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行业知识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在京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先进能源知识资源中心 |领域情报网
  • 编译者: wukan
  • 发布时间:2018-04-25
  • 中国能源网丨 2018年4月20日,由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联合举办的“智慧能源变革下的企业知识管理模式建设与应用高峰论坛”在京举办,会议目标为进一步助力能源行业企业智慧化发展、用知识管理赋能企业创新提效。会上还正式发布了“石油化工行业、石油石化科技项目、电力勘测设计院、电力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四类知识管理整体解决方案。

      来自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所、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中国煤炭学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以及国家电网、中国电健集团、中国能建集团、中石油规划总院、中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煤炭科学研究院等领导、专家共计八十余人到场参会。

      在大数据时代, “知识大数据”是建设智慧企业的基础,也是提高企业核心创新能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强化利用知识管理,建设“智慧型企业”将是能源企业在大数据时代迎接挑战、赢得先机的重要砝码。

    中电联科技开发服务中心信用电力办公室主任芦晓东在致辞中表示,电力企业因为其行业属性原因对知识管理需求极大,而知网的技术与服务正在协助企业完善自身的知识资源利用。

    中石化联合会工程师李瑞昀也在发言中表示了对知网的认可,新形势下石油化工行业更加注重企业大数据的应用,互联网和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推动能源体系转型中,感谢有知网这样的伙伴共同前行。

    煤炭学会副秘书长昌孝存提到未来煤炭工业升级调整必须依靠科技创新,学会希望知网能够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将煤炭企业的知识管理需求更好的落地。

    最后,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基础建设与能源分公司总经理周永表示,知网历经20余年发展,从信息检索服务到为各行业各岗位需求提供知识管理服务,坚持“服务创新”,始终走在知识管理与协同创新领域前列,希望此次会议可以续延“创新与知识管理国际峰会(iKM)”精神,将国际先进的知识管理经验与模式广泛分享,并通过能源企业先行者们的交流与探讨,让更多企业深刻认识知识管理价值,也让知网的技术与服务更加贴合用户需求,为企业创新发展而赋能。

      会议主要从能源企业视角出发,以 “智赋企业”、“智谋行业”、“智慧未来”三个纬度进行交流与探讨。

      智赋企业

      “打造智慧企业、提升知识创新”是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提出的服务理念,于飞博士分享的“智慧企业视角的知识管理发展研究及创新应用”报告受到现场嘉宾的高度关注,从企业知识管理1.0到3.0的发展历程展示了显隐知识转化利用对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所专家张自锋则针对本单位的项目,从“建设知识情报仓库、情报平台智能化、情报共享服务、新技术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分享,并对知网的项目实施给予了高度评价。随后,来自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工程项目实施中心主任刘旭,从南方电网知识管理项目经理的角度,介绍了CNKI核心支撑技术并现场演示。 中国电建集团信息化管理部处长朱晨分享了本单位 “世界可再生能源大数据平台”的建设经验。 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信息化管理 部副主任 王明芳针对石油勘探开发技术领域的知识管理建设,分享了对于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的不同理解,以及对石油行业的智慧化前景的期许。

      智谋行业

      作为国内最早的知识服务企业,中国知网在 20多年成功打造国家知识基础设施(NKI)的基础上,首次将5W2H问题模型、大数据知识挖掘与应用技术、人工智能等,引入企业知识创新管理。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能源事业部总经理闵艳丽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的能源行业知识管理与服务的新模式:中国知网新一代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平台。

      随后大会迎来最受瞩目的环节,即由能源事业部销售部经理兰冬林在现场发布了 “石油化工行业、石油石化科技项目、电力勘测设计院、电力科技信息资源服务”四类知识管理整体解决方案,标着这知网对能源细分行业的企业知识管理能力登上更高的台阶,通过专利技术与专业服务,推进单位建设成为知识推动型企业,加速“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智慧企业进程。

      智慧未来

      本次会议亮点之一即会场嘉宾的沙龙交流环节,就企业知识管理建设与实施的痛点和难点、企业知识管理模式与技术应用进行探讨,沙龙环节由中国能建集团王聪生主任主持。

      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于飞通过海尔与阿里巴巴达摩院的案例介绍,表示企业需要积极面向外部、向国外、向大学互联,是未来实现隐性知识高效转化的趋势。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技术情报所张自锋再次强调了知识管理需要企业上下联动、全员重视与努力才能保证最终成果。中石油规划总院刘一心介绍了本单位知识管理的建设经验,找到问题并分析解决问题是企业理清思路、有序推进的基础。中石化石油勘探院赵传玉分享了本单位知识管理的三个痛点:企业高端人才流失伴随知识流失、如何区分企业内部有效的知识、需要增加一线员工的知识管理参与度。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基建与能源分公司戴义通过知网多年在业内的知识管理服务经验,分享了企业知识管理的必要步骤,强调了对知识管理融入企业管理模式的重要意义。

      从 “资本”到“知本”再到“智本”,能源企业在谋求创新发展之路的过程中,需要认识到知识管理并非仅仅一个系统,而是需要真正渗透进企业创新管理体系中,结合各级各项目需求,结合企业文化与精髓,真正为企业创新发展所用。此次会议为能源企业的知识管理建设情况交流架起了桥梁,为”知识大数据“这一利器擦亮剑刃,中国知网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优势,为智慧企业的建设保驾护航。

相关报告
  • 《中广核“Ue云网清洁能源工业智能体”正式发布》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郭楷模
    • 发布时间:2024-06-12
    • 5月31日,中广核“Ue云网清洁能源工业智能体”正式发布。该平台致力于为核能和清洁能源行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和全链条技术产品实施。 “Ue云网清洁能源工业智能体”是中广核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工业互联网平台,集成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多项核心技术,形成了功能强大且灵活的生态系统,在提供高性能计算资源和海量存储空间的同时,支持复杂的工业数据处理和分析,应用场景涵盖核电设备管理、核电数字化和新能源电站数字化等多领域。 “Ue云网工业智能体”以中广核自主研发的新一代智能工控系统产品集为“基础引擎”,基于“可重构控制系统”的技术架构,实现基于软件定义功能的按需灵活重构;以全方位本体智能的数字孪生中台为“云架构”平台,从孪生模型融合开发、数据资产、虚实交互等维度实现测试验证、状态推演、决策辅助等功能;以大数据和AI人工智能平台为模型能力,实现基础设施整体上“云”,建设标准化样本库、模型库,为用户提供实体工业体与仿真体在线拟合交叉融合方案。 中广核数科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永滨在产品发布会上介绍,“中广核‘Ue云网清洁能源工业智能体’具备灵活开放的集成能力和多种数据接入方式,通过人、机、物的全面互联,实现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目前已经在核能领域的研发设计、工程建设、生产运营等生产活动以及企业经营、战略决策等管理领域应用。” 未来,随着智能体建设、优化、升级和迭代,中广核“Ue云网清洁能源工业智能体”将为清洁能源行业提供通用的大数据处理模型和人工智能模型,以及丰富的应用场景,推动行业创新。
  • 《长安汽车发布全新能源及电动化解决方案“原力技术”》

    • 来源专题:能源情报网信息监测服务平台
    • 编译者:guokm
    • 发布时间:2022-12-02
    • 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11月30日发布了长安汽车擘画未来的全新能源及电动化解决方案:长安原力技术,主要包括原力智能增程和原力超集电驱。 根据规划,随着“原力”的释放,长安汽车将开启融合智能科技、低碳出行、驾享体验的全新“原力进化”之旅。 长安汽车介绍,“原力”不是单一技术,而是包括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电驱等一系列技术。在具体研发方面,“原力”包括超过181项专利、95%行业最高效率电驱总成、1200公里超长续航、-30°C行业首发低温脉冲加热等行业领先科技。 其中,原力智能增程是长安汽车率先实现量产的自主轿车增程系统,通过高效全能增程器、无感NVH技术、智慧能量管理策略等技术加持,带来更好的体验。 原力超集电驱是长安汽车创新引领行业电驱效率新高度的最新成果,效率最高可达行业领先的95%。原力超集电驱高度集成电机、电机控制器、减速器、充电机等,较“三合一”电驱系统,重量降低10%、体积降低5%、效率提升4.9%、功率密度提升37%,提升动力性体验。同时,长安汽车首创的微核高频脉冲加热技术可以在-30℃极端环境下,实现每分钟电池温度提升4℃,车辆动力性提升50%,充电时间缩短15%,全面改善电车冬季用车困难。 长安汽车方面表示,在新能源技术路线百花齐放的背景下,原力技术的发布,标志着长安新能源汽车进入了打通用户体验闭环的“普及”时代。至此,长安汽车已形成燃油、混动、增程、纯电、氢燃料等五大技术路线。根据规划,首款搭载原力智能增程、原力超集电驱的新能源车型为长安深蓝SL03。