李瑞昀也在发言中表示了对知网的认可,新形势下石油化工行业更加注重企业大数据的应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能源体系转型中,感谢有知网这样的伙伴共同前行。 煤炭学会副秘书长昌孝存提到未来煤炭工业升级调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学会希望知网能够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将煤炭企业的知识管理需求更好的落地。 最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基础建设与能源分公司总经理周永表示,知网历经20余年发展,从信息检索服务到为各行业各岗位需求提供知识管理服务,坚持“服务创新”,始终走在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领域前列,希望此次会议可以续延“创新与知识管理国际峰会(iKM)”精神,将国际先进的知识管理经验与模式广泛分享,并通过能源企业先行者们的交流与探讨,让更多企业深刻认识知识管理价值,也让知网的技术与服务更加贴合用户需求,为企业创新发展而赋能。   会议主要从能源企业视角出发,以 “智赋企业”、“智谋行业”、“智慧未来”三个纬度进行交流与探讨。   智赋企业   “打造智慧企业、提升知识创新”是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提出的服务理念,于飞博士分享的“智慧企业视角的知识管理发展研究及创新应用”报告受到现场嘉宾的高度关注,从企业知识管理1.0到3.0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显隐知识转化利用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所专家张自锋则针对本单位的项目,从“建设知识情报仓库、情报平台智能化、情报共享服务、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并对知网的项目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来自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实施中心主任刘旭,从南方电网知识管理项目经理的角度,介绍了CNKI核心支撑技术并现场演示。 中国电建集团信息化管理部处长朱晨分享了本单位 “世界可再生能源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经验。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信息化管理 部副主任 王明芳针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的知识管理建设,分享了对于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的不同理解,以及对石油行业的智慧化前景的期许。   智谋行业   作为国内最早的知识服务企业,中国知网在 20多年成功打造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KI)的基础上,首次将5W2H问题模型、大数据知识挖掘与应用技术、人工智能等,引入企业知识创新管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能源事业部总经理闵艳丽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能源行业知识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中国知网新一代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平台。   随后大会迎来最受瞩目的环节,即由能源事业部销售部经理兰冬林在现场发布了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石化科技项目、电力勘测设计院、电力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四类知识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标着这知网对能源细分行业的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登上更高的台阶,通过专利技术与专业服务,推进单位建设成为知识推动型企业,加速“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智慧企业进程。   智慧未来   本次会议亮点之一即会场嘉宾的沙龙交流环节,就企业知识管理建设与实施的痛点和难点、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与技术应用进行探讨,沙龙环节由中国能建集团王聪生主任主持。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于飞通过海尔与阿里巴巴达摩院的案例介绍,表示企业需要积极面向外部、向国外、向大学互联,是未来实现隐性知识高效转化的趋势。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所张自锋再次强调了知识管理需要企业上下联动、全员重视与努力才能保证最终成果。中石油规划总院刘一心介绍了本单位知识管理的建设经验,找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是企业理清思路、有序推进的基础。中石化石油勘探院赵传玉分享了本单位知识管理的三个痛点:企业高端人才流失伴随知识流失、如何区分企业内部有效的知识、需要增加一线员工的知识管理参与度。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基建与能源分公司戴义通过知网多年在业内的知识管理服务经验,分享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步骤,强调了对知识管理融入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从 “资本”到“知本”再到“智本”,能源企业在谋求创新发展之路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知识管理并非仅仅一个系统,而是需要真正渗透进企业创新管理体系中,结合各级各项目需求,结合企业文化与精髓,真正为企业创新发展所用。此次会议为能源企业的知识管理建设情况交流架起了桥梁,为”知识大数据“这一利器擦亮剑刃,中国知网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智慧企业的建设保驾护航。
  • 《国办: 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 "三位一体" 保护 》

    • 来源专题: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知识资源中心 |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changjiang
    • 发布时间:2018-03-29
    • 来源:人民日报 发布时间:2018年03月27日08:52 国办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 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   据新华社北京3月26日电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统筹管理办法》)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调剂管理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统筹管理办法》要求,跨省域补充耕地国家统筹要坚持耕地占补平衡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合理控制补充耕地国家统筹实施规模。要坚持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相关规划为依据,以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为主要来源,确保统筹补充耕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统筹管理办法》明确,要根据各地资源环境承载状况、耕地后备资源条件、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潜力等,分类实施补充耕地国家统筹。补充耕地由国家统筹的省、直辖市,应缴纳跨省域补充耕地资金,资金收取标准应综合占用耕地的类型、粮食产能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确定。收取的跨省域补充耕地资金,全部用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支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调剂管理办法》指出,“三区三州”(即西藏、四省藏区、南疆四地州和四川凉山州、云南怒江州、甘肃临夏州)及其他深度贫困县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由国家统筹跨省域调剂使用。国家下达调剂任务,确定调剂价格标准,统一资金收取和支出。   《调剂管理办法》强调,开展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用地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统筹管控,维护群众权益和土地市场秩序。帮扶地区要把决胜全面小康、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落实好帮扶责任。深度贫困地区要把握地域差异,注重保护历史文化和自然风貌,因地制宜实施复垦。   《调剂管理办法》提出,有关部门根据有关省(区、市)经济发展、土地利用和贫困人口等情况,报经国务院同意,将跨省域调剂节余指标任务下达有关省(区、市)。财政部统一收取帮扶省份调剂资金,统一拨付深度贫困地区所在省份。调剂资金支出要优先和重点保障产生节余指标深度贫困地区的安置补偿、拆旧复垦、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等。   《调剂管理办法》要求,节余指标跨省域调剂涉及调整规划耕地保有量、建设用地规模的,要及时做好台账管理,并在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时统筹解决。 (来源:《人民日报》2018年03月27日02版 责任编辑:栾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